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民党的商贸经济在崖县的终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612
颗粒名称: 三、国民党的商贸经济在崖县的终结
分类号: F729.66
页数: 1
页码: 277
摘要: 文章介绍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海南的接收过程中出现的贪污腐败、物价飞涨、民生困苦等问题,导致海南人民对政府的极大不信任,政治形势不断动荡。同时,文章还指出崖县经济极为困难,所有商店小本经营,物资供应困难,社会崩溃的状况日益严重。文章最后强调了国民党政府官员的持续腐败与人民的激烈反抗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经济 胜利后 崖县

内容

《三亚史》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海南的接收过程极为混乱,官吏贪污腐败,物价飞涨,民生更加困苦,造成海南人民对国民党政府的极大不信任,政治形势也就更加趋于动荡。
  战后,各地极为破败,物价飞涨,纸币贬值,更令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
  当时的崖县官方也承认,崖县经济非常困难:“本县全属农业社会,经济之枯荣全系于农业经济之盛衰。县境沦陷数载,农村经济破甚大,光复至今虽已年余,惟以元气未复,经济情形仍未见好转,而因人民财力穷困,致商业状况极为凋零。所有商店概属小本经营,商场冷淡。非常物资之供应,除一部分土产外,多需仰给于广州、海口及粤省西南部各地之运济。惟以各地来此之运输线颇长,加以运输工具缺乏,所以日用重要物品时感求过于供,致物价每比他处为高,而影响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至囤积居奇情事。”
  即使是国民党政府在海南的高级官员,也注意到了官场腐败、经济紊乱、民生凋敝、社会崩溃的状况,在各种场合要求各级政府自我检讨,否则会“死无葬身之地”。1947年11月,韩汉英任第九区(海南辖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他在第九“清剿”区各县联防会议上曾说道:“政治的清剿,重于军事的清剿,大家切不要有敷衍的心理。要彻底推行政令,革除贪污风气,才能达到政治清剿的目的。如果不能用政治去清剿,不但不能消除土匪(指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引者注),反而制造土匪。我们不能打破卖国的恶势力,便死无葬身之地。希望大家坦白诚实,将自己工作赤裸裸地报告,彻底地检讨改进。”如此沉重的讲话,可以看出作为国民党海南最高行政、军事长官的韩汉英内心有多么焦虑。但是如此的焦虑,并没有转化为海南各级国民党政府和组织的变化,毕竟制度性的崩溃已经病入膏肓。此后类似韩汉英等官员的“语重心长”的讲话,也就不断地淹没在国民党政府官员的持续腐败与人民的激烈反抗之中。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