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理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5256
颗粒名称: 四、地理环境
分类号: P942.66
页数: 2
页码: 201-20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地理特征和气候条件的情况。它描述了昌江县的位置、面积和周边接壤情况。文章还提供了该县的地形和地质分布情况,包括山地、台地、丘陵、盆地、平原和河滩等地貌类型。
关键词: 海南省 昌江县 地理环境

内容

【位置面积】
  昌江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偏西部,东与白沙县毗邻,南与乐东县接壤,西南与东方县的昌化江为界对峙相望,西北濒临北部湾,东北部隔珠碧江同儋县相连。
  昌江县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21.5公里,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折合239.38万亩。其中宜农地46.92万亩,占全岛总面积的0.89%;宜胶地23.76万亩,占0.47%;宜热作地4.40万亩,占0.09%;宜林地112.77万亩,占2.21%;宜林牧地33.32万亩,占0.66%;水面7.64万亩,占0.15%;其他地10.35万亩,占0.20%。1989年末耕地面积20.6万亩,其中水旱田10.06万亩,旱地10.54万亩。
  【地形地质】
  昌江县地形复杂,背山面海,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南,由平原——台地——丘陵——山地逐级上升。西北至东北部沿海为较平坦的平原,东南部丘陵起伏,高山连绵,海南岛大岭之一的猴猕岭(海拔1655米),为全县最高点。地貌分成山地、台地、丘陵地、谷地(盆地)、平原阶地、河滩等6个类型。山地:分布在东南部的王下、七差乡及石碌镇,全长约25.5公里,面积81.9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3%。台地:主要分布在叉河镇、十月田镇、保平乡和乌烈镇的北部,面积49.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0.7%;丘陵地:分布在昌化江东侧和在十月田、保平、乌烈、昌城、昌化、南罗、海尾等乡镇,面积28.2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1.8%;谷地:主要是七差盆地,面积14.3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平原阶地:分布在沿海的南罗、海尾、昌化等乡镇及昌化江下游沿岸,总面积54.0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3.6%;河滩地:总面积5.7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45%。
  全县土壤分为10个大类,19个亚类,46个土属,122个土种,土壤成分主要为黄粘壤、赤红壤、砖红壤、沙红壤、沙红土、河土、水稻土等。其分布状况是:黄粘土,主要分布在王下及七差等乡,海拔750~1200米之间的山区。赤红壤,分布于石碌镇、王下、七差的低山和中等山下部,海拔一般在400~8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高,水温条件较好,土类肥力高。砖红壤:分成两个亚类:一是砖红壤,分布在该县中部的丘陵地带,海拔在100~250米之间,土壤疏松肥沃,宜种橡胶等热带作物;二是褐色砖红壤;分布在该县中部的台地及低丘陵地带,海拔60~150米之间,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力有高有低,多为河壤土,是这个县的粮产基地。燥红土: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南罗、海尾及昌化等镇,海拔20~50米之间,成土母质为浅海沉积物和少量的花岗岩,土壤含沙量大,肥力低,多为旱作地。沙土:分布在南罗、海尾、昌城及昌化的滨海平原及河滩地带,海拔20米以下,多为固定河土和半固定河土,为宜林地。水稻土:属于耕作土壤,分布于全县各乡、镇。
  这个县的土地潜力大,山区丘陵、山地地带花山多,土地较肥沃,牧草丰盛,对发展热带作物和各种经济作物以及发展牧业生产比较有利,沿海平原地带,面积广大,适宜发展粮食、经济作物和造林。
  【气候雨量】
  昌江县处热带北缘,属于海洋性热带气候,全年日照时数为2000~2600小时,常年平均温度为24.1~25.1℃,最热月为7月,平均温度为28.1~29.5℃,极端最高温度曾出现于1980年4月,高达39.7℃,最冷月为1月,平均温度为17.5~19.7℃,最低温度为14.6℃,极端最低温度曾出现于1975年12月,低到4.2C。
  这个县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干湿季节明显,每年5~11月为雨季,12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1393毫米,全县降雨量在902~1805.4毫米之间,大部分地区雨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东南部山区降雨较多,西部沿海地区降雨量极少。5~11月为台风季节,8~9月为台风盛期,影响该县的台风每年最多3次。受台风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是西部沿海地区的南罗、海尾、昌化、昌城、乌烈一带。近年来受台风袭击最大的一次是1973年,当年编号为14号台风,阵风的风速为33米/秒。
  【山脉河流】
  这个县的东南部高山连绵,在县境内和边界上的大小山岭有81座。境内山岭主要分布在王下、七差乡和石碌镇,其次是十月田和大坡镇。其中较高的有猴猕岭(海拔1655米)、雅加大岭(海拔1516米)、狗岭(海拔1550米)、毫肉岭(海拔1530)、坝王岭(海拔1495米)、金牛岭(海拔1202米)、七差岭(海拔875米)、高岭(海拔845米)。还有戈枕岭、峨理岭、旧村岭、蓝窝岭、保梅岭、大坡岭、白河大岭和中部地区的军营岭等。
  这个县地处昌化江下游,除了昌化江和珠碧江两大河流分别从该县南北边界流入北部湾外,境内主要河流还有:南绕河、七差河、郎代界河、乙涝河、石碌河、青山河、纳风河、河地河、卡叉河、靛林河、南罗河、保突河等。这些河流大多从该县的昌化港和南罗镇的新港注入北部湾。河流水量丰富,境内总流长244.35公里,流域面积1625.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有4条;在50~100平方公里的有5条;在20~30平方公里的有3条。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8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有2900千瓦(装机容量)。这些河流为兴修各种水利设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知识出处

海南省况大全

《海南省况大全》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本书充分利用了本省各级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全面、概要地介绍了海南岛自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设郡县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侧重于解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情况,特别是突出介绍了海南建省后各行各业的新发展、新成就。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南省
相关地名
昌江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