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海南省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335
颗粒名称: 中国民主同盟海南省委员会
分类号: D665
页数: 2
页码: 286-287
摘要: 这篇文章描述了民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部分的背景和职责。文章指出,民盟是一个由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中国最大的民主党派组织之一,其成员约占全国党派成员的三分之一。
关键词: 民主党派 委员会 海南省

内容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部分,是以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的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党派,其成员约占全国党派成员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民主党派组织。
  民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于1941年3月在重庆建立的。原为中国民主政权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第一届三中全会,公开宣告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为富强的新中国而共同奋斗。1949年9月,民盟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设新中国作出了贡献。
  民盟海南组织自1949年开始组建和活动,当时中共华南分局统战部及民盟南方总支部委派盟员谭伯堂同志为民盟海南特派员,于1949年6月回海口市,同年10月间,谭伯堂跟中共府海特区委负责人祝菊芬取得联系后,积极配合民革搞策反工作,争取国民党林荟材率团投诚。谭伯堂同志于1950年4月22日为海南的解放事业英勇就义。海南解放后,民盟南方总支部派云应霖为特派员,跟海南区党委组织部取得联系,准备组建民盟组织。1950年9月11日,在海口市成立了民盟海南分部筹备委员会,祝菊芬、许帮国、杜白果、周铮、云应霖等5人为筹备委员。1951年10月25日召开海南盟员大会,宣告民盟海南分部成立,确定了当时民盟的任务和工作方针。1953年3月起根据上级指示,海南分部委员会改为海口市委员会。“文革”期间,民盟被迫停止活动。1979年民盟组织恢复活动。1983年民盟海南自治州委员会成立,1985年2月成立民盟海南区委员会,领导海口市委员会、自治州委员会、琼海县、文昌县、万宁县、屯昌县、儋县、定安县热作两院支部等民盟组织。1989年1月15日,民盟海南省委员会成立,现有成员829人,占全省民主党派成员的三分之一。成员中有高级知识分子122人,中级知识分子268人,民盟海南省委有民盟海口市、三亚市、通什市、琼海县、文昌县、万宁县、海南大学等委员会,华南热作两院总支委员会和屯昌县、东方县、陵水县、海南师院、海南教育学院、琼台师范、海南医学院、文艺系统、省直机关支部等24个基层组织。成员中有省政协委员16人(其中副主席2人),市、县政协委员83人(其中副主席9人),省人代常委会副主任1人,市、县人代常委7人(其中副主任2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盟各级组织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统一战线中重大问题的协商讨论,组织和推动盟员努力学习政治,提高认识,协助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调动了成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开展教育改革,采取多种形式以智力开发为主要内容的面向社会、为四化服务的活动,在开展科学技术咨询服务,智力支援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