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决战大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琼岛烽烟》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522
颗粒名称:
决战大水
分类号:
K265.2
页数:
9
页码:
108-116
摘要:
本文讲述了1944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军李春农率部企图夜间偷越琼山地区到锦山接运武器补给,但被我军发现并阻截。我军采取了集中兵力火力,从敌人预料之外的地方向敌人发起攻击,最终全歼李春农领导的顽军。
关键词:
李春农
琼山
国民党顽军
内容
李春农获悉我主力集中于文昌美德打日寇,以为有机可乘,亲自率领部队千余人,妄图夜间偷越我琼山地区,到锦山接运武器补给。我总队部发觉顽军的企图后,在美德战斗刚结束,便火速转战于秧地坡,予以截击,结果又把这个手下败将李春农打得落花流水,使其被迫夺路逃往道门村。
道门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距海(口)文(昌)公路干线上的三江日军据点,只有一里多地。李春农带领的残兵败将因一夜疲于奔命,人困马乏,打算在道门村稍事休息后,就往锦山去。他们认为,道门村挨着三江据点,有日寇的保护,我军必不敢继续追击,于是便在道门村休息做饭。哪知当天午后,我总队部识破李春农借鬼吓人战术,当即命令第一、第二两个支队,一鼓作气地赶到了道门村。
这时,三江据点的日寇慑于我军威力,龟缩在据点里,不敢越出雷池半步,只从据点里“砰砰叭叭”地向外放枪,给顽军壮胆。我总队部为了防止敌人里应外合,命令黄大猷率部直插三江据点前,把日寇据点监视起来,掐断通向道门的通路,把李春农孤立于道门村中。
困兽犹斗。李春农见势不妙,为了逃脱被歼的命运,多次组织火力掩护,妄图突围逃命,但都被我军挡住,欲逃不得。
为了全歼这股顽军,我指挥员吴克之、马白山等来到了村子西南边,亲自侦察敌情和地形。道门村东西两面长,南北两面短,东北西三面紧依山坡,村南有一片水稻田。经过仔细侦察后判定:村子正面和左边地势平坦,道路畅通,敌人可能预料我们会从这里发起攻击,所以设防严密;而村子后面和右边地势坑洼,有一条水渠阻隔,敌人以为我们不会从这里发起攻击,因而不加防备。于是我指挥部遂决定集中兵力火力,从村子的右边和后面向敌人发起攻击,由覃威大队担任主攻,林茂松大队和第二大队从两侧同时发动攻击;第一支队两个大队为预备队,根据情况适时地投入战斗,发展战果。
一切准备停当,指挥部立即发出攻击的命令。李春农为了破坏我军进攻企图,即以两个加强连主动出击。我军一阵密集火力,就把敌人打了回去。这时,我军又乘敌溃退脚跟未稳之机,向村子里进行猛烈攻击,子弹象喷泉似的喷泻在敌人的阵地上,逼得他们只好缩到村子里作困兽之斗。
三江据点的日寇,看见国民党顽军被围,几次企图派兵向道门增援,打我们的腹背。但由于我军早有防备,敌人刚一出门口,就被黄大猷大队打了回去。日寇一时不摸我军虚实,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又缩回据点,向我军阵地鸣枪放炮。
国民党顽军见日寇从我背后配合他们作战,胆子又壮了起来,随即集中力量,猛烈地向我正面发起反冲锋。我战士打得英勇顽强,不顾日寇的炮火和国民党顽军机枪的威胁,勇猛堵击,打得国民党顽军尸横遍野。后因我军腹背受敌,李春农带领一伙国民党顽军终于打开了缺口,突围向锦山逃窜。
战士们紧咬着逃窜之敌。机枪手黄可则和他的弹药手,一直走在队伍前头。他把机枪架在弹药手的肩膀上,嘟嘟嘟地向逃敌猛射一阵,只见突围的敌人一片片地倒了下去。这时,忽然正前方一百多米处的灌木丛中,跃出一个戴大头帽,骑红枣马的国民党顽军军官,拚命扬鞭向前逃窜。
“嗬,还有个大家伙!”黄可则心里一喜,立即将机枪移到海棠树杈上架好,细细一瞄,“哒哒哒”一个点射出去。只见那个骑马的家伙,摇晃了一下,就一头从马背上栽了下来;那军马惊嘶了一声,随即向旷野奔去。
事后,国民党顽固派披纱戴孝,为李春农大办丧事。这时,我们才知道,被黄可则打下马来的敌军官,就是匪首琼崖守备副司令兼保安第七团团长李春农。黄可则为人民除了一害,真是大快人心!
李春农被我击毙后,由李紫明(系保七团二营营长)继任保七团团长,率领六个连和一个游击大队共一千一百多人,在海边取得补给后,立即回军,企图寻机偷过我琼文根据地窜回定安老巢去。
总队部获得情报后,决定再次组织阻击,彻底消灭这股敌人。总队部根据各种情况推断:李紫明回头要逃往定安,可能选择两条道路通过,一条是琼文根据地西侧的三江、公举、龙发一线;另一条是我琼文根据地东边的大致坡、永兴、大水等一带。因为这两条路线距离最近,而且又易避与我军接触,于是我们决定在大水和公举两地设伏。
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七日夜间,我军第一、第二两个支队和几个县区抗日后备队(全副武装的民兵组织)约千余人,分别进入公举至大水沿线伺机迎敌。一支队在大水,二支队在公举。战士和后备队员们,忘记了连续战斗所带来的劳累,情绪高昂,一进入伏击阵地,就主动擦拭武器、修筑工事,巴不得立刻投入战斗,消灭敌人。周围数十里的群众,知道我军又要打仗,更是兴高采烈。他们在琼山、文昌县区乡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和群众团体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来,主动在坡野、村边、路口上站岗放哨,严密监视,严防敌人偷过我地区;同时还组织了情报向导组、担架队、运输队,一旦战斗打响,立即支援前线作战。
设伏的第四天拂晓,李紫明率其保七团六个连和琼山县游击大队第三大队共九百余人,配有轻机枪三十二挺,步枪五百余支,驳壳枪七十余支,沿大致坡、永兴的羊肠狭道,直向大水①悄悄过来。
大水村是个约八十余户人家的村庄。村子南面,有一片嫩绿的稻田,村子的东面,是一块开阔的坡地,灌木丛生,村前有一条小河沟,一座石桥横跨河面。总队长冯白驹、第一支队队长吴克之、第二支队队长马白山等同志经过勘察地形,决定在这里设下“口袋”,让敌人走进去,然后聚而歼之。其战斗部署是: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埋伏在村前,控制石桥,阻敌窜进大水;第二大队和第三大队的第七、九中队,埋伏在桥北三百米周围,当第八中队迎头打响后,即从一侧以突然火力支援,杀伤敌人;第一大队和三个后备队为预备队,隐蔽于大水西南面的灌木丛中,准备乘敌遭我前后打击,队形混乱之际,一举插入敌阵,配合第二、三大队,共同消灭敌人。
早晨,大地被浓雾笼罩着,十来步远都看不见人影。战士们紧握着枪,踞守阵地,目视前方。不一会儿,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铮铮的金属撞碰声,传到大家的耳朵里。战士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个个屏住呼吸,等待着指挥员下达战斗命令。果然不出所料,敌人按照我们的计划,钻进口袋里来了。埋伏在村前的第八中队长,大手一挥:“打!”顿时,机枪、手榴弹象暴风雨般泼向敌群,打得敌人鬼哭狼嚎。
国民党顽军遭我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登时吓得魂飞天外,惊惶混乱,一下子就溃败下去。这时,我第二、三大队不给敌人喘气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侧后发起猛烈的攻击,打得敌人象被赶的鸭子似的到处乱窜。顽军因屡战败北,士气衰颓,无心恋战,一遭我军伏击,就拚命突围,闯进大水村,妄图从村后绕道逃窜。哪知,我军早已从西侧把大水村围住了。顽军被迫龟缩村里,利用民房,负隅顽抗,困守待援。
当时,我和李振亚同志都不在琼文。我去乐万地区检查工作,李振亚同志在六连岭办军政干校。因此,大水战斗打响后,总队长冯白驹同志便临时组织了个前线指挥部指挥作战。由于我军当时缺乏打村落进攻战的经验,指挥者未能乘敌立足未稳,迅速发起攻击,因而贻误了战机,给李紫明以喘息的机会。李紫明一退入村里,便赶修工事,整理队伍,加强了防御措施。我军指挥员,一时没有摸清敌人的防御体系,选择好主攻方向,集中兵力实行突破;各部队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也没有组织好,便命令第一、二支队分头发起进攻。所以,进攻战斗一开始,就有了伤亡。担任主攻的第一支队第一大队和第二支队的第一大队,在一次冲锋中,一下子就伤亡了几十人,有的小队甚至伤亡过半。敌人原是惊弓之鸟,败兵乱窜,士气非常低落,但见我军连续几次攻击,均未奏效,胆子又壮了起来。他们凭据手中新得到的弹药补给,疯狂向我军反扑,狂妄地大喊大叫:“共军们,你们有胆量就再上来吧!”
战士们听了敌人的狂妄叫嚣,简直气炸了肺,他们咬着牙,奋不顾身地扑向敌人。可是,敌人的手榴弹不停地在我突击道路上爆炸,战斗进展十分困难。我伤亡愈来愈大。
在这样情况下,指挥部决定,以大队为单位,组织突击队,选择敌人薄弱部分,打开突破口,窥准进攻道路,尽量减少伤亡。部队停止了全线攻击,组织了坚强精干的突击队伍,各自选择自己的突击方向,在火力掩护下,一齐向村里敌人发起猛烈的突击。
这时,各地前来支援前线的群众云集于大水村周围。他们摆开阵势,使劲地擂鼓鸣锣,呐喊助阵。由各种声音汇成的巨大声浪,犹如雷鸣海啸,响彻了整个战场上空。部队有了群众的支持,打胜仗的信心更足了。李紫明见我军猛打猛攻,又有群众的助威支持,十分慌张,拚命地进行反抗,组织密集火力,封锁我冲击通道……
就这样,经过十余次的冲锋,战斗虽有一些进展,但我军已消耗了大批弹药,而且伤亡也不断增加,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这时,指挥部为了减少伤亡,下达命令,实行长期围困,决心把敌人困死在大水村里。
天渐渐黑下来了。战士们斜卧在土坎上,踞守在堑壕里,身体十分疲劳,但却毫无困意。此时此刻,白天与敌厮杀的场面,又复现在脑子里。有的想到敌人狰狞的面孔时,不觉大喊起冲杀来。有的想起牺牲的战友,复仇的怒火充满胸膛,恨不得一声令下,再次投入冲锋。
在战士们身旁,堆满着老乡送来的各种各样好食的东西,有油味香飘的琼山粽子;有煮熟的黄腊腊的文昌鸡和加积肥鸭;有味美可口的定安牛肉米粉条;还有热气腾腾的椰味粿子汤,等等。老乡们的关心,温暖着每个战士的心,战士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可是,敌人还没有被消灭,任务还没有完成,他们怎能安心吃下老乡们的东西呢?!战士们对老乡们的盛情好意,一再表示感谢。他们说:“谢谢老乡们,等我们把敌人消灭以后,一定吃你们的!”便把它推到一边去了。
敌人那一边的处境,恰与此截然相反。在国民党顽军的阵地上,他们连一滴水也喝不上,村子里时而传出顽军伤兵喊要喝水的惨叫声。一批又一批饥渴的敌人,拚死命地从村子里跑出来抢水喝,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我军打死在水井边。据战俘供认,顽军水源断绝,后来只得喝人尿、吃藓苔充饥解渴。
围困战的第三天,敌人盼着的援军来了。原来,我指挥部没有估计到,被困于大水村之李紫明部顽军,从海边接回的补给中,还有一部无线电台。后来,他通过电台向其头子吴道南、王毅呼救。吴道南便命董伯然率领国民党保安第六团四百余众赶来增援。我军获得顽军增援的消息,立即派第一支队副支队长林伯熙率领两个大队和三个后备队,于韩万岭伏击这股增援之敌。
救兵如救火。董伯然率部爬山涉水,只顾往前奔,根本没想到我军会在那里打它的埋伏。当敌军抵达韩万岭下时,我军集中火力,突然阻击,打得敌人屁滚尿流,溃不成军。董伯然当场被我打成重伤。敌军不敢恋战,只好掉头仓惶逃窜,回去向吴道南报告。吴道南见势不妙,便亲自率领保安第六团、第七团各一部前来援救。琼崖守备司令王毅也率其守备二团及琼山、澄迈、定安等几个县的游击大队向大水疾进。
至此,国民党顽军几乎全部出动。他们赔出了老本,誓与我决一死战。我军经过五个昼夜连续作战,最后三天与敌多路援军打成拉锯战。虽然大量杀伤敌人,但我方弹药消耗和伤亡也不断增加。指挥部鉴于在几倍于我之敌人面前,如继续死打硬拚,势必对我不利,于是命令部队迅速撤出了战斗。
这时,我奉命日夜兼程从六连岭赶回琼文,但走在途中,战斗已告结束。为了提高干部的战略战术思想水平和作战指挥能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总队部决定由我召开干部会议,认真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
会议中,我们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有关军事著作,从分析大水战例入手,实事求是地评论这次战斗的优缺点。大家一致认为:大水战斗是一次大决战。敌我双方都投入了全部主力。经过五昼夜的激战,我军英勇顽强,打退敌人三千多人的多次增援,毙伤敌人四百余众,俘敌二百余人,大量杀伤了反共顽固军的有生力量,保卫了琼文抗日根据地。在这次战斗中,还广泛地动员了一万多人民参战,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从美合事变至大水战斗,前后经过一百多次大小战斗,我军共毙伤俘敌二千多人,国民党琼崖守备副司令兼保安团团长李春农被击毙,专员兼保安司令吴道南、保安六团团长林荟材、后任保安七团团长李紫明等均因“剿共不力”,相继被撤职。国民党反动派精心策划的反共高潮被彻底粉碎了。总之,这些战斗所取得的胜利是重大的。
会议中,大家从有利于今后再战出发,也认真研究了大水战斗的经验教训:由于我军装备较差,缺乏进攻村落的经验和手段,本应防止敌人据守村落,负隅顽抗,力争在野战中消灭敌人;在敌抢占大水之后,也应利用战机,乘敌立足未稳,选择敌人薄弱部分,重点使用兵力,实行一举突破;或者诱敌突围,在预伏地区消灭敌人。可是,我指挥部当时不是这样考虑,在敌抢占村落之后,既没有抓战机,力求速战速决,又不了解敌情(敌人有无线电联系),正确使用兵力,最后困而不攻,敌援兵到,造成某些不必要的消耗和伤亡。
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是对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的一次较为深刻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我军干部的战略战术思想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为在以后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打下了基础。
打退琼崖国民党反动派所发动的反共高潮后,全琼各地广大青年纷纷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参加我军,有力地加强和壮大了我军的力量。我军经过短时间休整,便从集中主要力量对付国民党,转为集中主要力量以打击日寇为主的斗争。
知识出处
《琼岛烽烟》
从延安到琼崖、胜利的回顾、面迎逆流、在反扫荡的日子里、开展外线作战、旋战五指山等10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春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