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黎族自治县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地理名称: 乐东黎族自治县
唯一号: 200133020230000089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76/001
起始页: 0205.pdf
层级分类: 县(区、旗、县级市)
隶属: 海南省

参考方位

位于海南省的西南部,它东连保亭县,东南与三亚市交界,东北与白沙县、通什市接壤,西北与东方、昌江县毗邻,西南临南海。

介绍

乐东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的西南部,它东连保亭县,东南与三亚市交界,东北与白沙县、通什市接壤,西北与东方、昌江县毗邻,西南临南海。整个县东西长约72公里,南北宽约58公里。 全县总面积2747.5平方公里,折合为431.83万亩,其中:宜农地95.46万亩,约占全岛面积的1.87%;宜胶地69.11万亩,约占1.36%;宜热作地16.86万亩,约占0.33%;宜林地179.33万亩,约占3.53%;宜牧地30.29万亩,约占0.6%;水面17.50万亩,约占0.33%;其他地23.28万亩,约占0.46%。1989年末,全县耕地面积44.63万亩,其中水旱田26.49万亩,旱地18.14万亩。 据清道光《琼州府志》和《崖州志》记载,现乐东黎族自治县绝大部分地区,从宋朝至民国中期,原为崖州所辖,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崖州在抱由峒前烂红沟(《琼州府志》称烂红沟、《崖州志》称红烂沟)的乐安设营筑城,继而在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进一步建为乐安新城(今该县农科所驻地)。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崖州又继续在抱由峒设立乐安营军事据点。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始建乐东县(始时也叫乐安县),建县初期,辖区包括七叉、东方、马隆、鸡叨、峨叉、峨逆、抱由峒、田甲、峨沟峒、乐安、多涧峒、抱善峒、抱杠峒、龙鼻、潭寨、多港峒、头塘、万冲峒、番阳峒等民族地区。1948年6月该县解放,建立乐东县人民政府,辖管4个区。1951年辖管6个区。1952年上半年划县时,将原属乐东县的第5区(辖戈大等乡)第6区(辖田道、长老等乡)划归东方县,乐东只剩4个区。1952年又改设为5个区:抱由、三平、志仲、千家、雅亮。1958年10月,将崖县洪流人民公社(即原九所乡、黄流乡、英海镇)、昌感县长征人民公社佛罗管区(即原佛罗乡)、东方县中沙公社凤田管区(即原凤田乡)划归乐东县。1961年上半年,又将原属乐东县的山荣公社昂业大队划归东方县,将雅亮公社划归崖县(现三亚市)。1986年上半年又将原属乐东县的番阳区划归通什市。1987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销后,12月28日乐东县改名为乐东黎族自治县。 乐东黎族自治县的行政建制为县政府,乡、镇政府,管理区。 1988年,全县管辖16个乡、镇,其中渔业镇1个(莺歌海镇),133个管理区,623个村庄。此外,在该县境内有:保国、保显、乐中、乐光、山荣、福报、抱伦等7个国营农场。中央、省属企业事业单位有:中国林科院尖峰岭热带林业研究所,省属莺歌海盐场,尖峰岭林业公司等等。 乐东黎族自治县党委、县人民政府的驻地在抱由镇。抱由镇地处昌化江畔,为群山所环抱,是一座新兴的美丽山城。它曾经是于1949年3月成立的“琼崖少数民族行政委员会”的驻地和1952年7月成立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首府的驻地。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