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吉阳军函首议和的抗金名相韩侂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古崖州》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762
颗粒名称: 贬吉阳军函首议和的抗金名相韩侂胄
分类号: K820.866.3
页数: 2
页码: 90-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宋朝廷与金国签订“嘉定和议”前,金国提出的一个条件是要得到韩侂胄的头颅。因为韩侂胄坚持抗金立场,被金国视为征服南宋的障碍。南宋屈辱投降后,便按金国的条件,割下了韩侂胄的头颅,函封送金国,最终订立了宋金和议。韩侂胄早年曾被排斥,但后来得到宁宗的重用,主持北伐和收复中原的计划,但因用人不当而导致北伐失败,遭到罢免。此后,他被史弥远暗杀,头颅被割下,送往金国。虽然韩侂胄伐金失败,但金国仍尊敬其忠贤威烈,谥曰忠谬,即称他是“忠于为国,谬于为身”。
关键词: 崖州 历史人物 韩侂胄

内容

南宋朝廷与金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嘉定和议”前,金国提出要一个人的头颅,这个人便是先遭暗杀,后被诏贬吉阳军的抗金名相韩侂胄。
  韩侂胄(1152—1207),字节夫,北宋宰相韩琦曾孙。他父亲与皇帝赵构为姻兄弟,自己又娶吴皇后的侄女,一家为皇亲国戚。韩侂胄以父荫入官,官至宰相兼掌枢密院事,还有太师头衔,势倾内外。因韩侂胄坚持抗金立场,被金国视为征服南宋的障碍。南宋朝廷屈辱投降后,便按金国的条件,割下了他的头颅,函封送金国签订了和议。
  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南宋朝廷内部发生了一次由赵汝愚策划的宫廷政变,迫使光宗皇帝退位,立嘉王赵扩(宁宗)登基即位为皇帝。这次政变,赵汝愚主要借助韩侂胄、赵彦逾才得以成功,但政变成功后,赵汝愚却反脸不认人。韩侂胄原以为自己有“定策”之功,可以晋升高官,不料赵汝愚却以“吾宗室也,汝为外戚,何以言功”为借口,将他排斥,独占了“定策”功勋。
  后来,赵汝愚被罢相贬往永州,韩侂胄才得到宋宁宗的重用。庆元二年七月,升为开府仪同三司使相。嘉泰元年(1201年)十月,宁宗“以韩侂胄定策事迹付史馆”,使韩侂胄的权势得到了巩固。
  嘉泰三年(1203年)后,韩侂胄听纳忠言,主张乘金国内乱起兵攻金,收复中原。开禧元年(1205年)七月,他出任平章军国事,总揽了军政大权,便亲自进行了北伐部署,主持伐金。为顺天下民心,鼓三军士气,他追夺了奸相秦桧的申王爵,取销其忠献之谥,改赐谬丑恶谥,同时追封岳飞为鄂王,为北伐中原制造舆论。这一举措,重燃起了主战派收复中原的希望。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主持了南宋历史上有名的“开禧北伐”,收复中原指日有望。
  此次北伐,虽然顺应军心,但因用人不当而由胜转败。当时,辛弃疾是众望所归的军事天才,但韩侂胄却没有任用辛弃疾为主帅,而对西线主帅吴曦寄以重望。结果吴曦被金军招降,导致东西两线攻金计划破灭,这不仅震动了朝野,也动摇了韩侂胄北伐胜利的信心。北伐受挫后,朝廷遣使议和,但因金国的无礼要求而中断,战争继续进行。
  韩侂胄的一度动摇,助长了投降势力的气焰。在礼部侍郎史弥远的策划下,开禧三年十一月,宋宁宗御笔罢免了韩侂胄平章军国事职。此时,韩侂胄还在抗金前线上,史弥远便背着宋宁宗,在御笔次日便指使夏震暗中杀死了韩侂胄,并封锁了消息。
  对韩侂胄被暗杀的消息宁宗皇帝一点也不知道。在韩侂胄被暗杀后的第二天,宁宗皇帝下诏,将韩侂胄“责为和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第三天又下诏:“改送英德府安置”;第四天再诏:“韩侂胄除名勒停,送吉阳军安置”。直到这时,史弥远见隐瞒不住了,才向宁宗皇帝报告了韩胄已死的消息。
  “开禧北伐”失败后,金军在战场上得势,迫使朝廷再次求和。这时金国提出的条件便是要韩侂胄的头颅。朝廷屈于金国压力,只好剖棺割尸,将韩侂胄的头颅密封在一个盒子里,由史弥远亲自送往金国。就这样,南宋朝廷用韩侂胄的头颅和岁贡三十万两白银的卖国条件,史上换取了金军撤兵,订立了宋金和议史上最为屈辱的“嘉定和议”。这一屈辱事件,也称为“函首议和”。
  韩侂胄伐金失败,虽被函首议和,但金国仍敬其忠贤威烈,葬其首,谥曰忠谬,即称他是“忠于为国,谬于为身”。

知识出处

走进古崖州

《走进古崖州》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西汉至清末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为背景,叙述了历代与三亚历史相关的皇帝、宰相、名臣、贬官'名宦、名人、名贤等近百名历史人物及中国事典,兼及三亚历史沿革、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风物等,为读者打开了尘封的三亚历史记亿,重视了三亚历史天空。全书以人物为专题,分类记叙,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突出人文特色,是一部认识三亚的地方历史人文读本,颇具收藏价值。

阅读

相关人物

韩侂胄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