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商文教各界人士迁台港澳甚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97
颗粒名称: 三、政商文教各界人士迁台港澳甚多
分类号: G693
页数: 7
页码: 237-2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民国时期,许多文昌籍人士迁居到台湾、香港和澳门,并在政界、商界和文教界取得了成就。其中包括黄坚、周雨亭、周成泰、吴乾华、罗门、云逢章等。这些人士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政商文教 移民 港澳

内容

民国时期,政界、商界、文教界海南人士迁居台湾、香港、澳门者也很多。例如:
  黄坚,文昌县文城人,1900年出生,早年在海口、湛江及东南亚等地经商,抗日战争前已移居香港,继续从事商业活动,是香港商业界著名人士,历任香港海南商会会长、广东省第六届人大代表及第四届广东省政协委员。黄坚的三儿子黄守正,1940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毕业后助父处理商务。随着父亲年迈,遂接父任福毕企业有限公司、丰华货仓有限公司、丰货布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职务,并任香港海南商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和海南省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周雨亭(1872—1933),原名周继霖,文昌抱罗昌锦村人,香港著名企业家、知名人士。幼年随父到越南,后迁居香港,在越南和香港受教育。父去世后,继承父业开办“昌利洋行”,同德国人、英国人做生意,代理船务,推销洋货,成为香港富豪,被香港总督委为太平绅士。历任香港商会会长、东华医院总理、保良局总理等。1917年发起创建香港琼崖商会并任会长。1924年为府城私立琼海中学(现海南中学)迁校首捐1万银元,并带动香港和南洋各地乡亲捐资20多万银元建校;还捐1万银元重建家乡罗峰学校;1927年筹建海口海南医院,为香港主要发起人并任名誉总理,带头捐2万银元兴建海南医院南楼的院长室。1927年国民政府为表彰其捐资兴学的功绩,授予一等奖。
  周成泰,香港企业家、知名人士。文昌湖山镇人,1905年出生。1924年到香港谋生,做过公司职员和洋行文员,曾获旅港琼籍知名人士周雨亭相助边做工边上夜校,后与黄坚等合资经营得乐利无线汽车材料公司、捷利公司。1950年后在香港创办成城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成美发展有限公司、成城鞋厂有限公司、杰成企业有限公司等,成为香港琼人知名企业家。历任香港商会会长、监事长、荣誉会长,香港爱华基金会主席,第一届海南省政协委员。
  吴乾华,琼山东营镇人,1911年出生。1938年在海南书局、报馆任新闻记者。1946年被邀去台湾,在彰化银行监理会、高雄县税捐稽征处任职。1953年从事建筑业。1956年成立利华营造厂,承建包括军事工程在内的许多大工程,连任2届中美军事工程师协会理事。1975年在台中创立台中市吴氏宗亲会,出版《吴氏文献》分赠各国宗亲。1989年赠送海南大学《四库全书》1套,计1501册;《大英百科全书》1套,计32册。
  罗门,原名韩仁存,文昌人,1928年出生。1948年空军军官学校毕业,1949年随空军军官学校赴台,1952年考入民航局任图书管理员从事诗歌创作。1955年与著名女诗人蓉子结婚,1977年从民航局退休,致力于诗歌创作。是台湾现代诗著名诗人。先后出版诗集7集、论文集4集。其中诗作《麦坚利堡》被世界桂冠诗人协会誉为世界近代的伟大之作,获菲律宾总统金牌奖。1988年曾先后应邀到北京、上海、广州和海口等地讲学。
  云逢章,前香港中国书道协会理事长。祖籍海南文昌,1906年出生。早年在泰国英文学校就读,毕业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后,先后任暨大校长沈鹏飞、广州市长陈策英文秘书。而后在新加坡、马来亚等地任中学校长。抗日战争时期在越南西贡创办华侨英文专科学校,多次举办活动筹款捐献祖国支持抗战。1948年移居香港执教,任香港海南同乡会副会长,获英国马丁神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香港名家画展,并在香港首届国际书法联合展展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书画展他都有佳作参展。
  何万章(1915—1992),原名何干,海南琼海人。香港企业家。少年时赴新加坡、泰国谋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移居香港,从事商业活动,经营餐厅、国货、粮食、酒业。自1954年起先后被选为香港海南商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香港新华国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是第一届海南省政协常委。
  吴公虎(1904—1977),儋州那大镇军屯村人。出生于马来西亚,15岁回国读书,毕业于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历任北平文化大学、东方大学、上海艺专、南京艺专、广东艺专等校教授,以及中正日报社长、广东文化运动会委员等职,以画花卉及鸟兽见长,画虎尤有盛名。解放前夕寓居香港。
  朱润深(1894—1957),海南万宁人,外骨专家。杭州大学肆业转入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参加美国耶鲁大学考试,获医学博士学位。1926年被聘为北京协和医院医师。1927年被聘任沪江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前身)教授。同年9月参与筹建海南医院,1930年任院长兼外科、妇产科主任医师。1937年任柳州伤兵医院院长。1940年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副总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救护总署广东分署组长、广东省卫生处长兼广东卫生训练学校和高级助产学校校长。1946年参与筹建私立海南大学,任筹募组长,海南大学医学院成立后兼任医学院院长。1950年移居香港,1957年病逝。
  冯尔颖,1907年生于文昌抱罗里隆村,1926年加入国民党。历任乐东县教育科长、广东省银行经济研究专员、重庆分行经理、广东省银行海口分行经理兼海口银行公会理事长、海南特别行政区银行董事长,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等职。1950年赴台后,曾任台北市广东同乡会理事、丘海学会常务监事、台北市文昌同乡会常务理事等。
  陈宗舜,1893年出生于文昌县潭牛镇大位村。1911年加入同盟会,历任中华革命党琼州分部副部长兼中华革命军琼崖军司令部军需处长。1916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大学,回国后在粤军中服务,侍从孙中山西巡出师北伐,后随孙中山由桂返粤,调任大本营谘议。1926年至海南解放,历任崖县、定安、儋县、文昌县县长,广州特别市党部组织部总干事、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采访、广东省党部视察、广东省政府主席琼崖办事处视察、海南特区党部委员、文昌县参议会议长等职。1950年初去台湾。曾任台北市海南同乡会第1至12届常务监事,1965年病逝。
  陈洪范,文昌市龙马乡堆土村人,1903年出生。北平大学毕业继赴日本深造,入东京帝国大学当研究员。历任三青团广东支团常务干事、广东省党部常务监察委员、广东省议会议员、广东省政府委员兼社会处长、海南建省委员兼特区长官公署教育处长、教育部编审,北平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公学等校教授,1950年去台湾。曾任台北广东同乡会常务理事、丘海学会理事长及永久名誉理事长等职。
  陈继烈,1905年出生于文昌县,中国大学毕业后赴法留学,获巴黎大学政经科硕士,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员,研究各国市政,同时任国民党驻法总支部常务委员。1931年回国,历任南京市政府社会局科长、上海法政学院训育长、市政专修科主任专任教授、暨南大学教授等。抗日胜利后,历任广东省临时参议员、第一届广东省参议员兼驻会委员、广东省政府参议、海南特区筹建省委员会委员兼财政组组长、海南银行董事等职。1950年去台后任国民大会代表、侨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89年病逝。
  陈质平,文昌市清澜镇南斗村人,1906年出生。1926年国立东南大学商科毕业后出国留学。1930年回国后曾在军统局工作,后任军事委员会参事、西南运输处处长。1944年起任外交官,先后任驻加尔各答总领事、菲律宾大使;迁台后任台湾驻伊拉克、约旦、阿联、利比亚、墨西哥“大使”,1967年后历任台湾出席第22至25届联合国大会代表,直到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为止。
  徐天深,文昌会文镇港尾村人,1885年出生。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科毕业,早年参加同盟会。在国共合作时期,曾当选国民党中央委员。历任青岛市、广州市商品检验局局长,港澳侨务处处长,并在汪精卫、陈公博伪政府中任过要职。大陆解放后迁居香港,后寓居澳门。
  符琴,文昌市重兴镇城内村人,1906年出生。幼年随父到新加坡读书,1930年回国就读,1934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政学院。先后在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桂林行营政治部、总政治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工作。日本投降后,奉命赴台湾筹组劳动局台闽区调查站,任站长。1949年后在台任“考试院”法规委员、“行政院”设计委员会专任委员、“教育部”侨教会委员等职。并曾任台北市海南同乡会常务理事、符氏宗亲会首任理事长、丘海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符伯良,原名符国才,文昌翁田镇厚土村人,1911年生。青年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后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抗日战争前回国,曾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书记长、琼崖行署副专员兼教育处长等职。1950年初去台湾,曾任台北市海南同乡会理事、常务理事。
  曾纪文,文昌市东路镇田尾村人,1916年出生。1942年毕业于中央军校第17期水兵科,被派往重庆海军学校当教官。1945年秋奉派去台湾任接收专员。曾任台湾省区长、民政局长、云林县县长、行政设计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总干事等职。后曾任台北市海南同乡会常务理事、总干事等职。
  龙冠海,文昌市重兴镇富春村人,1891年出生。早年随叔父赴南洋读书,高中毕业后回国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1929年转赴美国斯丹福大学;1931年春转往南加州大学研究院攻读社会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南京私立金陵女子大学任教,并从事中国社会研究工作。1949年赴台湾,在台湾大学、省立法商学院任教,创办台大社会学系,并任该系教授及第一任系主任。著作颇丰,世誉为社会学大师。
  叶保容,文昌市铺前镇后头岭村人,1929年出生。其父叶能杰是旅港琼籍知名人士。1947年叶保容赴香港,最初随父亲在广新行服务,五十年代初自己创建宏新建筑公司,出任经理,业务兴旺。
  叶世椿,文昌市铺前镇东坡村人,1935年出生。1947年奉父命赴越南,1958年转往香港。初在塑料厂当徒工,后独资开设塑料工厂,成立宝成实业总公司,任总经理,并任中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邢诒溪,文昌市文教镇三加村人,1927年出生。1948年赴香港在餐馆打工,七、八年后赴荷属新几内亚当技术员,有所积蓄后返回香港与友人合营开办羊毛衣织造厂,八十年代又独资经营两间餐馆,后又在广东省东莞市创办一间大型织造厂。经济效益可观。
  许声照,文昌市东阁镇良堆村人,1915年出生。广州航海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党广台舰舰长、青岛军校教官。1948年赴香港经商,曾任侨兴、侨利两轮船长,后与友人创办港亚轮船公司,从事亚非拉各国间海上运输业务。育有三男:长男许文威在美国洛杉矶航空公司任工程师,次男许文震在香港建材装饰公司任经理,三男许文寰在加拿大多伦多保险公司当经纪人。
  伍时鍌,文昌市迈号镇里仁村人,1914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1944年任中央通讯社记者,1945年抗战胜利后,奉派赴越南堤岸创办《自然日报》,任总主笔兼总编缉。1948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海外部广播科科长,后随中央党部去台湾,一直在党部任职。1951年返越南任《亚洲日报》总编辑兼总主笔。1975年在越南死亡。三子返台定居。
  陈嘉琛,文昌市公坡镇连榜村人,1922年出生,1939年赴香港读书,因日军侵占香港而辍学,充当船员流落印度半工半读5年。抗战胜利后返港从商。
  吴多泰,祖籍文昌市铺前镇中台村,1911年生于柬埔寨。三十年代回国读大学,1938年赴香港,广筹资金创办中国地产公司。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筹建鸿星营造公司,自任董事长。他还担任北富、美华、中盛等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八十年代成立国际鸿星投资集团公司,自任董事长,大力从事国际地产、营造投资,成为香港地产界巨子之一。他历任香港海南商会理事、旅港海南同乡会创会会长及历届理事长、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等职。
  符致兴,原籍文昌县罗豆农场南山村,1906年出生。1935年赴港,初任潮州人经营的广新行司理。抗战胜利后,创办广亲行货仓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总经理,是香港颇有名气的企业。曾任香港海南商会副理事长、香港符氏总会2至5届理事长。
  符企周,祖籍文昌县东郊镇马头村,民国初赴香港经商。其儿子符致麟1926年生于香港,1948年回海口任泰国五福轮船公司总代理,后与胞弟致熊在香港创办锦昌餐室、富兴建设公司,自任董事长,又自创新加坡餐室。香港符氏总会成立时,符致麟被任为符氏总会永远名誉会长。
  潘财,文昌公坡镇罗文村人,1927年出生。1940年赴香港,当船员20多年。60年代和友人合办顺利建筑公司和食品公司,经营餐厅,任董事长,生意红火。
  陈志云,文昌人,早年肆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曾任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校长,国民党港澳总支部秘书,1950年赴香港定居。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坚
相关人物
周雨亭
相关人物
周成泰
相关人物
吴乾华
相关人物
罗门
相关人物
云逢章
相关人物
何万章
相关人物
吴公虎
相关人物
朱润深
相关人物
冯尔颖
相关人物
陈宗舜
相关人物
陈洪范
相关人物
陈继烈
相关人物
陈质平
相关人物
徐天深
相关人物
符琴
相关人物
符伯良
相关人物
曾纪文
相关人物
龙冠海
相关人物
叶保容
相关人物
叶世椿
相关人物
邢诒溪
相关人物
许声照
相关人物
伍时鍌
相关人物
吴多泰
相关人物
陈嘉琛
相关人物
符致兴
相关人物
符企周
相关人物
潘财
相关人物
陈志云
相关人物
符致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