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编 乡土名士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331
颗粒名称: 第八编 乡土名士录
分类号: G229.712
页数: 46
页码: 389-436
摘要: 本编主要介绍了古代及当代名人的简介,包括革命志士、各界知名人士、高级干部、科级干部、文教、卫生、艺术界等领域知名人物。其中还涉及到了农垦系统科级以上人士以及村官(劳模)的简介。
关键词: 名人简介 古代名贤 革命志士

内容

第一章 人才略传
  第一节 古代名贤简介
  李润,三亚海棠湾人,明朝晖子平照磨。
  吴川,三亚海棠湾人,明朝德贡任明典史。
  徐子金,三亚海棠湾人,明朝德贡任明藤桥镇长老兼驿丞。
  林绍祖,三亚海棠湾镇进市村人。清嘉庆岁贡。
  林鹤龄,海棠湾镇林旺村人。清光绪年间保举加六品衔恩贡生。
  符以仁,海棠湾镇龙海管区番园村人。清光绪初,应试题名虎帐(祖籍为福建省蒲田县令、清北平指挥使为侯户)光绪十二年(1886)授职为崖营驻感恩汛右哨把总,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战海贼中受伤病故。
  陈如裕,海棠湾镇藤桥市头人。清光绪四年监生(迁崖前福建祖籍有为官四品军工戴花翎记载),光绪五年(1879)任琼军总营八品军工。七年(1881)随琼军南下平西黎乱(拾一子抚养,今有后人)。
  符顺道,海棠湾镇人。清顺治二年(1645)任藤桥营土舍,因夺槟榔园,激民变,被官府处死。
  李奇光,海棠湾镇藤桥东溪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为武监生。光绪二十年(1894)一月,大本弓黄观泰、黄那敛作乱,攻劫椰根峒各弓,焚毁黎房数百,杀伤男女无数。署知州尚昌镝闻变,檄武生奇光,招募乡勇协巢,匝月乱平。二十四年(1898)五月,署知州李洪毓助资,促奇光和武生庞镜谓带兵深入黎地招抚,后因饷竭而归,恹恹成病而卒。
  林英炳(1879—1935),三亚市海棠镇林旺村人。清光绪年间皇清敕授蓝翎中书,尽先训导,故葬时崖县第一高、二高、三高等六家学校师生送碑志文纪念(现有碑记)。
  第二节 革命志士略传
  李懋文(1898—1928)
  三亚市海棠湾镇岭头坡村人。1898年11月26日出生,同胞兄弟三人,兄懋秀,弟懋松。李懋文排行第二,三人同时参加革命,同时被敌人杀害。李懋文1922年考入崖城县立一高小学就读,在读书期间,阅读了许多革命刊物,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2年,崖县爱国学生发动各阶层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勾结琼崖奸商以合营为名,设立“实业公司”,开挖我西沙群岛磷矿,窃取我资源的斗争,李懋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从而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深恶痛绝。他在崖城一高小学读书时,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思想进步,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1923年,李懋文以优秀成绩考入省立(加积)十三中学读书。在加积中学就读期间,正逢加积仲恺农工学校正式开办,使他结识了该校领导中共党员雷永铨、符世梁。1925年10月,十三中学生联合会成立,李懋文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在雷永铨、符世梁的指导下,李懋文同十三中学的进步学生陈振亚、王铭业、符廷燕、姜国英、朱运勋等人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李懋文被誉为加积地区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领袖。他积极带领同学们闹学潮,反对和驱逐反动校长张韬,获得胜利。李懋文还组织工人同反动派开展减租退息和废除各种苛捐杂税的斗争,获得胜利。为此,加积工人组织每月支持他三四十块光洋作为生活费。于此期间,党组织派他以工人代表身份出席共产国际在广州市召开的共产国际赤色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共产国际代表(苏联人)鲍罗汉讲话。1926年初,由雷永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李懋文还利用假期回乡时间,同张开泰、陈保甲、占行诚在藤桥地区的军田村、风塘、洪李村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为后来的藤桥“二七”暴动打下群众基础。
  1927年4月22日,琼崖国民党反动派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在此危急之际,加积仲恺农工学校党组织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动员学员转移回农村坚持革命斗争,李懋文跟随琼崖特委转移到加积农村。同年6月,为了加强琼崖革命斗争的领导,省委派杨善集回琼崖,在乐会四区宝堆村祖祠召开地委紧急会议,李懋文列席了会议。7月下旬,特委指派常委陈垂斌为特派员到陵水、崖县指导工作,派遣李懋文为党代表和原乐会县委书记张良栋回藤桥进行革命活动。10月,李懋文和张开泰等领导,在军田村小学成立中共崖县三区委员会。
  1927年11月,为准备藤桥地区暴动,李懋文要张开泰利用与红土坎盐田实业团团长陈大裕的亲戚关系,派2名农会骨干黎伯盖等先潜入实业团当盐警,11月下旬,由张开泰、陈保甲等8人在内应的配合下,夺取了敌人步枪6支。李懋文、陈良栋和张开泰、王植三抓紧做改造“封建行会——藤桥维持公正会”创建人蔡镇强的思想工作,把封建行会改造为革命武装力量,建立起一支由党领导的400多人的革命军,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吸收积极分子入党,在海棠湾地区建立起17个党支部,党员人数170多人,还建立了30多个村级农会。发起暴动的命令,兵分四路,首先攻克椰子园和龙家坡村,处决了土豪恶霸、反动民团团长龙鸿标和朱仕拔,挥戈直指藤桥市,包围国民党警察署,警察署长邢访秋闻讯逃掉。在琼崖东路工农革命军的支持下,消灭了藤桥市警察署和商团,缴获50多支步枪,成立30多人的市民自卫队和90余人的工农革命军补充连及农军400多人。
  12月中旬,成立崖县第一个红色政权——崖县三区苏维埃政府,李懋文当选为主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公开行政,没收藤桥市几家反动奸商的财物,把没收的布料、百货廉价出售给贫苦农民,还及时办起消费合作社,供应人民生活日用品。在农村开展减租退押、烧田契、毁书约、平田界,抓土豪劣绅、地主恶霸的斗争,召开公审大会枪决大地主恶霸、反动民团头子陈鸿存。
  1928年1月,在特委常委、特派员陈垂斌的指导下,在藤桥市建立中共崖县委,李懋文任县委书记。1月中旬,李懋文、张良栋、张开泰等率领补充连和农民武装2000余人,配合东路工农革命军攻打三亚,王鸣亚的反动民团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解放了三亚港。
  琼崖东路红军回师东上,王鸣亚趁我工农革命军东调、藤桥革命力量薄弱,纠集匪兵两三千人向藤桥反扑,多次被我工农革命军击退。3月初,特委成立攻崖指挥部,派谢育才参谋长和王文源带领红军第一营一个连抵达藤桥。王鸣亚闻讯又调集人马从四面八方向藤桥进犯,以地主分子蒙燕章等领路,插入后方仲田岭、走马园、炮台为据点,同时伪装十余只船突破海上防线,断绝我方海上交通,把藤桥市紧紧包围起来。李懋文、张良栋、谢育才等率领红军和民众坚决抵抗,激战了12个昼夜,终因弹尽粮绝,被迫撤出藤桥。于3月19日抵达保亭营(今保亭县七弓一带)向王昭夷求援。在此之前王昭夷已叛变投靠王鸣亚,勾结并串通符学清(保亭黎族头领),共谋设计消灭工农革命军的陷阱,诡称邀请我方党政军领导赴宴洗尘,共商重打藤桥之计。李懋文、张良栋和陈可源应邀赴宴。宴后返回营地,走到七弓河畔便被王昭夷、符学清布设的伏兵袭击,李懋文、张良栋、陈可源等同志当即殉难。李懋文时年30岁。李懋文全家被捕,房屋被烧,财产被劫。兄李懋秀、弟李懋松也相继牺牲。
  张开泰(1905—1978)
  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琼崖早期共产党员、革命领导人之一。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丧父。1925年11月,他把乡村青年和劳动群众组织起来,将窜入村里抢劫民财的军阀宪兵打得逃窜,并夺下枪支。此事激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恼怒:贴布告下令追捕张开泰。经人介绍,张开泰结识了共产党员陈世训,便毅然投身革命,被委任为崖县农会委员兼林旺乡农会主任。1926年8月经陈世训推荐,到加积仲恺农工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内战,屠杀共产党人。5月,张开泰奉党组织旨意同陈保甲、占行诚、王植三等四人从学校转移到崖县藤桥墟进行革命活动。在军田小学校落脚后,首先建立党支部并主持支部工作,接着成立农会,把该地区群众自发秘密组织的“维持公正会”争取为党领导的革命群众组织,并秘密装备起一支200多人的农民武装。同年冬,张开泰配合李懋文、张良栋率领农军配合红军消灭国民党藤桥警察署和商团,缴获50多支长短枪,将队伍扩编成一个红军连队。陈保甲为连长、张任副连长兼农军第二连连长,驻守藤桥市。敌人反扑时,藤桥市党政军民在中共崖县委和红军指导员的指挥下,奋起还击,使敌人弃下30多具尸体而溃逃。1928年3月,国民党县长王鸣亚招兵买马,纠集1000多人,武装包围藤桥镇,经过十多天的坚守奋战,红军弹尽粮绝,被迫转移,途中又遭敌人的伏击,张开泰脚部受伤两枪,冲打脱围后,流散山村挨饿15天,到陵水北区找到红军第三营。伤愈后任红军第三营副营长兼第一连连长,率部驻守北区过路岭,与进攻驻地的国民党叶肇部队奋战2天,后因敌众我寡,被迫撤出。在此次战斗中,身中9枪不死。1929年底潜回仲田岭同占行诚、林诗润、陈保卿等人会合,创建仲田岭游击根据地。后北上找特委时,任琼山县第二区委书记。为迅速重建被国民党破坏的大林、塔市等区的乡村党的基层组织,打击国民党的嚣张气焰,张开泰扮成短脚乞丐,孤身到大林乡团局铲除了多次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国民党大林乡长林海豹,使该地区党组织很快地恢复,革命工作得以顺利展开。1936年3月,在竹拉村以教书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时,被国民党联防队逮捕。在监狱中,敌人施行种种酷刑,他始终坚强不屈,从未暴露党的任何机密。1938年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出狱后被任命为政工队长,后调任部队连长、指导员、中队长,继而又被提拔为大队队长。1939年10月21日率队围攻日寇驻那大市据点,把日伪军200多人围困半个月,最后占领那大,击毙日军指挥官1名,毙伤日军多名,俘伪军中队长以下官兵80多人,缴获一批枪支子弹、军用物资。1941年4月任第三支队队长兼政委。后来第三支队奉命东调,在途经黑眉岭时受日军包围袭击,激战5昼夜,毙伤敌人几十人,我军亦伤亡40多人,突围后继续前进,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斗争,于1942年初到达六连岭根据地。1941年11月张开泰被派返陵崖保乐边区任主任。1946年底被调任东区地委副书记、副专员。解放后历任华南分局党校副教育长,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琼山县委、海口市委副书记。“文革”时遭受“四人帮”的迫害,积冤成疾,不幸于1978年9月17日逝世,终年73岁。
  陈保甲(1904—1928)
  原名陈儒充,崖三区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之一。1904年出生于三亚海棠湾镇风塘村,7岁念初小,后入龙楼小学续读,20岁高小毕业后考入崖县初级师范学校,22岁到加积仲恺农工学校学习。
  从小与李懋文、张开泰交往,受其影响,追求进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受党的委派,从加积返回藤桥,在风塘村以办“识字教学”班为名,向农民青年宣传革命,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反帝反封,建立农会,组织武装。
  1927年7月,中共崖三区委成立,陈当选为委员。11月底,陈保甲与红土坎盐田实业团内线人员取得联系,同张开泰、陈伯盖等人巧夺了盐田实业团盐警6支步枪。在归途中,打败灶子欧九兴民团,夺取6支步枪。第二天凌晨返回军田祖庙集合农军100多人,兵分四路,首先攻椰子园和龙家坡村处决龙鸿标、朱仕拔,早上6点,包围驻藤桥的国民党警察署,缴获武器10支,接着,集合“维持公正会”500余名会员到藤桥市游行示威,在东路工农革命军指挥部的配合下,围攻商团,缴获步枪50余支,编成工农革命军补充连,陈保甲任连长。崖三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陈任委员。
  1928年1月中旬,带领补充连与少数民族武装配合,随东路红军进攻三亚,赶走王鸣亚。不久,大队伍东进,补充连随军东进。王鸣亚趁机率兵反扑,经过几个昼夜的奋战,补充连弹尽粮绝,3月16日撤离藤桥。陈保甲因在新村、龙江交界的大堆坡战斗中,脚部负伤,留在抚黎局治疗。3月26日,被叛徒王昭夷出卖,敌人包围陈保甲住处,陈拒捕英勇就义。
  占行诚(?—1933)
  三亚市海棠湾镇洪李村人。少年时在洪李村小学念书,民国初期考入崖县第六高级小学(藤桥)就读,同张开泰是学友。1926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占行诚是个思想进步的青年,投身于新文化、新思想宣传活动。1926年同张开泰、陈保甲一起到加积仲恺农工学校学习,1926年同张开泰、陈保甲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同张开泰、陈保甲、王植三回藤桥开展革命工作,中共崖三区党支部和中共崖三区委成立,分别当委员。在洪李村创办平民夜校,组建农会,吸收符大忠等人为第一批党员,成立洪李村党支部,选符大忠为崖三区第一批党支部洪李党支部书记。带领洪李村、新龙村、大灶村、下丈村等农军、农会参加藤桥“二七”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崖三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当选为委员,中共崖县委成立当选为委员。1928年3月,从“保亭营事件”中突围冒死潜回藤桥仲田岭,团结蒙传良、林诗润、陈儒充、王文贵、陈保卿等人,挖山芋、吃野菜充饥,坚持斗争。1928年冬,张开泰潜回仲田岭,便同张开泰一起创建仲田岭游击革命根据地。1933年由于党内“左”倾“肃反”清除“AB”分子株连,被错杀。
  曹必敬(1906—1928)
  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管区军田村人。小时在军田村小学读书,后升入藤桥第六高级小学就读,毕业后回军田村小学当校长。
  1927年5月,陈保甲、张开泰、占行诚、王植三受党组织派遣回藤桥地区进行革命活动,他们四位同志到军田村小学校来,找曹必敬和时任教师的李懋松联系,大家志同道合,便以学校为基点,创办平民夜校。曹必敬积极配合,动员郑廷丁、曹必文、王为录等人筹粮捐款、购买纸笔等,支持创办平民夜校,动员青年男女参加学习。军田村群众基础好,全村没有恶霸豪绅,村庄四周都是厚厚的山界,鸟语花香。学校附近有祖庙,如发现敌情,可以利用“拜公”做掩护。男女青年学习情绪很高,他们白天耕田种地或拉网捕鱼,夜间都到学校来学习。晚上连中老年也来参加学习,听宣传演讲。这时曹必敬和李懋松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曹必敬和李懋松留在军田小学继续开展宣传发动,吸收郑廷丁、曹必文、王为录、陈泽福为新党员,成立军田党支部,曹必敬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兼平民学校校长。1927年夏,李懋文、张良栋以琼崖特委党代表的身份回到藤桥,在军田村祖庙召开党员会议,传达琼崖特委武装农民、组织起义的指示精神,宣布成立中共崖三区委员会,曹必敬当秘书。曹必敬还配合李懋文、王植三和张开泰改造藤桥封建行会——维持公正会争取站到革命队伍中来。1927年12月曹必敬率领军田片农军、农会干部100多人参加藤桥武装暴动,带队攻占椰子园村和龙家坡村,枪决了恶绅朱仕拔,反动民团团长龙鸿存,挥戈直指藤桥,在东路红军的支持下,摧毁了警察署和商团,取得胜利,成立崖三区苏维埃政府,李茂文当选为主席,曹必敬为秘书长。1928年1月,中共崖县委成立,曹必敬被任命为县委秘书。
  1928年3月,王鸣亚派兵围攻藤桥,曹必敬随部队突出包围撤到保亭营。是月26日,王昭夷叛变,曹必敬因伤隐蔽在保境庞绍其家治疗,被奸细告密被捕回藤桥,同年8月在藤桥市街头被杀害,年仅22岁。
  王文贵(1894—1931)
  又名王亚九,身材高大魁梧,生于1894年2月。早期家居藤桥墟下市,解放后于1960年迁居龙海村委会军田村。
  王文贵的祖父和父亲是正直的农民,靠祖上传下来的五亩薄地艰苦劳作,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家景渐渐宽裕。王文贵在少年时就入永宁小学堂读书。那时科举制度已废,但学堂仍设文科武科,他择了武学。三年的学习生涯使他掌握了武术的一般防身技能,特别是射击成绩得到了先生和同学们的赞扬。民国初期,永宁学堂改名为崖县第六高级小学,他同张开泰是同窗好友。此时,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冲击着旧的封建礼教,他和张开泰等人接受了新思想,1926年参加了崖县农民自卫军。
  1927年5月,张开泰从加积仲恺农校回藤桥地区开展革命活动,找到了他,交谈发动群众、组织农会等事宜。王文贵接受了任务,以组织“红花会”的名义,在藤桥墟镇、龙楼、岭头坡等村秘密开展发动。他从自己身边做起,争取了邻居好友梅帝魁、梅文魁、梅经魁三兄弟的同情参加,并通过梅家兄弟一起活动,争取了同村黄宏昌、符明儒、朱章甫、李光灿、杨桂开、梁世昌、符明喜、陈保昌、陈文锦、陈学龙、王文经、陈文华加入。为了不断壮大组织,在他父亲的同情和支持下,从家里拿出10块光洋作经费,用6块光洋购买了一支驳壳枪,成立“藤桥红花会”。在王文贵的带动下,大家分片活动,争取了藤桥新街的吴运生、方厚福、吴家鹤、李亚邦和市头的蔡亚逊、麦亚黎、周理养、范大存、卢修番、朱运甫,东溪新坡仔村祝兴礼,分界塘村肖仕达,龙楼村孙富尊、陈瑞衍,旧市村李永俊、黄宏昌,岭头坡林书明等30多人参加了“红花会”。
  1927年10月,王文贵、林书明、梅帝魁等6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龙楼党支部,书记林书明。后为梅帝魁。并在张开泰的指导下,改造带有封建色彩的“红花会”为龙楼乡农民协会,王文贵是个武生,调到崖三区委抓保卫工作,选孙富逊为农会主席,陈瑞衍为副主席。
  王文贵调到崖三区委当保卫班长,随同张开泰到各乡村开展宣传工作,看到广大农民高涨的革命热情,为之而感动。当时区委经费紧缺,缺乏枪支弹药,他回家将情况告诉父亲,父亲是个深明大义的农民,同意拿出20块光洋支持三区委。区委领导李懋文、张良栋、张开泰很感动,曾上门向王文贵的父亲表示感谢。此后,区委便通过各种渠道将20块光洋购买6支手枪和2支步枪。王文贵还受中共崖三区委派遣到陵水县城购买硝药,制造子弹、炸弹……他亲自抓培训农民自卫军的班、排、连骨干。由于他有良好的武术基础,此时的王文贵射击表现出能百步穿杨,同志们称赞他为“神枪手”,张开泰称他为农军“虎将”。
  1927年12月,他参加了藤桥农民武装暴动,亲自指挥“尖刀排”直插入藤桥市内,在各路农军配合下,攻克了藤桥警察署,在东路红军的援助下,摧毁了负隅顽抗的藤桥反动商团,解放了崖三区全境。
  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崖三区苏维埃,他当了由市民组成的30多人的农军自卫队副队长(队长张昌厚)。在藤桥苏区保卫战中,带领自卫队顽强地抵抗东面入侵的敌军。农军在撤退受阻时,李樊文指派他带领6名农军,摧毁合口港关公庙敌军据点,保卫农军撤退。他不顾个人安危,同6位同志一起,泅水到关公庙前,化装成敌军,冲入庙里,杀掉8名守敌,夺取了据点和一挺轻机枪及一批弹药,抗击前来增援夺营的敌军,开辟了一条东撤的路线,使农军安全撤离藤桥。由于敌众我寡,弹药耗尽,6人被打散,藤桥失守。
  王文贵带着两支驳壳枪沿着藤桥西河的支流(狗仔村水沟)千辛万苦地向前跋涉,躲进天缸岭深山。其家庭被敌军搜查、监视。王文贵孤身独影在山上采野果充饥,坚持十多天。心想这样下去没什么出路,于是把枪埋藏好,化装成算命先生,在三道附近志妈河边的一个山村做算命先生兼6名儿童的教师。当他听到李懋文和红军惨遭王昭夷叛军杀害的消息后,按不住心头的怒火,毅然告别了山村父老和孩子们,潜回天缸岭。在一个三更天的雨夜,他泅水过西河,摸黑偷偷回家,躲藏在家里两天。为了他的安全,父亲乘四更携牛下地犁田的时机,带他藏在黑石姆岭一个小石洞里,坚持一个多月。1929年张开泰回到仲田岭后,派人到藤桥地区探听红军的消息,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同林诗润一起上仲田岭同张开泰、占行诚等战友们会合。在仲田岭坚持了六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同张开泰一起创建了仲田岭革命根据地,在恢复崖三区苏维埃政府时选为委员。
  1930年初,张开泰派他和罗中兴利用在山村当过教师的有利条件,到三道一带做黎民的策反工作,争取了王昭夷部下的王德录、王德祥弃暗投明,反戈一击,带领40多名黎族兄弟携带枪支弹药上仲田岭投奔革命。
  1931年7月初,王文贵带领警卫员和3名武装人员到罗蓬地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开展对敌斗争。当年该地区被以苏打虎为首的12名“山猫”(土匪类)控制,“山猫”打村劫舍,祸害人民,群众恨之入骨。曾有一天深夜,“山猫”窜到藤桥军田村劫牛,苏打虎跳过篱笆时,被枪手打中一个丸囊,怀恨在心,扬言要报复。这时听到藤桥汉人带队入村建立农会,担心会把他们吃掉,且又有“一枪之仇”,于是“山猫”向伪县长王鸣亚告密,投靠了王鸣亚。王鸣亚封他为反共独立队队长,给枪给弹,要他网罗黎民,壮大队伍。王鸣亚还派8名伪兵配合“山猫”行动。一天傍晚,乘我方人员在河沟洗澡之机偷袭,王文贵和同志们奋起反击,但来不及上岸取枪,壮烈牺牲。警卫员亚和跑回仲田岭报告,张开泰接到王文贵和同志们牺牲的噩耗后,因失去一名虎将,怒发冲冠,他立即带领20名红军战士赶到罗蓬,消灭了这帮为非作歹的“山猫”。在群众的协助下找到王委员的头颅带回安葬,时年37岁。
  陈泽福(1906—1928)
  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村委会番园村人。小时在番园村小学就读,后升入藤桥六高,毕业后,回番园小学任教。
  1926年8月,陈泽福参加农民自卫军。1927年5月,军田村成立“军田平民学校”,陈泽福常去听课,接受进步思想。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宣传和组织群众参加农会,带领农会和农军100多人参加暴动,处死反动民团团长龙鸿标和恶绅朱仕拔,带兵包围藤桥国民党警察署,配合东路工农革命军消灭国民党藤桥商团。起义胜利,成立4个农军连,陈泽福任农军第四连连长,配合工农革命军攻打三亚港,在占领三亚后的第三天,工农革命军接到特委的三封急信,部队东调回万宁,配合北路红军攻万宁县城。国民党崖县伪县长王鸣亚乘藤桥军事力量薄弱,率部3000多人趁机向藤桥反扑。1928年3月初,藤桥被包围,陈泽福与农军团结奋战,击退王鸣亚部队的多次进攻,经过12个昼夜的苦战,弹尽粮绝,全军撤退出藤桥市。陈泽福随军撤抵保亭营。26日,王昭夷叛变,陈泽福突围潜伏回番园村,藏在村前的龙坡棺材山中。4月初,因奸细告密,王鸣亚派兵围山,陈泽福被捕押到三亚杀害,年仅28岁。
  蒙传良(1881—1932)
  出生于三亚海棠湾镇风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918年秋考入崖县初级师范。“五四”运动期间,积投宣传新文化。1926年秋,崖县农民协会成立,蒙传良与张开泰等在风塘、军田、庄头等村庄创办平民学校,教农民识字,讲革命道理,号召农民团结起来和封建地主斗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琼崖地委派张开泰等回崖县藤桥地区进行革命活动,发展蒙传良等为第一批党员,建立了军田、风塘、洪李三个党支部,蒙传良任风塘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帮助地下党员王植三创办平民夜校。村中地主蒙庆贵、蒙燕章企图抵制创办平民学校,以家族的名义请来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办私塾,强迫青年入学,限制青年与王植三接触。由于当时经陈保甲等人到崖城请愿办夜校,得到崖县“左”派县长陈善的同情和支持,面对地主豪绅的破坏,蒙传良和王植三带领200多名青年在村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吓跑了那位老先生。蒙传良等人又凭这股强劲,发动农民群众起来和地主恶霸进行斗争。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全区各村都建立起农民协会,蒙传良担任洪岸乡农会主席和农军排长,在风塘村主持公审处决地主分子陈某、高某,扩大革命影响。1927年秋,党组织派蒙传良等潜入红土坎国民党盐警队发动士兵哗变。12月,蒙传良带领农军参加藤桥“二七”暴动和攻陷藤桥国民党警察署。同年蒙传良一家四口人被地主恶霸活活打死,房屋被烧毁。
  1928年3月26日“保亭营事件”发生,蒙传良等人突围潜回藤桥仲田岭以打猎、种山兰维持生活,坚持斗争。
  1929年先后恢复崖三区委、崖三区苏维埃政府和农会,蒙传良为区委委员、区委秘书和一区农会主席。同年5月,获悉龙江保甲团副团长黄仕坚带领十几名士兵去藤桥市,蒙传良与张开泰率部预先在路边埋伏,击毙黄仕坚等人,缴获十几支枪。
  得悉蒙庆贵到风塘村前海边去看渔网,召集陈深辉等人带枪和斧头进行截击,将蒙庆贵打死。
  1931年10月,陵水县和崖县东部地区合并,成立中共陵崖县委,蒙传良继续担任崖三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配合林克泽建立莺歌海党支部。1932年9月调回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工作并担任委员,同年10月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时年52岁。
  林诗润(1900—1942)
  出生于藤桥镇岭头坡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1915年毕业于藤桥龙楼小学。1926年,与张开泰等在藤桥地区组织农民斗争地主恶霸、贪官污吏、土豪劣绅。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积极配合张开泰等人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藤桥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建立农民武装,林诗润任农军连长。
  1928年1月中旬,率领农军连参加徐成章部攻打三亚。2月至3月初,王鸣亚集结反动武装2000多人反扑藤桥,林诗润带领第三连农军和兄弟连队坚守12昼夜,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于3月19日部队被迫撤退到保亭营。“保亭营事件”发生后,林诗润潜返仲田岭同蒙传良等人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挖山芋、摸鱼虾、吃野菜,终于渡过难关。1929年夏,与张开泰一起出外寻找党组织。1929年恢复崖三区委,林诗润受党组织的派遣到陵水傲盆岭任高土扛牛交通站站长,负责传递党的信息和接待来往革命人员。同年秋,恢复崖三区苏维埃政府和农会,林诗润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组织农军挖战壕,建排寨,清算地主豪绅的罪恶。
  1930年1月,带领工作人员到保亭地区搞民运和兵运工作。
  1931年秋,中共陵崖县委成立,崖三区委、区政府进行调整,林诗润继续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冬,国民党陈汉光部队围剿太平峒至大里一带革命根据地,林诗润等十多人冲出重围回到仲田岭根据地。随后,陈汉光又包围仲田岭,对周围村庄实行移民并村政策,企图割断共产党和群众的联系。1933年初,根据县委决定,林诗润与林豪等率部先后转移到崖西,并与当地游击队组编为崖西红五连。陈汉光军队又跟踪到崖西地区,红五连战士与敌人周旋7个多月,因敌强我弱,部队只得分散潜伏。林诗润潜伏回崖三区。1934年初,陈汉光部队又围剿崖三区,林诗润等被迫转移到陵水英州的傲盆村驻扎。1934年7月的一天夜晚,回到家乡,因国民党区长梁英标告密,被捕送往崖城监狱。1937年夏,被转送到琼山监狱。狱中,林诗润协助张开泰联系囚犯,省吃囚粮支援华北抗日将士。
  1939年2月10日,林诗润被释放,同年任琼崖抗日独立队小队长。1940年2月,根据琼崖特委的指示,以乐万县委特派员的身份到陵保地区组织抗日。2月底,在陵水雷打坡建立起中共陵保区临时工作委员会,任书记。1942年5月5日,到陵水县军田庙头村活动,不幸被日伪军包围,在突围中因脚部受枪伤而被捕,后被押到陵水县城监禁,同年8月英勇就义,时年42岁。
  李川帮(1918—1948)
  别名李老福,出生于藤桥镇龙楼管理区龙楼村。1928年进龙楼村小学读书。儿时任“童子团”团长。1932年进崖三区六高读书。1934年,父母相继去世后,被迫辍学,做雇工。1938年参加国民党抗日游击队,任事务长。1941年春节,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支队到达仲田岭,李川帮与支队领导张开泰取得联系,带领三支队到三弓什界岭围缴李尊州的部队,缴获30多支步枪、2支短枪,随后,李川帮随三支队到六连岭特委。1942年,任龙楼乡乡长,负责升昌园、东溪、藤桥等地区工作。1943年秋,与王家华到升昌园动员青年参军,筹送抗日军粮,不久,王家华叛变,勾引日本警察队和黑衣队包围升昌园后山,李川帮被捕,被送到藤桥的日本警察监狱。在狱中,面对吊打、灌水等酷刑,始终否认与共产党的关系,在狱中成立“救国抗日”小组,任组长。同年冬,被日军先后押送到田独做矿工、藤桥新街尾田做劳工。1944年冬,释放出狱后,到陵崖办事处工作。1946年春,在龙岭被逮捕,送往崖城监狱。1948年冬,被狱犯向监狱看守告发李川帮在狱中组织斗争活动,被狱兵枪杀,时年30岁。
  符铭华(1918—1946)
  出生于海棠湾镇风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入风塘初级小学读书,1929年9月考入崖县第六高级小学,因家庭经济困难,于1933年毕业后便在家务农。农民的贫苦使他产生对政局不满的情绪。1941年冬,张开泰率领琼崖独立总队第三支队往六连岭途经仲田岭而遭到突袭时,符铭华冒着枪林弹雨,自告奋勇地为部队当向导引路,机智地带领部队绕过敌人的封锁,胜利地到达六连岭根据地。1942年10月,他带领8人的短枪班跟随张开泰进保亭五弓打南村发动群众抗日,并挺进什岭、大田一带开展新区工作。1943年5月,陵崖保乐边区办事处和边区工委在保亭五弓合口祖佬成立(后迁仲田岭根据地),符铭华参加办事处举办的骨干学习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符铭华怀着“为国捐躯争自由”的雄心壮志,接受党的派遣,带着两本抗日宣传资料——《马列主义提纲》和《抗日歌曲集》深入藤桥、风塘、仲田、铁炉、湾应一带开展活动。1944年4月,恢复建立崖三区委和区政府,符铭华担任区委书记。期间发动了200多名男女青年到前线参军参战。广泛开展统战工作,争取了陵水县日伪维持会长庄毛、英州敌据点台湾籍人金荣、藤桥日伪维持会长符儒焕、国民党崖三区副区长罗日新,帮助我军偷送枪支、弹药和医药用品。同时在仲田、北山、江前、下丈等建立几十个储粮点,保证部队和仲田岭根据地党政人员的粮食供应。1945年8月,受党的派遣,潜回仲田、岭南一带开展工作。1946年10月,出发到铁炉峒青田村一带活动,被国民党反动保长苏亚汉逮捕交给国民党四十六军,用船运到亚龙湾沉海,时年28岁。
  朱仁安(1923—1965)
  别名“铁牛兴”。出生于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一个农民家庭。出生不久,父母相继去世,靠祖父母养活,不久,祖父也去世,先由叔父,后由宗室兄收养。朱仁安小时读过5个月小学,粗通文化。1942年2月加入抗日救国会,入夜校读书识字,唱革命歌曲和演唱琼戏,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44年6月和许义光、刘亚四等人,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到仲田岭革命根据地参军。朱仁安工作积极,任劳任怨。1945年10月被党组织选送到陵崖保乐边区学习班学习。12月,为了反击国民党军的猖狂进攻,党派其任藤桥乡副乡长。积极配合符铭华开展抗日统一战线的宣传活动,争取了陵水县日伪维持会长庄毛、英州日敌据点台湾籍人金荣、藤桥日伪维持会长符儒焕、国民党崖三区副区长罗日新,帮助我军偷送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支持抗日。任职期间,组织民兵破坏桥梁、电线、电杆,组织群众筹粮。1946年3月加入了琼崖纵队,同年带领60多人“北撤”转移到东区临委驻陵水、万宁交界的山区,坚持斗争。后任陵保县司务长,主要任务是筹集粮食、食盐等物资,保障驻地人员供给。
  1946年11月,任陵保县武装班长。1947年2月,任崖乐县桥南乡副乡长,桥南、桥北两乡合并为藤桥乡,任藤桥乡乡长。
  1948年1月,琼崖纵队司令部根据琼崖区党委的指示,以3个支队3个连的兵力,向保亭地区挺进,进一步肃清土顽,开展中心工作,朱仁安被安排在东区工作团当组长配合部队行动。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共破获特务组织“清剿总团”1个,分团2个,特务总组12个,暗藏的伪乡公所1个。5月,调任保亭县西安乡副乡长,遵照党的民族政策,发动黎族同胞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1948年10月,成立榆三县,1949年初成立榆三特别区,朱仁安任藤桥乡乡长兼总支书记。7月,积极筹粮筹款,组织民兵、担架队、运输队配合琼崖五总四团行动,拔除了国民党军驻廖练据点和林旺据点。
  1950年6月,任崖三区区长。后到广州南方大学参加土改培训班,回来后任崖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兼崖县土改工作二团二队队长。1952年3月,调到保亭垦殖二场任场长兼垦殖所党总支委员。1954年4月调任南田农场副场长兼党委委员,1957年任南田农场场长,1958年9月场社合并,任海燕人民公社书记兼社长,1959年4月场社分开后任南田农场场长兼党委副书记,1960年7月任南田农场党委第一书记。1965年因鼻咽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42岁。
  第三节 其他社会名士简介
  李懋辉(?—?)三亚市海棠湾镇岭头坡村人。崖县中学毕业后,历任教师、国民党崖东三区党部书记,后考进琼台师范就读毕业,继考进南京大学本科就读毕业,再考进黄埔军校攻读高炮科三年,后又进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6期20总队就读毕业。1946年出任中央空军地劝队海南接收专员兼任海南要塞司令部总台第三台(藤桥炮台)台长。1950年到台湾后,任国民党(台湾)南海舰队第一舰队司令,在台去世。骨灰运回家乡藤桥安葬。
  蒙国梁(1907—1951)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国民党黄埔军校步兵十一期毕业。任国民党陆军252军第十军事教官。抗日战争时期任海南保亭游击队中队长,副指挥,战后任国民党保警三师十二团团长。
  林天琛(1872—1928)三亚市海棠湾镇藤桥镇人。字献南,例贡生,加授中书科中书衔,民国辛酉(1921)民选为崖县党部参议员,崖县保卫团局长。
  林熙元(?—?)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村人。又名林德佑,字子良,高等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党崖县议员,崖东第二区学务专员。
  林熙敬(?—?)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村人。曾任过国民党崖三区藤桥警卫局局长,崖县警卫营营长。
  蒙国才(1911—1952)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海南琼台师范毕业,琼崖守备司令部干训班毕业。抗日战争时期任游击队中队长,国民党保警三师十二团三营营长,战后任崖县永宁乡乡长。
  雷贤钟(1903—1984)畲族。是我国第一代良种橡胶园开创人之一。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梅坪村。1923年,仅20岁的雷贤钟只身漂洋到马来西亚谋生,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家境殷实。拥有一幢洋楼、一个颇具规模的木材厂、420多亩胶园、两部大卡车、一部小汽车,每月经济收入达40000叻币。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参加南洋“中国书报社”、“中华工会”等单位组织的庆祝活动。50年代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诞生既仇恨又恐惧,疯狂地采取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橡胶作为战略物资,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将优良橡胶品种带出国者处以死刑。雷贤钟为了发展祖国的橡胶事业,于1953年联络18位华侨一起回国到海南岛考察。1955年8月经过缜密的引运工作的准备,带着十多个装有优良橡胶品种(内装RRIM600、PB86、RRIMl07等橡胶籽100多斤、芽接桩300余株、芽条200多米)的木箱,冲破马来西亚当局封锁,全家人来到三亚藤桥,办起了“侨福”公司,开始垦荒植胶。一年后,垦出800余亩荒地,1956年开始大苗芽接,芽接苗长势良好,株年平均增粗在6厘米以上。1958年8月侨福公司并入南田农场,雷贤钟任技术员,继续培育良种胶苗。1963年在场试验站进行优良品种胶园的试割,优良品种RRIM600,经过5年的试验,平均单株年产干胶为6~8公斤,其产量比老品种高出一倍以上(老品种橡胶单栋年产量2~2.5公斤),显示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开创了我国第一代优良品种橡胶园,80年代全岛各橡胶农场种植该品种面积达200多万亩。
  雷贤钟成功地引进良种的事迹,受到国家领导的高度评价,颁发了奖金,授予“开荒垦殖,热爱祖国”的锦旗。1956年4月当选为全国侨联委员,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总理曾亲切地对他说:“你带橡胶良种回来,比带金子还宝贵,金子中国有,良种橡胶树却很少呢。”历年来,雷贤钟历任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一、二届委员,保亭县人大代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委员,崖县政协副主席等职。1984年11月5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终年81岁。
  第二章 当代人士录
  第一节 厅(师)级以上干部略传
  杨文贵,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国营南田农场付巾村)人。1929年生,黎族,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交通员、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班学员;保亭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审判员、副院长、院长;保亭县新政乡、加茂乡党委书记;1964—1966年任保亭、澄迈两县县委副书记、县常委副主任、主任、县委书记;1983年8月起任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三亚市筹备领导小组成员、人大筹备组负责人;1988年当选为海南省第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1989年8月当选为三亚市党委委员、三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是党的十二大代表,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七届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96年3月病逝。
  杨时云,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49年11月21日生,汉族,大学本科,1968年2月应征入伍,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1997年12月毕业于中央党校领导干部本科班。历任战士、崖县中队指导员、崖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长;1983—1990年任乐东县人民武装部副政委;三亚市人民武装部政委、党组书记;1998-2003年4月任市卫生局局长、中共三亚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2003年4月-2006年11月任三亚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2006年11月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巡视员(正厅级)。
  周忠良,男,三亚市海棠湾镇(现国营南田农场东风分场赤田村)人。1952年10月生,黎族,大学普班,1971年参加工作,1974年入党,历任自治州教育局、州一小、州党校教师、教员、教研室副主任;1984—1987年12月任崖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正处级);1983年4月至1996年1月任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厅级)。1996年起任海南省文体厅副厅长;国家广电部社会管理司副司长(挂职);海南省文体厅巡视员(正厅级)。
  李运才,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青田村人。1954年生,黎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历任三亚市天涯水泥厂技术员、工程师、化验室主任、副厂长;广东省委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三亚市水泥厂厂长、党总支书记;1992—1998年2月任保亭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1998年3月—2001年3月任陵水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国家外经贸部外资司司长助理(挂职);2001年—2008年任政协海南省第三届委员会经济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政协海南省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共海南省政协机关党组成员(正厅级)。
  李明,男,汉族,大学本科学历,1958年12月生于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居委会,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的主要职务有:海南省公安厅一处侦查二科科长,经济犯罪侦查处副处长,国内安全保卫机动侦查队副队长,海南省公安厅国内安全保卫机动侦查队队长(正处级),2008年11月至今任海南省公安厅国内安全保卫总队总队长(副厅级)。
  第二节 高级知识分子略传
  潘思达,男,汉族,大学,高级工程师,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新村人。1940年5月生。196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后分配到国防科委第Z1核试验基地(8023部队)第Z1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和核试验工作。20余年来,参加过17次现场核试验,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获得国家核试验“里程碑奖”(6人之一,中国核试验史上唯一一次),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得国家科学三等奖一项,获得国家国防科委奖一、二、三等奖多项,“两弹功臣”。为我国国防科学试验做出贡献。1985年,转业回广州城市规划局工作直至退休。
  苏儒光,男,黎族,1938年5月生,海南省三亚市藤桥镇赤田大队新村人(现为国营南田农场东风分场)。1953年赴武汉就读于中南民族学院。1958年考上北京中央民族学院中文系,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历任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馆长兼管接待外宾工作。现在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苏儒光教授主要从事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使用民族干部、民族社会学等多门学科方面的研究,并多次被邀请去许多国家和地区讲学。
  苏儒光教授主要论著(包括合著)有:《世界学术文库》、《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荟萃》、《古代岭南“吉贝”与黎族“吉贝”纺织业的伟大历史贡献》等优秀论著。同时发表学术论文被载入《世界学术文库》,并荣获金奖。
  文明英,男,黎族,副教授,海棠湾镇保境村(今南田农场)人。他是革命烈士的孤儿,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保送到海南自治州学习黎族语言学。195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留校任教,获得副教授职称。长期从事研究海南省乐东县黎语。
  第三节 党政军处(团)级干部名录
  韩岐姬,女,汉族,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20年7月生于文昌县。193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后,琼崖纵队第三支队成立调到该队当宣传员。同第三支队长张开泰相爱,结为革命伴侣,随夫转战南北。1950年海南解放,1952年随夫到广东省总工会,在广州处级干部学习班学习两年,1958年回海南,先后任琼山县妇联会主任、海口市妇联会主任。60年代起在海口市纪委当处级纪检员。70年代中期从“五七”干校回海口市委机关办理离休至今。
  王金,女,汉族,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21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陵崖保乐边区办事处妇女联合会委员;解放后历任陵水县新村港妇联主任,县妇联会委员等职,现离休处级待遇。
  潘井,男,三亚市海棠湾镇番园村人,1926年生,汉族,初小文化,中共党员,1947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琼崖纵队队员;琼山县第三队六团传令员、六团一营传令班长、六团一营保卫排副排长;林业一师文昌垦殖所保卫排副排长;海南军区政治部保卫员;藤桥三区干事;崖县水产公司人事干事;三亚农场场长;藤桥糖厂厂长兼党总支书记,1985年离休享受处级待遇。
  刘明炎,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47年8月生,汉族,在职硕士生,中共党员,1965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炮团战士、宣传员、班长、副连长、参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校学员;陆军某师炮团火箭炮营营长、党委副书记、团党委委员、常委;陆军某师炮团副团长;解放军炮兵学院学员;崖县、东方县、三亚市人武部部长、三亚军分区党委委员、三亚市委委员、常委(县级市);三亚市环境资源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员;三亚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三亚市河西区工委书记、三亚市统战部部长、党组书记、三亚市海外联谊会会长、政协三亚市第三届委员会常委、省政协三届四届委员、三亚市革命老区促进会常务副主任。
  朱兴凤,男,汉族,高中,中共党员,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45年1月生,1963年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榆林要塞炮团榴炮一营战士、班长、排长、炮团参谋、炮团二营副营长、营长、炮团一营营长、营党委副书记、团党委委员;解放军北京炮兵学院学员、广州军区军备十二炮兵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司令部直属党委书记、团党委委员;海南军区屯昌县武装部部长、党委副书记、屯昌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解放军南京高级陆军学校学员;三亚广播电视局局长、局党支部书记;三亚市河西区管委会副主任。
  詹尊海,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44年10月25日生,汉族,党校本科,中共党员,1965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公社龙海大队文书、党总支副书记;崖县高峰公社、红沙公社宣传干事、政工员;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组织部青干科副科长、广东省委党校大专班学员;三亚市纪委常委、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学员、三亚市纪委调研员。
  王国权,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2年生,汉族,大专学历,1971年2月入党,197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民警、干事、股长;三亚市(县级市)政府办副主任;三亚市河东区管委办主任、纪工委书记、工委副书记、调研员;三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调研员。
  黎达明,男,三亚市海棠湾镇进士村人,1962年6月生,黎族,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畜牧局技术员;崖县、三亚市人事局办事员、科员、三亚(县级市)编委办副主任;三亚市(地级市)人事局、人事劳动保障局副科长科长、兼市职称办副主任;三亚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局机关党委书记;三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三亚市人力资源开发局(就业局)局长、海南省三亚市技工学校、海南三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总支书记。
  符平,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64年生,汉族,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应征入伍,历任武警广东省边防七支队八中队战士、特务中队排长、司令部警务股参谋、廊坊武警学校学员、政治处干事;武警海南边防总队文化器材服务部副主任、政治部文化副教导员、政治部干部处干事;武警海南边防总队海警第一支队政治处主任、中央党校领导干部函授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员、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学员;武警文昌边防支队副政委;武警万宁边防支队代理支队长;万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中共万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副书记。
  符儒新,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海丰村人,1964年1月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税务局科长、三亚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局长、三亚市国家税务局副局长;海南省国家税务局第七稽查局局长。
  李海凤,女,三亚市海棠湾镇庄大村人,1964年8月生,瑶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9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高峰乡妇联主任、高峰乡政府副乡长、中共高峰乡委副书记、乡长;三亚市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三亚市河东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三亚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局长、党组书记;三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文开平,男,三亚市海棠湾镇保境大队中央村(现为南田农场红旗分场中央队)人。1964年11月生,黎族,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广东民族学院就读。1987年7月起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标准计量局见习生,办公室负责人;三亚市科技局标准计量科科员;三亚市技术监督局,办公室主任(副科)兼稽查队长。期间,1994年5月至1995年5月在三亚市食品厂挂职锻炼,任副厂长;三亚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2009年1月至今任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蒲惠芳,女,三亚市海棠湾镇铁炉村委会下新村人,1971年8月生,黎族,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1996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高峰乡计生办主任、高峰乡副乡长、高峰镇副镇长、镇委副书记;凤凰镇委副书记、镇长;三亚市天涯镇委副书记、镇长;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现任三亚市民政局副局长。
  罗英祥,男,三亚市海棠湾镇赤田村(现南田农场东风分场)人,1951年10月生,黎族,大专,中共党员,1971年4月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战士、班长、副分队长、分队长;三亚市供电公司干事;三亚市纪委、监察局科室副主任、主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三亚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调研员。
  庞世卿,男,三亚市海棠湾镇东溪村委会糖房村人,1954年12月生,汉族,大学学历(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1976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农业局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农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三亚市政协委员;三亚市农业局调研员。被三亚市委、市政府授予“三亚市优秀知识分子”、“三亚市优秀专家”。被国家人事部、中国社会出版社、海南出版社编入《中国人才辞典》、《中国专家人名辞典》、《海南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名录》。
  李军,男,三亚市海棠湾镇进士村人,1967年1月生,黎族,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1988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陵水县军田中学教师;三亚市林旺镇政府科员、镇团委书记、镇政府副镇长;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党政专业学员;三亚市田独镇委副书记、镇长;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政治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三亚市林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现任市农业局调研员。
  杨朝卿,男,三亚市海棠湾镇赤田高土村人,1941年生,黎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62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公社仲田大队、赤田大队山区会计、资料员;崖县政工组干事;崖县田独镇副镇长、镇委副书记;三亚市田独镇委书记;三亚市民政局副局长。
  杨昌宏,男,汉族,大学,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48年生,1966年参加“四清”工作;1966年底参加工作,历任崖县水上运输公社、红沙公社团委书记、崖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崖县人民检察院、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三亚市人民检察院任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批捕科副科长、经检科副科长、三亚市城郊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三亚市人民检察院渎侦局副局长(副处级)。
  王祉壮,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65年3月生,汉族,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1986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委经济工作部干事;三亚市体制改革办公室人事秘书科副科长、科长;三亚市法制办综合科负责人;三亚市纪委、监察局执法监察室副主任、主任;三亚市纪委监察局副局长、纪委常委。
  黎小笑,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新坡仔村人,1965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7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计划局办公室会计、投资科副主任科员、科长等职,现任三亚市创意产业园工作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姚成辉,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3年6月生,畲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71年11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红沙干沟小学教师;三亚市红沙小学副校长;三亚市教育局人事股股长;三亚市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三亚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助理调研员、党组成员、副局长。现任市教育局调研员。
  林长富,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0年3月生,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市镇小学教员;崖县砖瓦厂副厂长;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员;三亚市建材厂副厂长;三亚市林旺镇镇长;三亚市科技工业发展委员会科长;三亚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副调研员。
  郭贻军,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49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66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商业站职工;崖县保卫组干事;崖县公安局干事;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干事;三亚市(县级市)育才区区委副书记兼区长;三亚市粮食局副局长兼粮油总公司副总经理;三亚市粮食局副调研员。
  何丽娥,女,三亚市海棠湾镇东溪村委会糖房村人,1960年10月生,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羊栏海坡村妇女主任;崖县县委办公室机要员;三亚市档案局管理员;三亚监察局科员;三亚市纪委、监察局科员、副科级纪检监察员、正科级纪检监察员、办公室综合科科员、调研法规教育室主任(副处)。
  徐志高,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人,1957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福万水库工程指挥部政工员;三亚市水泥制品厂班组长;崖县师范学校学员;崖县林旺教委教导主任;崖县红沙区公所办公室干事;通什教育学院教学专科学员;中央党校政治专业本科班函授学员;三亚市编委办公室编制科科长、编委办党支部宣传委员、编委办综合科科员、机构编制督察科科长、副调研员。
  周家强,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洪李村人,1953年10月生。汉族,大专,中共党员,1978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林旺洪风附中教师,三亚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职。现任三亚市农村养老保险局副调研员(副处级)。
  陈光裕,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6年生,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6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54029部队战士、副连长;三亚警备区后勤部营房处副连助理员;三亚市武装部干事;三亚市卫生局财务科长、卫生监督所所长、卫生局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药政科长;三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科长、安检科长、助理调研员。
  王伟鹏,男,三亚市海棠湾镇藤桥村委会人,1966年生,黎族,大学,中共党员,199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监察局科员。现任三亚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主任。
  邢福海,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52年生,汉族,初中学历,中共党员,1971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育才供销社职工;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在5323部队任副班长;崖县供销总社政工股干事;崖县藤桥公社武装部副部长;三亚市河东办事处武装部部长;三亚市河东区武装部部长;三亚市河东区工委副调研员。
  蔡永书,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65年生,汉族,大专,中共党员。1989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河西区计生办副主任,河西区党政办主任,现任三亚市河西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万琼云,男,汉族,大学本科。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居委会人,1971年6月生,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毕业于广东民族学院工商行政管理专业,1993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工商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人事教育科科长,现任市工商局副调研员(副处级)。
  陈邦武,男,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72年11月生,1990年12月参军,1993年9月至1995年7月在武警昆明边防指挥学校就读,历任战士、排长、教导员、所长等职,现任武警三亚边防支队参谋长(副团职、中校警衔)。
  符军,男,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72年9月生,1990年12月参军,1991年1月在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航海专业学习,历任学员、排长、连干事、副营干事等职,现任三亚边防支队安游边防派出所所长(正营职、中校警衔)。
  第四节 党政军科级干部名录
  蒲忠琏,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铁炉村委会下新村人,1936年生,黎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青田乡政府文书兼团支部书记;区公所材料助理;大队党支部书记;大乡党委宣传委员;林旺公社团委副书记、书记、革委会常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三亚市(县级)民政局副局长;三亚市(地级)民政局副科长、科长;三亚市老区办主任。
  肖和文,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椰林村委会人,1935年生,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59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林旺公社资料员、组织员;崖县委农村部干事;中共藤桥镇委书记;三亚市(县级)水利局局长。
  朱兴琦,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42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60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公社龙海大队文书;崖县县委、县政府资料员、秘书、打击经济犯罪斗争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崖县纪委秘书;中共琼中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琼中县税务局局长;海南省财税厅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办公室主任助理;期间在华南财经大学函授经济系毕业,1994年任琼中县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琼中县乡镇企业局局长。
  董文财,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青田村人,1949年5月生,黎族,高中,中共党员,1971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大队资料员;崖县羊栏区公所办公室资料员、副主任;三亚市雅亮副区长;三亚市(县级)民委副主任;三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科长、科长。
  朱儒林,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椰林村委会人,1947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主管医师,中共党员,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卫生院院长;三亚市(县级)卫生防疫站卫生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三亚市卫生局宣传科副科长;三亚市健康教育所副所长、所长;三亚市卫生局机关党委副书记。1999至2000年被评为三亚市“优秀共产党员”。发表获奖的论文有《三亚市计划免疫保偿制试点费用效益分析》等作品选入“走进新世纪——《中国世纪论坛》下卷”丛书。
  郑心勇,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椰子园村人,1944年生,汉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65年参加工作,同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132师战士、班长、司务长、排长;乐东县武装部参谋;崖县三亚镇委武装部部长;三亚市(县级)河西办事处武装部部长;三亚市(地级)河西区武装部部长、区工委委员。
  许治安,男,三亚市海棠湾镇番园村人,1937年生,汉族,高中,中共党员。1960年参军,任过战士、班长。1965年退伍参加“四清”当队员,1969年在崖县公安局任治安股长,1986年任三亚市交通局(县级)副局长。
  陈家超,男,三亚市海棠湾镇番园村人,1950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7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龙海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崖县公安局民警;三亚市(县级)公安局预审员;三亚市(县级)公安局榆亚公安分局副局长;三亚市(县级)河西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三亚市(县级)公安局副局长;三亚市(地级)司法局副科长、科长兼三亚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全国公证员协会会员、海南省律师协会会员、海南省法学会会员、三亚联络员、兼职律师、海南实瑞律师事务所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
  杨时勇,男,汉族,大学,中共党员,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委会人,1960年10月30日生,1979年12月应征入伍,1983年6月起退伍分配在三亚市建委工作,市交警河西大队工作,1999年11月至2009年在市交警车管所任所长。
  高仁林,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公昌园村人,1951年生,黎族,中师,197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曾当过赤田附中教师,1981年起在崖县三亚市法院工作,历任过副庭长、市城郊法院正科级审判员,现退休。
  李华雄,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旧市村人,1958年出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78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县级)委党校干事;中央党校政治系本科班学员;三亚市(地级)函授站副站长、主任科员、函授站长、党校教务处处长。
  黎达光,男,三亚市海棠湾镇进士村人,1959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76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公安局民警、干事;崖县边防大队后海派出所代理副所长、副指导员、所长;武警三亚边防支队红沙派出所政治指导员;武警三亚边防支队红沙工作站副站长;武警三亚边防支队安游工作站站长;武警三亚边防支队红沙工作站站长;武警三亚边防支队政秘科纪检干事;武警三亚边防支队调研科科长;武警陵水边防支队司令部参谋长;三亚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
  杨家汉,男,汉族,高中,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55年生,1976年应征入伍,在海南军区工程处汽车连当汽车兵,1979年退伍后,历任过水泥厂汽车司机、汽车队队长,南油维修服务公司副经理;1989年12月调入三亚市人民检察院当法警、法警队队长。现任犯罪预防科副科长、主任科员。
  王裕文,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旧村人,1962年生,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应征入伍,历任武警自治州边防派出所战士;武警三亚大队水上边防派出所战士;武警自治州边防支队司令部边防股参谋;武警自治州边防分局边境管理科参谋;武警三亚边防支队港门工作站站长助理;武警三亚支队边防政工秘书科干事、政工秘书科副科长、政工秘书科科长;三亚市人力资源开发局(就业局)副局长。
  杨时兴,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38年生,汉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58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崖县保港公社武装部干事;崖县港西公社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三亚市电影公司经理;三亚市交通局维修办主任。
  吉熙运,男,三亚市海棠湾镇保境村人(今南田农场),1957年3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81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司法局干事、副股长;三亚市(县级)政府办秘书、秘书组副组长负责全面工作;三亚市(县级)林旺镇镇长;三亚市交通局科长。
  黄德仁,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51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69年2月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党支部委员;崖县林旺公社洪风大队团支部书记;崖县藤桥公社团委干事、党委委员;自治州党校干部大专班学员;三亚市委组织部科员;三亚市红沙镇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三亚市交通局主任科员;三亚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兼机关党支部书记。
  张福文,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49年生,汉族,高中,中共党员,1976年6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林旺公社洪风大队资料员、风塘大队资料员、副乡长、乡长、党支部副书记、书记;三亚市林旺镇政府民政助理员、企业办主任;三亚市田独镇副镇长、党委委员、副书记、纪委书记。
  陈子平,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大灶村人,1958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林旺下丈小学教师;崖县藤桥镇文教助理、宣传干事、组织干事;三亚市藤桥镇委副书记、镇长;三亚市审计局办公室主任。
  黄良平,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椰子园村人,1958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藤桥镇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三亚市海棠湾镇副书记、纪委书记;三亚市纪委监察局第四派驻纪检组副组长。
  刘文杰,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65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87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河东区科员、工委办副主任、主任、规划科科长、经济科科长、组织人事科科长。
  朱兴广,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椰子园村人,1958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7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镇农场职工;三亚市田独镇财政所所长;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大专班学员;三亚市财政局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负责人、科长。
  杨欢,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65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7年3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经贸局办事员;三亚市建材矿产总公司开发部经理;三亚市工业局科员;中央党校政管本科班学员;三亚市经济贸易局统计信息科科长兼机关党支部书记;三亚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办公室、应急救援科科长。
  欧丁文,男,三亚市海棠湾镇灶子村人,1944年生,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80年参加工作,历任万宁县礼纪派出所指导员;三亚市红沙派出所所长;三亚市城郊法院审判庭庭长。
  凌秀东,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66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2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广西54258部队战士;三亚市荔枝沟镇政府财政办副主任兼企业办经理;中央党校大专班函授学员;三亚市荔枝沟镇武装部部长;三亚市凤凰镇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镇党委副书记。
  蒲爱蓉,女,三亚市海棠湾镇铁炉村委会下新村人,1968年生,黎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87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育才乡人民政府妇女干事;三亚市红沙镇政府妇联主任、党委委员;中央党校大专班函授学员;三亚市河东区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科员、妇女主任。
  许泽滨,男,三亚市海棠湾镇番园村人,1955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6年2月应征入伍,历任53609部队战士、班长;崖县公安局田独派出所干警;三亚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内勤;三亚市公安局林旺派出所所长;三亚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主任科员、负责人、主任科员。
  蒲福关,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青田村人,1961年生,黎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9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38393部队战士;崖县荔枝沟派出所民警;崖县田独派出所民警;三亚市公安局治安科民警;三亚市荔枝沟派出所副所长;三亚羊栏派出所政治指导员;三亚市第二看守所副主任科员;三亚市交警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三亚市交警支队河西大队大队长;三亚市戒毒康复农场副场长;三亚市第一看守所所长。
  李其新,男,黎族,大学,三亚市海棠湾镇赤田(今为南田农场)人,1958年生,中南民族大学毕业,1982年分配到三亚市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文书;1984年在三亚市(县级)政府办任综合组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现任三亚市《晨报》社广告部主任。
  符名禄,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3年生,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中学总务;崖县藤桥镇文化站长;三亚市河东区武装部干事、河东区工委办副主任兼机关工会副主席、河东区规划建设管理科主任科员(正科)。
  杨时权,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58年10月生,汉族,高中文化,1978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农机局林旺农机站农机干事;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三亚市规划建设局海棠湾规划建设所所长。
  周家聪,男,汉族,大学,三亚市海棠湾镇洪李村人,1971年11月生,中南民族大学毕业后,于1995年1月到三亚市委宣传部参加工作,任主任科员,2010年1月调到三亚市海棠湾镇任党政办主任。
  吉桔,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铁炉村委会下村人,1968年10月生,黎族,函授本科,中共党员,1987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雅亮中学教师;三亚市荔枝沟镇政府资料员、镇党委办主任、镇政府副镇长、镇人大副主席;中南民族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员;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学员;三亚市直属机关工委纪检科主任科员。
  王锋,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三合村人,1962年8月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1年6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林旺中学教师;三亚市执法局办公室主任、财务科科长、计划科科长、办公室主任。
  李万泉,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60年生,汉族,大专文化,1978年11月应征入伍,历任海军榆林基地口岸炮团战士;三亚市藤桥税务所征收员;广东省委党校经济专业函授学员;三亚税务局会计;三亚市地税局稽查局队长。
  欧忠龙,男,三亚市海棠湾镇灶仔村人,1946年生,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武装部警察中队班长、文书;三亚市港务局公安局民警、股长、副科长、科长。
  杨家松,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庄大村人,1961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79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海军雷达三团战士;三亚市交通局交管处稽查队队长、交管处副处长、机动与驾驶培训办主任;三亚市党校本科班函授学员。
  詹达虎,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洪李村人,1970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90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石料厂贸易科干事;三亚市环卫局市容办公室干事;三亚市城管监察支队督察大队副队长负责全面工作;三亚市城管监察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大队大队长;三亚市河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特勤大队大队长。
  周宏菊,女,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2年生,汉族,中专文化,1970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钛矿卫生所卫生员;崖县农机厂卫生所卫生员、医生;三亚市发展和改革局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黎雄,男,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47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8年5月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师;三亚市司法局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科长。
  朱兴菊,女,三亚市海棠湾镇椰子园村人,1962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税务局,三亚市国家税务局科员、科长。
  王裕权,男,三亚市海棠湾镇灶仔村人,大专文化,1957年生,1997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某部队任战士、班长;1977年2月至1978年2月在某部队司训队学习;1980年退伍;1981年至1987年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组织部任司机、收发员、科员;1989年10月在市财政局助理会计师岗位培训班学习;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在中央党校专科党政专业函授毕业;1988年至现在在三亚市委组织部任出纳、会计、副主任科员、科长等职。
  张瑞玲,女,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62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2年参加工作,历任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员;三亚市国家税务局税政科副科长、科长;三亚市河东区税务局副局长;三亚市国家税务局人事教育科科长。
  王圣书,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大灶村人,1956年9月生,黎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公安局新星分局主任科员;海南农垦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保亭分公司副经理、一级警督警衔。
  王兴杏,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湾坡村人,1969年生,黎族,研究生,199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书记员;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副庭长。
  杨帆,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75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浙江政法学院毕业),1983年参加工作,曾任三亚公安局派出所民警、市局治安科副科长,2006年调任三亚市规划建设局管理科科长。
  杨杨,女,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78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93年应征入伍,在海南边防局当战士、班长。1995年退伍,在三亚市公安局下洋田派出所工作,2001年在人事劳动服务中心任副主任,2004年在地方税务局任科长。
  朱允业,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65年11月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工作,历任琼中县财税局税务征收员;琼中县地税局太平税务所所长;琼中县阳江税务所所长;中央党校政治系本科班学员。
  朱照美,女,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39年11月生,汉族,中专文化,会计师,中共党员,1959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乐东县九所供销社会计;乐东县冲坡供销社会计;乐东县供销社副食品公司会计;乐东县财政局行政股股长;三亚市河西财政所副所长。
  朱运英,女,三亚市海棠湾镇椰子园村人,1942年生,汉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65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雅亮“四清”工作队组长;崖县雅亮公社妇联主任、革委会常委、党委常委;崖县工商局人事股副股长;三亚市工商局办公室妇女主任兼计生办主任、党委委员(副科级)。
  朱允富,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55年4月生,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74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八师三十九团二营九连战士、副班长、班长;崖县藤桥镇龙海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三亚市藤桥镇人大副主席;三亚市海棠湾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三亚市海棠湾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镇机关第一支部书记。
  杨子参,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86年7月生,汉族,大专文化,200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交通局运输行政管理处科员、处长(正科)。
  柯益民,男,三亚市海棠湾镇营头村人,1958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海军南海舰队战士、班长;崖县藤桥镇营头乡副乡长;三亚市藤桥镇生产干事、武装干事、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专业大专班学员;三亚市藤桥镇副镇长;三亚海棠湾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兼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陈大飞,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71年生,黎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9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育才教委办教员;琼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三亚市教育局人事科科员;海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员;三亚市教育局考试中心科员;三亚市教育局人事科副科长、局党支部委员。
  胡旭东,男,三亚市海棠湾镇人,1966年12月生,黎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8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红沙镇副镇长;三亚市田独镇副镇长、镇人大副主席。
  王菊兰,女,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42年8月生,汉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65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公社妇女主任、出纳员兼保密员;三亚市财政局公医办副主任科员。
  黄永彪,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江村人,1964年8月生,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84年5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林旺镇龙江乡副乡长、龙江村委会副主任、主任;三亚市林旺镇民政助理、组织干事、镇纪委委员、副镇长;三亚市海棠湾镇纪委委员、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纪委专职委员、党政办副主任。
  吕玉金,女,三亚市海棠湾镇保境村(今为南田农场)人,1950年12月生,黎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财税局干部;崖县天涯公社党委副书记;崖县红沙公社党委副书记;黎族苗族自治州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员;三亚市河东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三亚市河东区管委会副科长。
  王卷雄,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旧村人,1971年10月生,汉族,大专文化,199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林旺镇教委办教师;三亚市教育局科员;琼南文学联合会琼州大学南站负责人。
  王凌,女,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66年3月生,汉族,大专文化,助理会计师,199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红沙财政所会计;田独镇财政所所长;三亚市财政局副科长。
  欧慧能,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大灶村人,1971年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95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陵水县边防支队干事;三亚市边防支队干事;三亚市纪委监察局纪检监察员。
  第五节 文教、卫生、艺术界(副科待遇以上)人士名录
  林鸿忠,男,汉族,大专,中共党员,海棠湾镇龙海村委会人,1941年2月生于蜈支洲。1964年1月在海南区卫生防疫站,先后任卫生医士、卫生医师;1991年12月读天津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获大学专科学历;建省后任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教科长,兼中华海南分会卫生防疫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及中华《预防医学文献提要》刊物编委会委员。发表学术论述11篇,获优秀医学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第三完成人)。
  洪太武,男,汉族,1954年生于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居委会,中共党员,三亚市电影公司副经理。现为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水彩画艺委会委员,北京东方名人经纪书画院《书画界》特约编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三亚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冯增波,男,汉族,大专,海棠湾镇藤桥村委会新街三队,1958年1月生。1975年参加工作,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藤桥公社放映员、三亚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市健康教育所副所长、所长。现任三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2009年加入中国国画协会会员。
  陈育云,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三亚市海棠湾镇大灶村人,1980年应征入伍当海军,1982年参加工作在雅亮卫生院,1988年在三亚市河西卫生院工作,1994年至1996年7月毕业于海南通什教育学院,2004年中央党校三亚站毕业,获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市河西卫生院院长。
  徐志明,男,汉族,大学,1964年生,海棠湾镇林旺新村人,湖南医科大学毕业,1990年10月起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荔枝沟卫生院副院长,市海棠湾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现在三亚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任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
  符玉珠,女,汉族,中专,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居委会人,1962年生,1981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东方县天安卫生院医生,1983年10月至1989年2月任林旺卫生院医生,兼工会主席;1996年获主管医师资格,任三亚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主任。第一、二、三届职代会常委、药事委员会委员,参加工作至今连续十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医生,2005年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
  钱本乾,男,汉族,大学,本人系从泰国回国的华侨,现落户居住在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居委会。1963年医科大学毕业,分配到原崖县崖城卫生院、红沙卫生院、藤桥卫生院院长,后调回三亚市卫生局,1999年退休。
  林海,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46年8月生,汉族,大学,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工作,历任自治州师范学校美术高级教师;崖县中学教研室组长、美术高级教师;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三亚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陈开炳,男,汉族,三亚市海棠湾镇大堆村人,1939年生,中师,1963年崖县师范学校毕业,获中师学历。同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林旺公社教师;崖县林旺公社学区主任;三亚市林旺中学校长。
  林廷轩,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村人,1950年生,汉族,中师,小学高级教师,1977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南海小学教师、副校长;三亚市河西区中心学校校长。
  杨军,男,汉族,高中文化,三亚市海棠湾镇庄大村人,1968年8月生,1990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高峰中学教师、副校长、校长。
  占达龙,男,汉族,大专,中共党员,三亚市海棠湾镇洪李村人,1952年5月生,1973年参加工作,1993年任三亚市第三小学副校长;2000年3月至今任第四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小学高级教师。
  黄运清,男,黎族,大学本科,三亚市海棠湾镇草厂村人,1964年9月生,小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师范学校教师;三亚市林旺学区团支部书记;三亚市林旺镇纪检员;三亚市海棠湾镇中心学校校长。
  李万豪,男,三亚市海棠湾镇东溪村人,1951年1月生,汉族,高中文化,1979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民办教师;崖县藤桥镇东溪乡副乡长、党支部书记;三亚市海棠湾镇文化站站长、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科教办主任。
  林鸿川,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椰子园村人,1936年7月生,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59年参加教育工作,任琼中县营根中学教师(期间于函授中学教师培训班物理大专班毕业),后历任琼中县民族中学教师、县中招办物理科评卷组组长、县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在任教期间先后被评为“县先进班主任”、“县德育先进工作者”、“县先进教育工作者”,1993年所任班主任的班级被评为省先进班集体,本人当选为先进代表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工会议。
  李章文,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1年3月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1年3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小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
  黎启辉,男,汉族,中师,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新坡村人,1931年生,1948年参加革命,历任崖县榆亚行政区行政人员;崖县林旺教师;三亚市林旺教师。
  陈法云,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大堆村人,1969年生,汉族,大学,三亚市美术家协会(青年)副主席。1991年从事美术创作工作;作品有《山里的春天》、《家乡硕果》、《失去的风景》、《风中的记忆》、《海底红色灵魂》等入编《三亚市美术家作品选集》、《海南省新世纪美术作品集》、《海南省画家作品集》、《当代中国名人名家书画作品集》。
  苏英荣,女,汉族,大专,三亚市海棠湾镇藤海居委会,1968年生,1986年9月起参加工作,在藤海小学任代课老师;1988年9月至1989年7月在三亚市进修学校读书;1989年10月至1993年2月在藤海居委会工作。后在市南海办事处工作(期间1993年9月至1995年7月在海南大学行政管理干修班脱产学习两年),现任市河西区委会计生办主任。
  龙仕敏,男,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三亚市海棠湾镇柳林村人,1935年11月生,1954年起任教,历任陵水县隆广区第一中心小学教师,陵水县英州公社文化部干事;陵水县北高小学教师;崖县藤桥中心小学教师,藤桥学区代主任,藤桥中心小学校长,藤桥教委办副主任。现退休。
  第六节 金融、企业界(副科待遇以上)
  人士名录
  肖继炎,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39年11月生,汉族,高中文化,1954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供销社营业员;崖县商业局采购员;海南自治州商业局对外发展总公司三亚免税商场副总经理;三亚市石料制材厂副总经理。
  梁振山,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49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员、信贷股长;三亚市(县级)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三亚市国家外汇管理局检查科科长;中国人民银行三亚市分行总稽核(副处)。
  唐辉国,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0年3月生,黎族,高中,中共党员,1970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糖烟酒公司副经理、三亚市(县级市)烟草公司经理、三亚市(地级市)烟草公司副经理兼麒麟大酒店总经理、海南省烟草实业公司副总经理;海南省烟草物业公司副经理;海南省烟草公司兴隆金凤度假村总经理;海南省烟草学会秘书长。
  张敬浓,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38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会计师,中共党员,1956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红沙商店会计;崖县商业局财会股长;崖县田独供销社主任;三亚市供销社副主任。
  郑有芳,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57年2月生,汉族,1978年7月毕业于崖县“五七”大学,1978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农技站技术员;崖县藤桥信用社业务员;崖县红沙信用社主任;三亚海岛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三亚禄马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奇珍,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4年9月生,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无线电战士、报务员、无线电台台长;屯昌县武装部科长;屯昌县水产服务中心主任(正科)。
  肖继新,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43年7月生,汉族,大专文化,1965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公交报道组组长;崖县藤桥小学教师;现为香港新利南公司董事长。
  陈忠骏,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67年生,汉族,大学本科,1981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林旺供销社会计;三亚市荔沟供销社主任;三亚市供销合作联社党组成员、财务科长。
  王儒宝,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45年7月生,汉族,大专文化,1964年应征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崖县人民银行会计、股长;三亚市工商银行支行副行长。
  李玉壮,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64年生,汉族,大专文化,1984年应征入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三亚市工商银行三亚分行保卫科员、办公室副主任、主任。
  朱兴民,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军田村人,1948年生,汉族,大专文化,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信用社龙海分社会计;崖县农业银行羊栏营业社主任;中国农业银行三亚市藤桥营业所主任。
  李德光,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48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会计师,1965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保亭县六弓供销社主任;自治州外贸局财会科长;三亚市外贸局副总经理;海南省对外贸易总公司财会部经理、审计室主任。
  黎家平,男,汉族,大学,中共党员,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江管区新坡村人,1957年9月生,1976年应征入伍,陆军132师炮兵团战士。1982年3月至1984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林陆军学校政治学习;1987年1月至1988年4月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历任海南省委政策研究人员、三亚市工艺进出口公司经理(其间在海南大学经济管理系学习),1994年12月函授中央党校政治本科毕业。
  李华良,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0年生,汉族,大专文化,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中心小学教师;海南自治州第三小学教师;海南自治州医药总公司财务科副科长;中央民族学院政治大专班学员;三亚市海外贸易进出口公司财务部经理、深圳分公司经理;海南省南珠进出口公司经理办公室主任、边境贸易公司经理。
  肖继群,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4年6月生,汉族,高中文化,1972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文艺团演员;自治州生产进出口公司业务员;三亚市泰昌实业有限公司经理。
  徐志民,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4年生,汉族,大专文化(主管药师),197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海口市医药联合公司主管药师(副处级)、经营部经理助理;海南南方医药有限公司注册药师。
  李华林,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旧市村人,1948年2月生,汉族,高中文化,1970年1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历任崖县藤桥大队文书;崖县路教工作队资料员;崖县外贸进出口公司基地管理干部;三亚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财务副科长;三亚市鹿回头分公司书记(正科级)。
  陈飞,男,三亚市海棠湾镇石姆龙村人,1964年10月生,汉族,大学本科(人力资源管理师),1988年参加工作,历任海口市粮食局教育科干事;海南天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海南省企业管理协会培训师。
  朱允虎,男,汉族,大学专科,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管区军田村人,1963年10月生,1979年9月参加工作(其间1985年至1987年9月在广东省民族学院财经专科财务会计专业毕业)。历任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土产日杂公司记账员、会计和人事股副股长、三亚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财务部经理、深圳骏和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副经理兼财务总监;1997年11月至今任三亚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
  陈运魁,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48年生,汉族,大学,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中学教师;自治州医药学校教师;三亚市花岗岩石料厂副厂长(工程师)。
  朱祥春,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6年8月生,汉族,高中文化,1987年创办“朱家酒楼”,独创“藤桥排骨”品牌;是三亚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主任,荣获“海南省个体协会先进个体劳动者”光荣称号。
  周宏光,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3年3月生,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85年5月参加工作,历任自治州电视机厂“南洋友谊”商场经理;三亚市建材矿厂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三亚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公司副总经理。
  吉雄,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56年12月生,汉族,高中文化,1975年3月下乡,历任崖县藤桥仲田药场场长;崖县藤桥糖厂采购员;三亚市藤桥糖厂副厂长。
  杨家强,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55年生,汉族,大专文化,1973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知青农场采购员;三亚市第二百货公司业务员;三亚市第二华侨公司党支部书记、副经理;三亚市水产总公司总经理。
  陈天麟,男,三亚市海棠湾镇大灶村人,1933年生,汉族,初中文化,1954年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供销社售货员;自治州矿产公司业务员、股长;三亚市第一百货公司副总经理。
  许志定,男,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番园村人,1932年生,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51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崖县藤桥赤田新村小学教师、藤桥仲田小学校长;崖县林旺公社湾坡大队党支部书记;崖县林旺公社办公室主任;三亚市海外房地产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王召天,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24年生,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52年参加工作,1953年入党,历任崖县藤桥公社藤桥乡文书、乡长;崖县酿酒厂厂长;三亚汽车站调度组长;三亚藤桥车站站长。
  孙定强,男,三亚市海棠湾镇永宁社区人,1971年生,黎族,高中文化,1994年参加工作,历任三亚市海棠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经理。
  李亚清,男,三亚市海棠湾镇仲田村人(现南田农场),1928年5月生,黎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47年10月参加革命,历任榆林二师二营二连排长;崖县藤桥糖厂副厂长、主任(离休)。
  李千谦,男,三亚市海棠湾镇东溪村人,1948年生,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历任三亚市藤桥东溪村委会文书、党支部副书记;三亚市海棠湾镇藤桥经济场场长。
  陈天其,男,汉族,中专,三亚市海棠湾镇大灶村人,1945年生,1962年7月参加工作,海南自治州农校毕业后,曾到北京农业大学进修一年,历任农业技术员,现任中国种子海南公司主办科员,享受科级待遇。
  黎启孝,男,汉族,大学,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50年生,1971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国农业银行三亚分行营业所、分理处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现已退休。
  第七节 农垦系统科级以上人士名录
  林江群,男,汉族,大专,中共党员,1946年9月生于蜈支洲岛,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村委会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广东省国营牙叉农场机务科助理技术员;国营白沙农场副场长;封溪农场场长、党委副书记(正处级);国营金江农场场长(正处级);海南农垦金鼎实业发展总公司副总经理(正处级)。
  叶日成,男,汉族,高中,1958年生,三亚市南田农场东风分场(原走马园村)人,1983年参加工作,历任走马园队副队长;国营南新农场国土科副科长、拆迁办副主任(正科)。
  王万方,男,海棠湾镇灶子村人,1941年生,汉族,大专,中共党员,1964年1月参加工作,历任国营南滨场农业技术员;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团第三师生产部助理员;通什农垦生产处、科技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科员、主任科员;通什农垦局科技处副处长;海南农垦总局农村处副处长、调研员、高级工程师。
  第八节 村官(劳模)简介
  黎若花,女,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楼村委会人,1927年生,汉族,中共党员,曾任崖县政协副主席、藤桥大队党支部书记。
  陈泰文,三亚市海棠湾镇营头村委会人,1972年生,汉族,高中,中共党员,2001年参加工作,现任营头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占道伟,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村委会老占村人,1973年10月生,汉族,高中,中共党员,曾任龙海村委会副主任,现任龙海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考试被录为国家公务员)。
  朱允华,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村委会军田村人,1953年11月生。汉族,高中,中共党员,曾当过村委会文书,现任龙海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
  陈家茂,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村委会番园村人,1958年12月生。汉族,高中,中共党员,曾当过龙海乡副乡长,现任龙海村委会副主任。
  莫泰雄,三亚市海棠湾镇藤桥村委会人,1954年生,汉族,高中,1973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汕头水境区轮机班长,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3月退伍,现任藤桥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吴坤忠,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村委会人,1961年生,汉族,高中,曾当过龙海村委会副主任,现任龙海村委会民兵营长、村委会治保主任。
  朱玉霞,三亚市海棠湾镇龙海村委会人,1955年生,汉族,高中,中共党员,曾当过五组组长,现任村委会妇女副主任。
  郭玉英,女,三亚市海棠湾镇椰子园村人,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85年以来用勤劳和智慧编织小康梦,赢得了全国“三八奖章”、全国“妇女环保百佳”、“海南省双学比”竞赛先进个人、“海南省科技致富能手”等光荣称号,2005年评为省劳动模范,三亚市党的二、三、四届党代表,用科技塑造了人生辉煌。
  刘明仲,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39年生,汉族,初中,中共党员,1994年评为中共三亚市党代表,199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陈邦文,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委会人,1973年9月生,汉族,高中,曾当过生产小组长,现任风塘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杨克诚,三亚市海棠湾镇风塘村人,1957年10月生,1995年曾任风塘村委会文书,1998年至今连任风塘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
  董益洪,三亚市海棠湾镇洪李村人,1969年生,黎族,高中,2009年起参加村委会工作,现任洪李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黎礼全,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66年生,汉族,初中,2003年起任江林村委会主任,2007年起任江林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陈光成,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47年6月生,汉族,高中,1968年应征入伍,当过班长,1969年10月入党,曾任下丈大队民兵营长、副书记等职,1981年4月被录为国家干部,当过三亚市河西办事处团委书记。
  欧能友,三亚市海棠湾镇三灶村委会人,1970年8月生,汉族,高中,1988年起参加村委会工作,曾当过民兵营长等职,现任三灶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陈家亲,三亚市海棠湾镇三灶村人,1952年3月生,汉族,高中,1973年参军,1978年退役后当过民兵营长,2004年至今任三灶村委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
  王卷孔,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59年生,汉族,高中,1979年退伍参加村委会工作,2004年至今任江林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
  徐志才,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居委会人,1965年2月生,汉族,高中,1996年10月起任居委会文书,2002年至今任林旺居委会副书记、副主任。
  蓝文良,三亚市海棠湾镇湾坡村委会人,1959年9月生,黎族,高中,1976年起任村委会文书、副书记、主任等职,2000年至2009年连当选三届三亚市党代表、人大代表,现任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梁振高,三亚市海棠湾镇藤桥居委会人,1962年生,汉族,高中,1986年任藤海居委会民兵营长,现任藤海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谢镇炮,三亚市海棠湾镇林旺居委会人,1954年10月生,汉族,高中,1996年8月起任林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至今。
  翟国冠,三亚市海棠湾镇庄大村人,1968年生,汉族,初中,曾于2001年起当庄二生产小组长,2006年至今任庄大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
  杨震,三亚市海棠湾镇庄大村人,1971年生,汉族,高中,中共党员,曾于1990年应征入伍,2000年至今任庄大村委会党支部书记。
  杨昌宏,海棠湾镇庄大村委会一组人,1952年生,曾任庄大村委会大一组长,现任庄大村委会副主任。
  黎启栋,三亚市海棠湾镇江林村人,1953年生,汉族,初中,1969年参军,1975年退伍,曾任下丈大队治保主任、副乡长、党支部副书记,现为三亚市环卫管理局二队质检员,
  蓝家珍,三亚市藤桥赤田(现为南田农场东风分场)人,黎族,中共党员。1950年任龙楼乡农会副主席、仲田乡农会副主任委员、赤田乡副乡长、党支部书记,1961年在藤桥粮所退休。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