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950年春大批国军败兵溃居海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79
颗粒名称: 四、1950年春大批国军败兵溃居海南
分类号: D693
页数: 2
页码: 201-2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省政府主席薛岳逃到海南岛,并组建了防卫部队。他修筑了防御工事,形成了称为“伯陵防线”的现代化作战系统,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然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渡海登陆海南岛,并在激战中最终解放了全海南岛。薛岳及其他国民党高官撤往台湾,而海南的蒋军溃散残兵纷纷逃向台湾,一部分在解放军的清剿下被歼灭,一部分被收容或遣返回大陆。
关键词: 1950年 海南 溃居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于北京成立后,当月,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薛岳(广东省乐昌县人)逃到海南岛,12月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着手改编由大陆溃逃到海南岛的蒋军残部,总计10余万人。他在琼北和琼西北沿海地带修筑防御工事,配以海军和战车部队,形成一个现代化的作战系统,即所谓“伯陵防线”(薛岳,字伯陵),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加紧向海南解放区发动疯狂扫荡,用血腥手段对海南人民进行残酷镇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奉命率所属四十军、四十三军等部约10万人,在雷州半岛组成渡海登陆兵团,在冯白驹指挥的琼崖纵队的有力配合下,对海南岛进行渡海登陆作战。1950年4月17日,登陆兵团主力突破国民党军队所谓“伯陵防线”,在海南北部胜利登陆,随即向纵深发展,经过不到半个月激战,5月1日解放了全海南岛。
  1950年4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海登上海南岛后,蒋介石预感到败局已定,便密令薛岳撤往台湾。4月22日,薛岳下达总撤退密令,自己和其他国民党高官仓惶乘飞机逃到台湾,从台湾派出一批军舰和飞机,溃集在海南的10余万蒋军残兵败将,有部分从万宁县的乌场港、三亚的榆林湾、感恩县的北黎港和三亚机场,争先恐后地爬上船舰和飞机逃向台湾。因为时间仓促,舰船有限,败兵及家属众多,来不及和爬不上舰船和飞机的散兵在岛内四处流窜,至5月1日止,被解放军歼灭的共计33000多人。5月7日,海口市警备司令部发布《关于收容蒋军溃散官兵的规定》,宣布凡蒋军官兵一律于本月10日前到海口市潮州会馆报到集中,听候处理。5月12日,中共琼崖区委员会作出剿匪工作的决定,先后从琼崖纵队各团抽调25个连队和16个县大队共3500人,在2.42万民兵的配合下,分别在国民党残军、特务较多的山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清剿,到1951年7月,共剿灭国民党匪特13177人(见中共党史出版社《新海南纪事》)。此外,其他溃散在全岛各地蒋军官兵,由海口市警备司令部和各县登记收容后,除高中级军官和个别罪大恶极者外,一般士兵和大部分下级军官及家属,按其意愿有的被遣返回大陆老家,在海南落户谋生者也很多。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