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熙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唯一号: 200130020230001266
人物姓名: 王仕熙
人物异名: 字:继学
文件路径: 2001/01/object/PDF/2001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099.pdf
性别:
时代:
籍贯: 北海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

传略

王仕熙是元代著名诗人,字继学,北海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他在晋王朝元泰定时(1324——1327年)参政,历官吏部侍郎、中书参知政事。致和戌辰(1328年)八月,签书枢密院事燕铁木儿谋逆,迎怀王于江陵,王仕熙被捕入狱。九月,怀王至大都即位,王仕熙被流放吉阳军(即崖州),后转居琼山。至顺二年(1331年)获赦,壬申(1332年)六月被朝廷召还任官。 王仕熙于至和戌辰九月放逐吉阳军,与流放万安军(今万宁县)的侍御史邱世杰一同渡海登岛。二年即元明宗天历己巳(1329年)来到吉阳郡城(今崖城镇)。他在城外西郊建造了一间茅屋和江亭,并在此居住。他与前来拜访他的州中人士相携登亭,凭栏游目览胜,或小酌浅吟,或清谈轻歌,其乐洋洋! 王仕熙在逆境中修得一襟忍性,养成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他待人接物,不疏贫贱,不媚富贵,不校荣辱。即使屡遭县尹陈元道的侮辱,仍然待他以礼,不因受怨而计较。 王仕熙在崖州三年,游迹遍及城郊。他经过多次游览、鉴赏、比较、筛选,评点出崖州八景,并以此为题做成的八首七律,借日、月、云、水、风、雨、鸟、草为楔子,描绘了州城周围八处各具特色的优美风景。这些诗篇有的写得清新俊逸,有的写得葱笼苕秀,有的写得苍劲挺拔,有的写得古朴优美。这些诗篇不是自然主.义的模山弛水,而是化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诗中景情相生,情景交融,物我冥合。 王仕熙谪居崖州期间,从《崖州志》寥寥数语的记载中看,似乎是消极处世的,其实不然。这些言行只是王仕熙贬谪生活的表象,是政治禁锢下的一种自我防范和保护,表现了这位中书参知政事的成熟。他在瞻仰宋代抗金名臣赵鼎、胡铨受害谪寓的裴氏祖屋水南盛德堂时,写诗赠送与他友善的“守素居士”、唐代宰相裴度的第十七代传人裴豫,高度赞誉裴氏先祖后人的盛德,缅怀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赵、胡二公“唐家晋国擅勋名,儿叶诸教海外行,盛德有堂留客住,故乡无地待春耕。青毡千古诗书在,绿野孤云草棘生。投我骊珠惊入手,爱才怀古不胜情。”这首诗表现的深刻内容,正是王仕熙的思想精华所在。作为一个诗人,面对厄运而处之泰然的态度,待人接物源和体容的品格,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勤奋好学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他创作诗文,传播中原文化,给崖州人民以深刻的影响。因此,王仕熙深受崖州人民的敬仰,“远近皆敬爱,得其诗文,珍藏之。”

知识出处

崖州史話

《崖州史話》

出版者:海南省人民出版社

《崖州史话》汇编了记载崖州古人古事古迹的文章,每篇一个专题广记或一个角度纵写,对地方志书起了集散归纳、拾遗钩沉、正讹纠偏的作用,为加深人们对崖州社会情况的了解提供了比较翔实可靠的史料。

阅读

相关专题

侍郎
职位
参知政事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