感谢,这座美丽、幸福的城市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人文三亚》
唯一号: 200135020230000786
作品名称: 感谢,这座美丽、幸福的城市
其他名称: 三亚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27/001
起始页: 0074.pdf
责任者: 杨健芬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集-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引子 三亚,一个热带海滨城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亚的美丽在于她旖旎的风景名胜,气候宜人,三亚的幸福在于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秀色可餐 我自小在三亚长大,早已熟悉这个城市。三亚不大,她的各个景区我已游览过,繁华的购物区、酒店也已到过,虽说椰海风光无限好,商品琳琅满目,美食可口,但我却不觉得这是三亚最迷人之处。在我看来,每天六、七点钟的清晨,是这个城市最美的时候。 早上六点,天未破晓,一个人走在安静的大街上,抬头仰望天空,那一轮月亮还挂在天边,残留着少许的光亮,仍然温柔地为这青黑的苍穹减轻一点阴郁。马路上的路灯散发出明黄色的灯光,抚慰着飞驰而过的摩的司机劳累的身心。 马路的两旁栽种着榕树和酸豆树。高大的榕树像是个古稀老人,苍老的根和主干交织在一起,一棵树看起来好似几棵树交错生长在一起,可是它的树叶那样鲜绿,充满了生机,即使在没有阳光的清晨也显得精神饱满。一旁的酸豆树则被映衬得很细弱——主干不比竹竿粗上多少,叶子一穗穗柔软地缀在枝上,绿的很暗淡。然而一阵清风吹过,就像被王子吻醒的睡美人一样焕发别样的魅力,轻轻起舞。也只有这个城市能让这两种迥乎不同的树有机会共同出现在行人眼中吧。我感谢这个美丽的城市!感谢这美好的景色。 时候尚早,三亚并未完全苏醒,街道上没有白天里车水马龙的热闹,但却不觉冷清,不觉孤寂。耳边可热闹了——“唧唧啾啾”的鸟叫声充斥着我的耳膜,不是平日白天听见的细微的,一不留神就寻不着的鸟鸣,而是密密麻麻、曲调高昂的鸣叫!青黑的天空中透过青黑的薄云的点点红光,是这些精灵们演奏的背景;默默伫立的道旁树,是这些精灵们表演的舞台。而慢慢地走向公园的我,是凝神欣赏这些精灵们奏乐的听众。城市平时的纷扰叫闹吓得它们隐匿起自己的歌声与踪迹,如果不是有无人打扰的清晨,我哪能观赏到这场盛大的交响乐呢?又怎么会知道树上住着这么多歌声清脆婉转的歌者呢?感谢这座美丽的城市,给我邂逅一次自然的盛会。 其乐融融 就这样流连于一场大自然的演奏中,以致我六点半才到了公园。天空蓝的清澈,阳光不强不弱,空气里溢满草的清香,让我心情大好。公园里到处是晨练的人:羽毛球场上,老人打得酣畅淋漓,红光满面,兴起时还传来几声叫好;乒乓球台上,身着背心短裤的男孩挥舞球拍,你发我接,看到对方输球就激动得大叫。 广场的健身器械上,老头老太太们边聊天边舒活筋骨,笑容慈祥和蔼。只听有个带着北方口音的老爷爷大着嗓门说:“现在生活多好啊,我的儿子儿媳收入可高啦,在这嘎买了套房,一到冬天就带我来这儿过冬,孙子呢,又聪明又孝顺,一见着我就‘爷爷’地叫个不停。我这个‘候鸟’啊幸福得很!”“阿拉的女儿也不差,还是个总经理呢!对阿拉也可好啦!过几天就要结婚啦!到时候阿拉请侬们来喝喜酒啊!”老爷爷话音刚落,一个阿婆也迫不及待地用夹杂着海南方言的普通话夸起了自己的孩子。阿婆的老伴在一旁呵呵直笑:“我们辛苦了那么多年,就为这个女崽,现在也算没有浪费啰!”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老人们在朝阳的照耀下,品味着晚年的幸福生活,那种说不出来的满足感洋溢在那一张张古铜色的脸上,羡煞旁人呐! 河边,广播大声地放着音乐,几人伴着节奏认真地做着早操;飞扬的秋千上,承载着少女们风铃般的笑声……我和朋友受到感染也加入了晨练的队伍,我们心中默念“一二一”,并行匀速奔跑在宽阔的水泥道上。路上与散步的老人擦肩而过,他们在腰间别一个收音机,或收听今日新闻,或听着《最炫民族风》一类的歌曲,慢慢悠悠地走着,真是惬意啊!我们全力奔跑,四月的春风拂过面颊,满头大汗的我们喘着气相视而笑——奔跑过后累得很舒服。少男少女们宛如朝阳,蓬勃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迟暮老人们也充满了活力,此刻的他们不再苍老——这里的清晨也不再宁静。感谢这个幸福的家园,有着没被工:业废气污染的一片天地,让我慢下急促学习的脚步,安放那匆忙的身心。 大快朵颐 “七点半了,去吃早餐吧。”朋友推推我。我俩推着单车,并肩穿过马路,到公园对面的小街去。街上已有几家店铺摆好桌椅板凳静候顾客。老板都还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打着哈欠坐在柜台后收看早间新闻。角落边还有人支起一个小小的早餐摊子,早起的大妈大叔到了摊前,摊主就掀开笼屉——雾气蒸腾,一股香味也随之出笼,嗅到那味就让人联想到各种馒头、包子等等各式各样的点心,一旁还有鲜榨豆浆,香味清醇,让人食欲大增呐!摊主一边把早点装袋,一边同顾客话家常,主顾之间笑容可掬,想必是早已相熟。 我们走进那家熟悉的沙县小吃,这里店面虽小,但却干净整洁,食材、炊具摆放得井井有条,让人很放心。店主是一个30多岁的妇女,会在给我们上云吞时,微笑着说“不客气”来回应我们的道谢。她做的云吞样子小巧精致,口感酥软,碗中还有几片绿油油的生菜点缀,煞是可爱。愉快地吃完云吞后,我们又要了碗绿豆水,我舀一勺喝,又喂朋友一勺,一来二去,一碗冰冰凉凉,还有些许甜味的美味绿豆水就见底了。 就在我们意犹未尽的时候,有一小孩蹦蹦跳跳地到了店主跟前,天真无邪地嚷嚷:“阿姨来笼蒸饺!”店主马上坐在塑料椅上包起了饺子。小孩好奇且好意地问:“怎么不提前包好呢?这样不是很麻烦吗?”“饺子提前包好冰冻起来,第二天再煮口感没有现包的好呀。等一会儿就好了,不急。”阿姨的话传入耳中,我顿觉这水更甜了——已经甜到了心里。 感谢这个幸福的城市,让我邂逅这么一条小街,这么一个小摊,这么一个小店,这么一个善良淳朴的店主,这么一些友好共处的人! 尾声 我相信,这是最干净安适的清晨。我相信,这是最美的清晨。

知识出处

人文三亚

《人文三亚》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本书是在今年第23届全国书博会的怀抱中成长出来的,是一部风情万种的“印象三亚”。面向社会各界,围绕“赞美丽三亚,创幸福家园”的主题,不限题材,不定题目,自由表达三亚情感,挖掘三亚文化,勾勒三亚印象,所以征文活动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份三亚真情、是一个三亚印象,包含了:风情三亚、父亲与三亚、瓜子的观音、我是亚龙湾的一条鱼、三亚书香赋、琼崖岁月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健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