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21日《海南日报》报道科学工作者在海南岛发现了17世纪初琼州发生大面积陆地成海的大地震遗迹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下册)》
唯一号: 200132020230009953
事件名称: 1979年10月21日《海南日报》报道科学工作者在海南岛发现了17世纪初琼州发生大面积陆地成海的大地震遗迹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78/001
起始页: 0019.pdf
事件类型: 历史事件
起始时间: 1979年10月21日
发生地点: 海南

事件描述

1979年10月21日《海南日报》报道,科学工作者经过4年多的努力,在海南岛发现了17世纪初琼州发生大面积陆地成海的大地震遗迹。据考证,琼州大地震发生在明代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即公元1605年7月13日午夜),震级8级,烈度11度,震中在今天的琼山县,琼山县北部与文昌县交界的100多平方公里陆地沉陷于海底,成为今天一片汪洋的铺前湾、东寨港、北创港和东营港。这次大地震导致陆沉的深度一般在3米左右,有的达10米以上。这一发现,为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及其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知识出处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下册)

《新海南纪事1950—1992(下册)》

《新海南纪事》(1950——1992)是海南解放42年来历史的真实记载,是了解和研究海南当代史的最基本的历史资料,也是可供理论工作者、教学研究人员、各级党政军干部、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以及有关业务人员参阅、检索的工具书。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