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一届市级领导班子的建立及其工作思路、业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升格三十年史实》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69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第一届市级领导班子的建立及其工作思路、业绩
分类号: F592.7
页数: 2
页码: 4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三亚地级市第一届主政人员于1989年8—9月选举产生后所做的工作。
关键词: 三亚市 建立 工作思路

内容

三亚地级市第一届主政人员于1989年8—9月选举产生。8月28—30日,召开中共三亚市委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经海南省委批准,刘名启、陈人忠、徐彩凤、叶斌、王明刚(黎)、刘明哲(黎)、曾广河、符桂花(女,黎)、刘承宝为中共三亚市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刘名启为市委书记,陈人忠、徐彩凤为市委副书记,叶斌为市委秘书长;王明刚为市纪委书记。9月22—25日,召开三亚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杨文贵(黎)为三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期1989.9—1993.5),李广良(苗)、符景光、黄桂来(女,黎)、郑善光、黄华振为副主任(任期皆为1989.9—1993.5,黄桂来1991.1调离);刘名启为市长(任期1989.9—1991.8),副市长曾广河(任期1989.7—1991.8)、刘明哲(黎,任期1989.9—1996.4)、邢诒桥(任期1989.9—1992.5)、黄锦生(任期1989.9—1993.5)、周元友(任期1989.9—1992.5)、江上舟(任期1991.6—1993.4)。9月21—25日,召开政协三亚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林安彬为政协三亚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席(任期1989.4—1993.5),谭仁生、周成崑、符廷发、钟瑞森、孙矗昆为副主席(任期皆为1989.9—1993.5),潘正吉为秘书长(任期1989.9—1991.6)。
  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之初,基本处于农业社会,经济规模小,城市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百业待兴。这届班子在市委第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打基础、求发展,加快步伐”的发展方针。从任职始至1992年,主要进行社会治安的治理,扶贫解困的开拓,城市规划和旅游建设规划的确定,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确定和景区环境的扩展等工作。在城市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城市骨架工程,扩大市区,以增强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经过一届班子的努力,1992年全市GDP达7.52亿元,人均GDP为2383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4.5%、16%;三次产业比例为28.9∶34.2∶36.9;地方财政收入为9121万元,年均增长38%;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9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5元,平均增长分别为17%、15%;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比1987年增长近10倍。
  这一阶段虽然提出了发展旅游业,做了些初步改善景区环境的工作,但时至1992年,旅游业尚未形成龙头产业的地位。

知识出处

三亚市升格三十年史实

《三亚市升格三十年史实》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三亚市在升格为地级市后,逐步发展成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城市。文章介绍了三亚市在升格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开发,以及随后的城市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另外,文章还介绍了三亚市在教育、科技、文体和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