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戌琼官兵及商贾落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93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戌琼官兵及商贾落籍
分类号: K296.6
页数: 2
页码: 135-1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琼州的府城和海口是驻军重镇和水军设防要津。元朝在海南设立了屯田万户府,任命邓高掌管万户府事。元末明初,各州县长官另行任命,不用当地人为官,屯兵子孙全部革为民。从大陆迁琼的军屯户起码有1万多人。到了元朝,从闽粤渡琼经商并落籍者越来越多,商人也以互助互利的形式设立起地方会馆。例如,汤肇基是元朝末年从福建莆田县渡琼从商并定居在文昌县铜鼓松马村的人。
关键词: 元朝 戌琼官兵 商贾落籍

内容

宋元以来,琼州的府城和海口,是驻军重镇和水军设防要津,故营居者多戎籍。元天历二年(1329年),改琼州军民安抚司为乾宁军民安抚司,驻兵1000名,镇守海南万安诸处。其中琼山为安抚司治所,驻军有几百人。元统二年(1334年),琼州共置营2、镇1、寨4,其余4寨分设在各县。南蕃营是元至元初年,“驸马唆都右丞征占城时,纳番人降,并其父母妻儿发海口浦安置,立营籍为南番兵。”其子孙后代俱为疍民。元朝至元三十年(1292年),设立海南屯田万户府,下设五原、仁政、遵化、义丰、潭揽、文昌、昌化、会同、临高、澄迈、永兴、乐会等12个千户所、百户所,任命邓高掌管万户府事。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任命张贤为万户。据《元史》记载,当时琼州路屯兵人籍的屯户有6500户,屯民13000多人,屯田就有292顷98亩。元末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将领海南分府元帅陈乾富归附明朝后,各州县长官另行任命,不用当地人为官,屯兵子孙,尽革为民。本章第一节任职期满落籍海南的云从龙、张万户、张炤、邱均禄、覃公瘐等人,都是元朝戌琼的武官。至于从大陆迁琼的军屯户,起码有1万多人。
  自宋代琼州府迁到今府城之后,白沙津便成为府治要津和全岛海运中枢,海口、府城便成为琼州货物进出的集散地和商贾、船民的落籍地。到了元朝,从闽粤渡琼经商并落籍者越来越多。宋代发祥于福建的天后(妈祖),被信奉为海上保护神,随着福建人到琼贸易和落籍日益增多,元代以天后为海上保护神的信仰也传播到了海南岛。据清道光《琼州府志》卷八载:“天后庙,一在白沙门,一在海口所,元建。”此外,从元代开始,从闽粤到琼经商定居的商人也以互助互利的形式设立起地方会馆,如漳泉会馆、福建会馆、兴潮会馆、高州会馆等等,作为同乡商民联络活动的场所,每一会馆一般都有一、二百名同乡捐资助建,说明元代商贾在琼定居者日益增多。例如,汤肇基,原籍福建莆田县,元朝末年渡琼从商,后来定居文昌县铜鼓松马村。

知识出处

海南移民史志

《海南移民史志》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全面撰述了自古迄今海南的移民史实,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海南汉、黎、苗、回等各族先民是何时从大陆何处迁移来的;海南100多个姓氏先祖各是何时从大陆何地迁居海南何处;各朝代海南人向海外各国移民情况,以及归侨情况;近现代海南人迁居祖国大陆各地(含台港澳)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