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孔雀”,你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亮雨》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4004
颗粒名称: “白孔雀”,你好!
其他题名: 写于中央歌舞团来琼首场演出之后
分类号: I267
页数: 4
页码: 242-245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央歌舞团的艺术特点、演出给观众带来的体验以及演出中出色的演员。文章呼吁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并将其传递给更多的人们。
关键词: 歌舞团 民间艺术

内容

演出结束了,当我习惯地清理着自己的印象时,那只美丽纯洁的白孔雀又浮上脑海。是的,傣族独舞《白孔雀》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不仅因为青年演员吕春萍用轻盈妩媚、袅娜柔美的舞姿演活了她所担当的角色,更因为这一角色使我联想到中央歌舞团的艺术特点。我想,把该团喻为艺苑中的一只纯洁的白孔雀,是很恰当的。自1952年诞生以来,这只美丽的“白孔雀”作为中国人民的文化使者,曾飞到过将近60个国家和地区,为传播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增进中外友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它的足迹也遍及全国,从工矿、农村到前沿阵地,都留下它动人的歌声舞影。现在,它又从首都飞到天涯海角,给海南观众带来了一台丰富多采的歌舞节目。这些节目,将给人们留下温馨美好的记忆。
  中央歌舞团以继承、发展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为己任;他们的作品既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在外来文化正潮水般涌入,而我们的不少艺术团体又纷纷“改弦易辙”去追赶时麾的今天,他们能如此坚守着既定的艺术方针,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由于“四人帮”给我们造成了十年的文化饥荒,把本民族许多优秀的艺术品都当成“封资修黑货”冲击掉了,不少年轻人对祖国光辉的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是不大了解的。而中央歌舞团的演出,正是一次生动的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晚会上,观众的情绪始终很高昂。事实证明:大多数观众对我们本民族的东西还是非常欣赏和热爱的。演出中的一个小镜头就很能说明问题:最后的一个节目男声四重唱,唱的是中外几首民歌。在唱外国民歌时,反应还较一般,而唱中国民歌,反应却很热烈,特别是在唱四川民歌《黄杨扁担》的时候,观众更是情不自禁地击节助兴,掌声与欢笑声响成一片。由此可见,我们民族民间有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许多艺术珍品。而努力挖掘这些艺术宝藏并把它们交给群众,乃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外国的好东西当然应该引进,但须消化,为我所用,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纵观晚会的节目,我欣喜地看到了中央歌舞团在艺术上的不倦追求。他们不断创新和开拓,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用“土乐器”来合奏“洋曲调”,就是一个大胆而成功的尝试。他们创作的《金梭和银梭》,则在河北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吸取外来的一些表现手法(如队形的变化、动作的组织等),实行“洋为中用”,使这个三人舞显得十分生动活泼、多彩多姿。更令人赞赏的是《男声四重唱》。他们经过精心改编,把单声部的民歌变为多声部,而且打破了一般由四人并排站着唱的表演常规,采用了新的作法——四个演员各在一处掌握一件乐器,边弹边唱;看上去似乎互不相干,但却配合默契,歌声与器乐声汇成一道多彩的音流,听得人心潮激越、神思飞扬。如果说,上面几个节目给观众带来的只是感官的愉悦与心灵的满足,那么,双人舞《蛇舞》则还可以引起人们哲理的沉思。它表现的是善与恶的斗争,却始终没有激烈搏斗的场面。那个“美女蛇”是如此缠绵、多情,竟使“猎人”有点无所适从,似乎总下不了手。这正是编导者的高明之处,也是它能发人深省的地方。
  中央歌舞团这支来琼演出的队伍中,有不少艺术素养相当高的演员。其领队朴东生,是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男高音歌唱家赵宗岩,声音高亢明亮,演唱富于激情。他曾在大合唱《黄河颂》中担任过领唱,灌过唱片。而男低音乔晓彬,声音低沉、浑厚、洪亮而自然。他在晚会上演唱的几首歌,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日本一位作曲家为悼念亡友而创作的《昴宿星团》,他唱来更为感人,——那深沉、凄怆而含蓄、哀惋的调子,搀和着对往昔的忆念与追怀,听着很令人感动。女高音歌唱演员任雁的演唱,也很出色。她的歌声高而不尖,甘甜柔美,且乐感很好,表演生动活泼。著名的抒情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就是由她首唱后风靡全国的。听着她的歌声,令人想到温煦的阳光、晶莹的玉露和悠扬的泉韵,引起许多美好的灵思。曾出访过好些国家的女舞蹈演员孙维新,基本功很扎实,动作准确、潇洒、优柔细腻;而舞蹈新秀吕春萍,个儿高大,身材却很匀称健美,软度很好;技巧也高。她那双神采飞扬、秋波闪动的大眼睛,常恰到好处地配合着自己的形体动作,使她的舞姿又增加了几分魅力。……
  非常感谢中央歌舞团的同志,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美的艺术享受。他们还将到我区各地去演出。愿我们的观众——特别是那些年轻的朋友,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理解这只“白孔雀”。在美丽的天涯,相信它会找到很多知音。这里,让我先衷心的对它说一句:
  “白孔雀,你好!”
  1985年4月18日于海口

知识出处

月亮雨

《月亮雨》

出版者:广东旅游出版社

本书讲述作者与散文家跃虎的交情,以及对其散文集《月亮雨》的评价。跃虎生长在海南岛,曾经经历贫穷和困难。他秉承着乡土文学的精神,将其深厚的亲情和乡恋融入了自己的散文中。作者认为,跃虎的散文以其情真意切、具有哲理性、充满爱国主义和爱乡主义等特点,展示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精神。尽管跃虎工作繁忙,但他依然能够在夜间精心创作,展现了对文学的执着和追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