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湾南岸小商港——白马井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526
颗粒名称: 洋浦湾南岸小商港——白马井港
分类号: U658
页数: 2
页码: 461-462
摘要: 本文描述了白马井港的地理位置、港口特点、历史沿革和港口现状。白马井港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洋浦湾的南岸,地处洋浦港区的中心,靠近北门江和春江的河口,面临北部湾。
关键词: 港口 白马井港 海南省

内容

白马井港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洋浦湾的南岸,是北门江和春江入海口的河口会潮港,地处洋浦港区的中心,西临北部湾,对面与洋浦、干冲港隔海相望,与新英港、洋浦港鼎足而立。港口水域宽阔,波平浪静,是一个掩护条件良好的天然港口。1982年1月,被广东省政府批准为进出口货物装卸点。
  白马井港以白马井镇命名。相传东汉初年,伏波将军平叛交趾后,率部渡海入琼在南滩港驻扎,士兵炎热饥渴,伏波将军所乘的白马用蹄刨沙,有泉水冒出解渴。以后,人们为纪念马援入琼重建珠崖功绩,则将泉水筑围成井,取名“白马井”。东汉时,白马井港已是一个天然渔港。但是,这个渔港一直至解放初期未开发。随着白马井墟的发展,1954年成立港务站,1965年建设白马井商港,改港务所,隶属海南航运局。1958年南海水产公司从广州迁至白马井镇,在港口左侧建水产捕捞船舶码头,原归广东省直接管理,1981年交给海南行政区农委管辖。“南海水产公司”(简称“南司”)现是国家农牧渔业部批准的国营重点捕捞综合型企业。白马井港至今仍属海南省海运总公司管理下的一个小商港,港口还设水产站,该站由儋县水产局领导。
  白马井港水域面积2.16万平方米,航道宽250~400米。航道弯曲,助航设备较全,千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3000吨级轮船乘潮能进出港口。
  白马井港现有岸线120米,码头长80米,宽8米,有400吨级泊位2个,年通过能力22万吨;仓库6座,有效面积1516平方米;堆场3座,有效面积2619平方米。1967年货物吞吐量9.99万吨,1976年为20万吨,1978年以来吞吐量均在20~23万吨之间徘徊,1983年22.1万吨为最高吞吐量。进口货物有水泥、钢材、日用百货、化肥、农药、粮食等。出口货物主要有糖、盐、木材、土杂、水产品等,进出口货物流向为广州、湛江和海口,但港口生产设备较少。
  港口有公路直通那大镇,连接海榆公路西干线,通往全省各地,海上可达环岛和两广沿海港口,有开往干冲、洋浦、峨蔓、新英等港的短途客运航线和广州至白马井港的不定期客运航线。
  白马井港的经济腹地有儋县、临高、白沙、昌江等县,这几个县既是海南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基地,也是海南渔业主要基地,腹地有20多个国营农场和8间中小糖厂,腹地经济潜力较大,随着海南经济发展,港口有待于改造。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