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间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25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民间故事
分类号: J522.86;K892.6;G122.2
页数: 11
页码: 248-25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海南黎苗族三月三的故事、天上一日凡间一年的传说、珍珠的故事、椰子树的传说和俊子进洞房的事故等几个海南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流传至今,是海南自古以来的文化遗产,记录着海南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风情。其中讲述了黎苗族民俗、天上人间与凡间的联系、珍珠的珍贵和椰子树在海南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一个关于婚姻的故事。
关键词: 海南 民间故事 黎苗族

内容

在三亚海棠湾地区,特别是黎族人民,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也很多。他们靠群众的集体智慧,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故事、音乐、舞蹈等以及民间的纺织、刺绣、蜡染等珍品,汉黎族人民把这些劳作融入民间的娱乐圈,边劳动,边讲故事,充实文化生活,消除疲劳,流传较广的民间故事很多,有嬉戏的、有放荡的、有神话的,现择重辑录如下:
  海南黎苗族“三月三”的故事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苏儒光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黎、苗族人民纪念自己的远古祖先、纪念英雄人物、喜庆新生活和赞美生活的传统吉祥节日。
  海南黎族“三月三”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代,地球上是汪洋大海,淹没人间的一切,当时海南只幸存一男一女,名叫天妃和观音,他们抱着葫芦瓢,在洪水中漂泊,漂流到昌化江畔的燕窝岭时,被一棵大树枝卡住了,大地上的一切都被洪水淹没了,只剩他们俩人。因此,他们决定分头去寻找亲人。临走前,俩人约定第二年农历三月初三必须回到燕窝岭相会。然而,他们走遍天涯海角都没看见一个人,男的找不到女郎配偶,女的找不到男子成亲。于是在某年农历三月初三,他们俩人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生男育女,黎族才得到繁衍生息。他们住在燕窝岭下一个石洞里,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的生活。每年三月三,正是山花烂漫、红棉花开、山兰稻飘香的季节,天妃和观音带领子孙一起在燕窝岭下唱歌跳舞,迎接春天的到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天妃和观音先后在石洞里去世,化成了观音石。黎族子孙后代为了纪念天妃和观音传宗接代的功绩,就把他们住过的石洞取名为娘母洞。天妃和观音有一个儿子叫符亚兴,为了抵抗外来入侵,他率领叔伯、兄弟姐妹和儿孙英勇抵抗。正好三月三这一天,符亚兴不幸被俘英勇牺牲。敌人把他的头扔进了昌化江,流进大海,变成了现在八所港的鳞州,他的尸体却埋在东方村。
  因为他是民族英雄,所以每年三月三黎族男女老少都带着糯米糕和粽子等祭品,赶到娘母洞和安葬符亚兴的地方,把祭品放在娘母洞口和符亚兴墓前祭拜,同时唱歌跳舞射箭等,开展各种活动来纪念他们。
  海南苗族“三月三”也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远古的时候,天下发生洪灾,淹没了大地。洪水退后,人间只存下伏仪和李妹仁兄妹二人,兄妹二人走遍天涯海角都找不到人,伏仪和李妹仁无法婚配。后来,伏仪和李妹仁请天地作证婚,天地神祇以“万物复生”为兄妹婚配作证,于是伏仪和李妹仁以大榕树下为对歌场,举行对歌叙忠诚。二月二十七日伏仪和李妹仁开始对歌,歌声通宵达旦不停断,兄妹对歌以表忠贞。对歌到了第七天,正是三月初三,兄妹才把歌对上了,三月初三这天,伏仪和李妹仁才在大榕树下举行婚礼。伏仪用树木搭起结婚房子,李妹仁用米煮成红、黄、蓝、黑、白“五色”米饭作为结婚礼品,请来山龟、山鸡、山牛做宾客,八哥鸟主持了婚礼,以折断十双筷子为婚誓,夫妻打着葵叶伞相拜,万物抒情祝贺伏仪和李妹仁结成夫妻。婚后,伏仪耕地,李妹仁织布,生男育女传后代,生息繁衍苗族人民。为了纪念伏仪和李妹仁的婚配。苗族后代把三月初三定为苗族祖先结婚的日子,并禁止在三月间结婚,以示对祖先的崇拜。每年三月三苗族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和煮“五色”米饭,祭拜祖先,祈求幸福。
  天上一日凡间一年的传说
  亚法
  传说在盘古开辟天地时,上苍相中三亚海棠湾龙楼岭,授予“状元岭”美称。岭上,有一块仙人石、,每逢春暖花开时节,常有仙人在岭顶万年青树底的石桌上布棋阵。有一年端午节这一天,龙楼村一姓蓝的农夫,上山砍柴,走至山顶,看见一黑一白胡发老汉,由两个童子伴着,在石桌上下棋。他想学点棋术,默默地站在一旁观看,饿了拾仙人吃的香蕉皮吃,看着看着,一阵大风刮得他睁不开眼睛。大风过后,他睁开眼,下棋的老幼不见了,铺在石桌上的是一个龙头凤尾的风筝。他猛然醒悟想起:“今天是端午节”,急忙下山。
  老蓝上山砍柴一年不归,家里亲人和村里的邻居都认为他掉崖死了,四处寻觅不着,家里亲人给他安了灵位。
  老蓝认为自己在山上一天,哪晓得下山回家,亲人和乡亲们都认为死魂显灵了,忙跪地叩头求饶,说:“你有什么要求,托个梦,我们照办就是了,不要吓唬我们?”他被这举止犯疑了,就问:“你们是怎么了?”他的妻子说:“孩子爹,你去了一年今天才回来,还要问我们?”老蓝醒悟了,就一五一十地跪在大家面前诉说经过。大家听着,听着,不约而同地感叹起来:“真是天上一日,凡间一年啊!”从此,人们都在端午节这一天,祭拜祖山,放风筝,求神仙保佑平安。
  珍珠的故事
  朱兴琦
  很久以前,在海棠湾椰子岛西侧的海棠村里,住着一位美丽勤劳的姑娘,名叫棠花,她的歌声悦耳动听,连能唱的百灵鸟也自愧不如。她织的网均匀而坚实,很受人们称赞。
  花开招蝶来,方圆几十里的小伙子,都争先恐后地挑着金银珠宝来向棠花求婚,谁都想在棠花面前显耀自己家有钱有势,希望得到棠花。
  可是金银财宝丝毫打不动棠花的心。她对求婚的小伙子们说:“金银财宝是难得的,但我爱不起,我只爱对爱情忠贞的人,如果谁能把旭日一缕阳光照射处的海棠湾海底珍珠送给我,谁就是我最亲爱的人。”
  有些小伙子,一听要捞海底珍珠作为求婚的条件,伸伸舌头走了。
  有些小伙子也想去碰碰运气,可一摇船出海到三层浪尖时,就被海浪冲上沙滩吓跑了。
  有一位青年水手,名叫椰果,家里很穷,只有一位双眼失明的老母亲,靠椰果捕鱼过活,母子俩相依为命。
  一天,椰果对母亲说:“娘,我想去向棠花姑娘求婚。”母亲听了,摇摇头说:“听说棠花姑娘要的是海棠湾海底珍珠,许多小伙子都不敢去捞,你能采得到吗?”
  椰果听了母亲的话后,坚定地说:“我是个捕鱼泅水的水手,海里来,浪里去,与海做伴,海对我来说早已习惯了。海棠湾海底珍珠长在第一缕阳光照射处,我有信心把珍珠捞回送给棠花姑娘。”
  母亲流着泪说:“你父亲以前就是为了取海底珍珠给穷人治病,而泅进海底被鲨鱼咬死了,我为他哭瞎了双眼,如果你再有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得下去!”
  椰果安慰母亲:“娘,你放心,我会平安回来的。我去后托邻居的大嫂来照料你。”
  椰果把母亲安顿好后,背起父亲留下的射鱼弓箭和鱼叉,向棠花姑娘的村庄走去。椰果走后,母亲伤心地流着眼泪,默默地祈求神灵保佑儿子平安归来。
  椰果走进棠花姑娘的村子,来到棠花的家,对棠花姑娘说:“我愿意把海棠湾海底的珍珠采回来献给你。”
  棠花姑娘只是淡淡地说:“好话中听不中用,以物为凭证。”
  椰果向棠花望了一眼,二话不说,转身向大海走去。
  海棠湾白浪滔滔,一望无边。椰果摇着小渔船,冲过三层浪,向一缕阳光照射处驰去,鲨鱼向他袭来,他用火球箭射鲨鱼,鲨鱼吞了火球,火球箭把鲨鱼嘴巴刺住了,椰果用鱼叉将它刺死。在汪洋大海中走了八天八夜,翻过一层又一层的浪尖,最后来到一缕阳光初照的海面。
  椰果仰望着初升的太阳,跟着一缕光线泅入海底,看到一株铁树,树底长着一颗碗大的珍珠闪闪发亮,有两条海蛇护守。他试了几次都没能靠近铁树,侧看有一对金鱼游耍在铁树枝间,挡住了海蛇的视线,椰果咬了咬牙,取出射鱼弓箭,再次向铁树游去。突然,身后吹来一股腥气,椰果一转身,一条白鲨鱼已向他扑了过来。椰果心镇神定地往旁边一闪,白鲨扑了空,还不待白鲨鱼转过身来,椰果拉开弓绳对准白鲨鱼连射三箭,射中左眼右眼和喉咙,白鲨受伤后翻滚浮出水面,重重跳跃几下后死了。
  椰果因泅在海底,与鲨鱼拼搏已筋疲力尽,不得已只好挺身一跃浮出水面,爬上小船休息,但在爱情力量的鼓舞下力气很快恢复,又泅入海底向铁树游去,终于抓住了铁树一条树枝。当椰果欢喜地向铁树爬去时,盘绕在铁树下的两条大海蛇张开血盆大口直冲上来,想把椰果吞进去。椰果来不及拔箭,只好紧紧抓着树枝,用双脚来搅动海水,由于水的滚动产生很多水泡,海蛇一时察觉不出他的位置,乘此之机椰果猛然拔出弓箭,对准一条海蛇咽喉射去,海蛇负痛把铁树枝折断,浮出水面,另一条害怕逃走了。椰果向树干冲过去,把长在铁树底下粉红色的珍珠捞起,正准备浮出水面,转身看到离他只几公尺远的一枝铁树断挂在其他枝上,椰果想起铁树有降血压的作用,就一起将铁树断枝带上水面。
  椰果走进大海捞珍珠已经八天,村里的人们,无不为椰果的勇敢行为感到钦佩,也为椰果的安全感到担忧。
  棠花姑娘更感到不安,她想她辜负了一位诚心诚意的好青年。如果可以,她真想找遍整个海棠湾水域,把那颗为她赴险的心找回来。
  这一天,人们照例聚集在村口,向海棠湾海面眺望,默默地祝福勇士能平安归来。当人们感到失望的时候,椰果提着海底珍珠和铁树枝,满面春风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人们先是一惊,而后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把椰果团团围住,问长问短。
  棠花更是悲喜交加,她含着泪,来到椰果面前,深深地望着说:“椰果哥,让你受苦了。”
  椰果高兴地捧着海底珍珠对棠花说:“棠花妹,这是我捧给你的一颗心。”
  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双眼睛久久地对望着,两颗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村里的人们都来祝贺他们,而后乡亲们为椰果操办了婚礼,明媒正娶地把棠花姑娘迎到椰果的家。
  椰果带回来的海底珍珠治好了母亲的眼睛,又把铁树制作手链送给村里人,治血压。夫妻俩恩恩爱爱,孝敬老母,团结乡里,男的下海捕鱼,女的操持家务,生活过得比蜜还甜,母亲心里很高兴,长寿到九十多岁。
  椰子树的传说
  周忠良 雨霏霏
  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在现在三亚市的藤桥那块地方,住着一户黎族人家。耙曼(老公)叫阿椰,美六(老婆)叫阿子,他们共生了四个侬(孩子)。老大是男孩,八岁;老二是女孩,六岁;老三是男孩,四岁;老四是女孩,二岁。夫妻俩夫唱妇随,无论是下地耕种,还是下河捕捞,或是上山打猎,他们都是一道去。一家六口,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夫妻俩从山上打猎回来,看见一只猴子躺在路旁,奄奄一息,十分可怜。阿子情不自禁地抱起了猴子,用脸亲着猴子的身体,仿佛抱着的是侬,而不是猴。她满含热泪地问猴子:“你得了什么病呐?这么可怜。”阿椰说:“天气这么热,山上又没有水喝,它肯定是渴了,中暑了。”他就从腰间解下装有水的竹筒递给阿子说:“给它喝点水吧,也许这样就会好起来。”阿子席地而坐,将猴子搂在怀里,扳开它的小嘴,小心翼翼地喂它喝水。果然几口水下肚,猴子睁开了眼睛,感激地望着他们。阿椰高兴地说:“它好了,它好了!”阿子说:“它还没有全好,你看,它一点力气也没有。”阿椰说:“它慢慢会全好的。再喂它一点地瓜,让它吃饱了回山中去。”阿子说:“太阳快下山了,我们的侬肯定饿了,赶快回家吧。”她边说边从腰篓里拿出一块地瓜,喂猴子吃。猴子张嘴接住地瓜,可就是咽不下去,它把地瓜吐了出来。阿椰蹲下来,用手接住猴子从嘴里吐出的地瓜,放进自己嘴里,嚼碎后再放进猴子口中,猴子很快就把地瓜咽下了肚。阿椰继续嚼地瓜,嚼碎后细心地喂猴子。一会儿,他们带的两个地瓜都给猴子吃完了。阿子把猴子放在地上,猴子果然能站起来走路了。阿子高兴地拍着手说:“它好了!它好了!它真的好了!我们回家吧,我们的侬一定饿了。”这时,正一步步地走回山中的猴子一个趔趄,摔了一跤。阿椰一个箭步冲上去,心疼地抱起猴子。阿子抚摸着猴子的背说:“可怜的猴子你还没有好起来,跟我们回家吧,等你养好了再回山里,好吗?”猴子从阿椰怀里跃起身,点点头,它感动得掉眼泪了。
  太阳下山了,西边天上布满了美丽的晚霞。阿椰抱着猴子,阿子背着篓,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家了。
  他们回到家里,四个孩子都东倒西歪地睡着了,阿子把四个孩子一个一个地抱上床,然后开始做饭。家里的地瓜都吃完了,只剩下一点点山兰米,阿子就用山兰米煮了稀饭。一会儿,山兰稀饭煮好了,只有三小碗。他们先喂猴子吃了一碗,然后将它安放在屋子里一块竹编的板子上睡觉。他们对猴子说:“睡觉吧,明天你就会好起来的。”这时,四个孩子都醒了,他们吵吵嚷嚷,说肚子饿了。阿椰端出两碗稀饭来说:“老大和老四共吃一碗,老二和老三共吃一碗。”老大问:“阿耙(爸爸),阿美(妈妈),你们吃什么?”阿椰阿子说:“我们不吃,我们的饭省给猴子吃了。”接着,他们带着四个孩子到里屋看猴子,并给他们讲了在山上遇见猴子的经过。他们对孩子们说:“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遇到困难,都会生病。你们长大后要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和动物。”老大问:“阿耙,阿美,对坏人和坏动物也帮助吗?”阿子说:“当然不!”四个孩子把竹板团团围住,抢着和猴子说话,并把自己口袋里的野果掏出来给猴子吃。猴子非常高兴,它坐起来和孩子们亲热、逗趣。阿子说:“乖侬,你们肯定饿坏了,快去吃饭吧。”四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阿耙阿美,我们不吃,我们的稀饭省下来,留给猴子明天吃。让它快快把病养好。”阿椰阿子说:“你们真是我们的乖侬。”阿椰和阿子话音刚落,他们的老大说:“阿耙,阿美,真奇怪,刚才我还很饿,现在我的肚子不饿了。”老二、老三、老四,也连珠炮似的这样说。阿椰说:“侬,好心会感动神仙的,所以你们的肚子不饿了。你们长大以后,要做好心的人,多帮助别人。”四个孩子跳起来说:“我们一定要做好心人!”
  第二天,阿椰夫妇下河捕捞去了。临走前,阿椰来到里屋对猴子说:“你好好休息吧,我们去捕鱼捞虾,回来给你煲汤喝,把你的身体养好,再放你回山里去。”猴子坐起来点点头,还举起前爪给他们敬了个礼。阿椰高兴得抱起猴子,转了个圈,然后对孩子们交代了一些事情,就和妻子下河捕捞去了。
  傍晚,夫妻俩满载而归。走进家门,他们大吃一惊。桌上放着两大碗雪白的米饭,三大碗香味扑鼻的菜。孩子们个个干干净净地躺在床上甜睡。他们的肚子,都是圆鼓鼓的,可见他们已吃饱了。这是怎么回事?夫妻俩非常纳闷。阿椰说:“阿子,肯定是你阿美来过了,她带来了米和菜,做熟了饭菜给侬吃饱了,又给侬洗干净了,等等我们还不回来,就走了。”阿子想了想说:“可能是我阿美来过了。”他们到里屋看猴子,猴子也甜甜地睡着了。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俩上山砍柴,回来后,又见桌上摆好了饭菜,孩子们和猴子在屋后面玩耍。阿子问孩子们,是阿婆来过了吗?”孩子们都抢着回答:“不知道。”阿子问:“这些饭是谁做的呢?”老大问:“阿美,不是你做的吗?早上我们醒来就看见桌上有好多饭菜,还以为是过年呢。”阿椰阿子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感到非常奇怪。阿椰连夜赶到阿子的妈妈家,问她是否来过他们家,阿子的妈妈说:“没有呀!”
  阿椰和阿子更感到奇怪了。
  第二天一大早,阿椰叫醒阿子说:“走,我们种地去。”阿子说:“前几天不是种过地了吗?”阿椰对着阿子的耳朵小声地说了些什么,阿子风快地和他一道出了屋。走到离家不远的一棵大树后面,阿椰拉住阿子说:“别走了,看看到底是谁为我们做好了饭菜。”时间一秒钟一秒钟地溜走了。大约半个小时以后,阿椰悄悄地走到屋子的后门、,偷看里面的情形。不看犹可,一看确实让他大吃一惊。他的嘴巴张得像脸盆那么大,他的眼睛瞪得像灯笼那么大。他看见猴子用布在给每个孩子洗脸,而后又烧火做饭。它给孩子们洗脸时孩子们没有醒。煮饭时没有看见它往锅里放米,却煮出了白米饭。阿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悄悄地回到树后面,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阿子,阿子不信,三步二步跑回里屋。这当儿,猴子正在炒菜呢,见阿子回来,它不慌不忙地边炒菜边说:“你不用害怕,我是猴仙,你们夫妇俩勤劳善良的品德感动了我,我想尽我的力帮助你们,使你们生活得更美好。以后你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到外面去劳动,家里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夫妻俩感动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谢谢猴仙的帮助。
  从此,夫妻俩早出晚归地干活,猴子在家帮助他们带孩子,料理家务。它把孩子带得干干净净,从不生病,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渐渐地,孩子们长大了,最小的也有十四岁了。猴子对阿椰夫妇说:“我要回去了。我走后你们把我的凡体埋在房前的空地上,好让我每天能见到你们。”说完,只听一阵风响,一个影子飘走了,猴子的凡体倒在了地上。一家人抱住猴子的凡体大哭,哭了七天七夜,然后全家披麻戴孝,将猴子的凡体埋在了房前的空地上。不久,那地方长出了一棵郁郁葱葱的树,树干挺拔,树叶婆娑。又过了不久,这树开花了,结果了;幼果,嫩果,老果聚在一起,共一百多个,像串串绿色的灯笼挂在树上,好看极了。阿椰情不自禁地爬上树,摘了一个大果实下来。阿椰好奇地用柴刀削去外边的皮,天哪,猴子的五官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他眼前。眼睛、鼻子、嘴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用筷子撬开嘴巴,一股清甜的香味从嘴巴里飘出,他用嘴去吮,甘甜的汁液流进他的口腔、心底,他立即感到神清气爽。他惊叹世上竟有如此甜美的水!阿子也抱过果实吮了几口,也惊呼这水好喝极了。
  阿椰说:“我们何不把这果实分给乡亲们去种,让满山遍野都长满这种果树呢?”阿子说:“好主意。”于是,他们把树上结的老果摘下来,分给乡亲们去种。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若干年后,黎家的村寨全种满了这种果树。无论是上山打猎的,还是下地干活的,只要渴了,就摘个果子解解渴。他们把这果子的水叫天水。这水清凉解毒,止咳化痰,消暑止渴,是上等的饮品。为了纪念阿椰夫妇,人们把这种果实叫椰子,长椰子的树叫椰子树。
  老人们说,因为第一颗椰子是阿椰从树上摘下来的,所以新种的椰树结果后,第一颗椰子应由男人摘下,以纪念阿椰发现椰子能食用的劳动。
  傻子进洞房的故事
  唐辉国 朱兴琦
  傻子进洞房的故事,发生在何年何代已无法查考。
  这故事在三亚海棠湾农村流传已久,范围很广。每当妇女们集中在一起劳动或闲聊时,见到未婚男青年,常常会讲起此故事来逗乐,进而引导未婚青年后生从故事中去品赏女人,认识女人,正确对待性爱,避免傻子故事重演。这故事既具有嬉戏逗乐的作用,又有启发教育的意义。故事是这样开头的: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三亚海棠湾港圮村一户姓傻的人家,夫妻俩靠种地和捕鱼为生,日子过得蛮好。傻家夫妇年将四十生了一女,次年又生了一男,女孩起名傻姑,男孩叫傻哥,傻家夫妇乐得眉开眼笑。年近花甲,女儿出嫁,儿子傻哥托媒问得一亲。老两口中年得子,晚年添媳,乐得彻夜难眠。儿子傻哥竟是坐立不安,四出报喜,乘婚前请教朋友指点洞房花烛之事。朋友们说:“这有什么难,结婚就像鸡入笼人入房,男女同睡一张床,简单得像鸡交配一样完事。”可怜的傻哥啊,他不理解朋友的暗示用意,只把“像鸡一样完事”牢记心上。
  旧时婚姻,男女双方难得见上一面,互不了解,新婚夫妻都有生疏感。傻哥结婚第三天起,由于性欲望的冲动,天尚未晚,迫不及待地拿起棍子赶鸡入笼,抱着媳妇进洞房。媳妇是个乖伶的姑娘,含羞顺应丈夫心愿。天呀,谁料进了洞房,傻哥学公鸡的模样嬉戏媳妇,一次玩耍完了,又来一次,一连两天都这样。灵巧的媳妇心知肚明,决心开导开导丈夫。第三天晚上,她一丝不挂地先上床躺着,傻哥从来没见过真正的女人模样,害怕得转身要走。媳妇急中生智,抱他上床,把他扒光,在风雨飘摇中完成了夫妻的交合。少女贞操染红了垫巾,傻哥一见犯疑了,心想:我是不是用力过猛把媳妇捅死了?”他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洞房,媳妇不见傻哥回房,以为他累了到大厅睡去了,也不再过问。
  旧时,全村十多户人家共饮一口古井,家家户户的妇女都得乘早到古井挑水,傻哥为证实媳妇是否活着,三更天就跑到古井等候。婶嫂们见傻哥蹲在井边,都说他们新婚夫妻恩爱,早早来替媳妇挑水。傻哥对此并不傻,只是笑嘻嘻的。媳妇挑水来了,叫他回家,别让人家笑话。媳妇挑水回家后,问起缘由,傻哥把心中生疑的事如实告诉了媳妇,弄得媳妇啼笑皆非,开导说:“你不要再傻了,这是女人最珍贵的贞操,男欢女合才能幸福,哪能像你想的那样,我不是好好的吗!”
  听了媳妇的一番话,傻哥像从心头上掉下了一块石头,高兴极了。不分白天和夜晚,都要媳妇给他“宝贵的东西”,甚至连下地也早早收工,陷入了迷恋色情的泥坑中,引起了左邻右舍的议论。无奈之下,媳妇上市买来牛巴肉缝制成“牛肉阴袋”,对傻哥说:“我已把宝贵东西取下,洗净晒干后你带在身边,该用就用,好好干活。”傻哥傻乎乎的自以为是,把“牛肉阴袋”当成了自己的“专利”。
  有一天,傻哥下地干活,把“专利”挂在地头的树枝上,被乌鸦叼走了。傻哥像发疯似的,放下手中的活,追赶乌鸦。追啊,追啊,乌鸦立在水潭边的大树上,他用小石头打中了乌鸦的头,乌鸦松了嘴,这块“专利”掉进潭水中,他下决心要把潭水戽干,找回媳妇的“珍宝”。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家,媳妇发觉后,拦住问明,揽着肚子苦笑说:“傻夫啊傻夫,你太老实,太傻了,我不应该欺骗你。但因你沉醉于色,我不得已才出此招。我的宝贝在我身上,往后你要节制使用。”傻哥“呀”了一声,省悟了过来。
  故事讲完了,它留给人的启示是,性爱是人之常情,是自然属性,必须顺其自然。过分贪求,就会物极必反,产生难以估量的恶果。同时也提醒女人们,丈夫的无知和失足,是妻子的过失。“夫唱妻随”说的是包容、互爱,生活才能幸福美满。

知识出处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三亚海棠湾乡土人文录》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分为建制沿革、自然资源、乡土浩气、赤胆忠魂、民族民俗民娱、乡貌新姿、乡土名士录八编,介绍了三亚海棠湾区域、建制沿革、古迹、商旅、地质与地貌、气候、地产与特产、黎族人民抗日斗争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海棠湾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