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三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诗词选》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359
颗粒名称: 赵鼎(三首)
分类号: I222.844
页数: 4
页码: 8-1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宋朝名臣赵鼎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赵鼎力主抗金,反对议和、投降,亲征皆能决胜,由于奸臣秦桧的诬陷,他连遭贬谪。在吉阳军寓居期间,他饥寒交迫,疾病缠身,最终于1147年绝食身亡。他的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至今传颂不衰。同时,他也是优秀的词人,留有词五十四首传世。
关键词: 宋代 赵鼎

内容

贺圣朝①
  道中闻子规②
  征鞍南去天涯路,③
  青山无数。
  更堪月下子规啼,
  向深山深处。
  凄然推枕,
  难寻新梦,
  忍听伊言语!④
  更阑人静一声声,
  道“不如归去”。
  行香子①
  草色芊绵,②
  雨点阑班,
  糁飞花,③
  还是春残。
  天涯万里,
  海上三年。
  试倚危楼,
  将远恨,
  卷帘看。
  举头见日,
  不见长安④
  谩凝眸,⑤
  老泪凄然。
  山禽飞去,
  榕叶生寒。
  到黄昏也,
  独自个,
  尚凭栏。
  自书铭旌①
  身骑箕尾归天上,②气作山河壮本朝。
  【作者简介】赵鼎(1085—1147),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宋朝解州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宋高宗时两度任宰相。他力主抗金,反对议和、投降,亲临前线与金人作战,“于国有大功,亲征皆能决胜”,金人非常害怕他。由于奸臣秦桧的诬陷,他连贬绍兴、泉州、潮州和吉阳军(今三亚市崖城区)。赵鼎在吉阳军寓居水南村裴闻义之宅,闭门谢客。门人故吏,畏秦桧而不敢接近他。惟广西帅张宗元(渊道)遣兵校拿药、酒、米和面给他。秦桧得知,责令吉阳军守每月上报赵鼎情况,并把张宗元调离广西。赵鼎威武不屈,上书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而不移!”赵鼎居吉阳军三年,饥寒交迫,疾病缠身。他派人到湘黔边境告诉他的儿子:“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遂于绍兴十七年(1147)绝食身亡,年六十三。临终前,他自书铭旌道:“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他死后,“天下闻而悲之”。爱国诗人陆游读到他的铭旌时说:“呜呼,不可谓伟乎?”死后十年,宋孝宗追封他为丰国公,赠太傅,谥忠简。著有《得全集》传世。他是优秀的词人,有词五十四首传世。

附注

【注释】 ①贺圣朝:词牌名。这首词是赵鼎在赴吉阳军途中所作。词人远谪天涯,备尝艰辛,又听到深山月下杜鹃啼叫,更是辗转反侧,思不成眠。 ②子规:郎杜鹃鸟 ③天涯路:指去吉阳军的遥远路程。 ④伊:指子规。 【注释】 ①行香子:词牌名。这首词是赵鼎逝世前所作。词中抒发了词人谪居吉阳军三年的悲痛感情。词学大家况周颐曾评论说:“赵忠简词,清刚沉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国之思,流谥行间句里。”可谓抓住了赵鼎词的思想艺术特点。这首词是赵鼎的代表作。 ②芊(qiān千)绵:茂密繁盛。 ③糁(shen申):谷类磨成的碎粉。引申为纷数。此句喻细碎的落花践踏在泥水之中。 ④长安,即今西安。汉、唐等朝代都以长安为京都。这里借指宋朝的京都。此句抒发他对故国朝廷的眷念和对奸臣秦桧的痛恨。 ⑤谩凝眸:谩,蒙蔽;眸,眸子,本指瞳仁,这里指眼睛。 【注释】 (1)铭旌:旧时竖在灵〓前标志死者官衔和姓名的长幡,是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这是赵鼎绝食临死前自书的铭旌。 (2)箕尾:二星宿名。箕,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末一宿。尾,即尾宿,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第六宿。古人认为人死后精魂上天,称为“骑箕尾”,或者称“骑箕”。赵鼎自言他死后,精魂也要上天。

知识出处

三亚诗词选

《三亚诗词选》

出版者:广东旅游出版社

本书中收录的诗词选,其中包括宋代的卢多逊、曹泳、丁谓、惠洪,元代的云从龙、王仕熙,明代的丘浚、海瑞、钟芳等人的作品,古今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及文学才华,通过诗词的形式杷三亚特殊的地理环境、山水景物、南海风光、风土人情等等,有见地、有色彩、有感情地描绘了出来,因此,《三亚诗词选》具有浓烈的“天涯”气息,是“天涯”的绝妙写照、与缩影。

阅读

相关人物

赵鼎
责任者
赵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