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548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812.966
页数: 4
页码: 137-140
摘要: 本文为《正德琼台志》中的条款,记录了明朝琼台府所辖州县的编佥制度和各项役务的情况,包括银差、力差、驿递、民壮丁差等。文中提到,不拘多寡编定,应以地品为宜;民壮丁差应放宽,免除丁粮负担。文章格式为历史记录,语言严谨,具有较高的学术性。
关键词: 徭役 条款 明代

内容

《正德琼台志》
  明朝本府所辖州县里分多寡不等。内琼、澄、临、定、文、乐六县,儋、万二州,俱十年一编。会、昌、陵、崖、感五州县,俱五年一编。间有黎图,自无编差。盐疍人丁,免其办盐课及例免田粮外,其该差,都图府州县躬亲清审。除逃故人丁并陷江海田粮免编审实,见在丁粮该合于上司议定。本府于三州十县通融编佥,人一丁,粮一石,上户各编银八钱,中户银七钱,下户银六钱。丁多则力差,粮多则银差,仅勾该州县役差。余者不拘多寡编定,舍得马夫名役拨补丁粮稀少州县。今察院见行条款,照编该年丁粮,多寡必须通融尽数派编,毋得滥编听差等项名役及存留余户追银,致启侵渔之弊。如此编佥,则赋役适均,民无嗟怨。
  府总银、力二差,凡二千五百八十七役:银差合得马夫、皂隶、斋夫、膳夫、门子、库子、水手、清军书手、贴解户,凡九百四十二役,共银七千八十一两。力差门子、库子、皂隶、弓兵、禁子、廪给、斗级、防夫、馆夫、铺司兵、渡夫、巡栏、解户,凡一千六百四十五役,估工食银六千三百六十九两五钱。上二项共银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两五钱。
  崖州并属凡二百六十三役。舍得皂隶八名,马夫三十名,直厅门子二名,水手一名。学斋夫八名,膳夫三名,门子四名,库子四名。以上俱银差。仪从库子一名,皂隶十名,弓兵十六名。吏目皂隶二名。预备仓门子一名、禁子六名,军储仓斗级六名。抱岁、通远、藤桥三巡司弓兵各三十名。德化、义宁、都许、太平四驿库子各一名,馆夫各二名。守巡道门子各一名。铺司兵五十五名,渡夫一名。城隍、山川、社稷门子共一名。以上俱力差。
  按:上银差直厅门子、合得皂隶、斋夫各十二两、膳夫、水手各十两、马夫四两、学库子、清军书手各七两、门子六两、贴解户三十两,力差估工食银库子、府广盈估银五两,架阁一两五钱,仪从二两五钱。琼山耳房、儋州财帛俱五两,昌化财帛四两。澄、临、文、陵仪从各五两,万、定、会、乐四两,感恩三两皂隶、三两五钱。内文、会、乐、陵各三两,感恩二两五钱弓兵三两五钱、预备仓斗级、门子各五两、禁子五两、斗级、广丰、大丰、广储、广积、南丰、军储、存留仓俱八两,际留仓六两,儒学仓七两驿禀级库子、琼台三十两,德化、义宁、都许、太平、多陈、乌石俱十八两,宾宰、长岐十六两,西峰十两,归姜、田头、大村十一两馆夫五两、防夫五两、巡栏二两五钱、分巡道门子、琼山五两,澄、临、定、文、会、乐、儋、万、崖、昌、陵俱二两,感恩一两五钱分守道门子、琼山二两五钱,临、定、文、会、乐、儋、万、崖俱二两,感恩一两五钱兵备府门子二两五钱、公馆门子、俱二两,惟感恩一两五钱铺司兵、俱二两五钱,感恩二两解户四十两、渡夫二两,先贤祠、景贤祠、城隍庙、灵山祠门子俱二两,俱以上中下三等人户估银定编,固是,但等以丁粮多少论,不计地之美恶,则非。盖吾郡地之恶者,田虽宽愈脊,粮愈多秋粮且不能纳,愈大役以困之;地之美者,田虽狭而收倍,且外有杂利,加役尚未为妨,乃徒按丁粮以赢之,故论等当以其地。假以琼山言之,调塘、演顺之十,谨当梁陈、东洋之五;东洋、梁陈之十,谨当遵永、石山之七。举此以例,一郡等皆以地,不拘拘于丁粮师案,则三等定银之意,区州县三等地品之宜,即《经》所谓通融,孟子所谓润泽,则安有失所之民哉!
  驿递 马夫粮差
  琼台等驿递及陵水县马夫共五百四十名。每攒造之后,只计粮朋凑编佥。每夫一名,驿分繁者编米八十石,简者米七十石。每石岁出银一钱,十年而终。如繁者该银八两,内推户粮多者为正,户主之余贴照粮出办交与,类纳六两作雇人工食,二两通收在官,为买马置船铺陈之需。驿简七十石者仿此。琼台马六匹,夫六十名。宾宰、长岐、多陈、西峰、归姜、田头、大村俱马四匹,夫四十名。乌石马二匹,夫二十五名。陵水县夫二十五名。递运所马二匹,夫四十名。以上俱夫名米八十石。义宁、德化俱马三匹,夫三十五名。都许、太平俱马二匹,夫二十名。以上俱夫名米七十石。
  按:上编系弘治末王副使檵所定。如此是一户之役必十年而后终,石米必用银八钱而始勾,月无停催之科,岁无间役之优。已前则造册虽通十年之编,然应役之户周年递替,且夫以丁役,科以粮派,计米一石,银只三钱,已足完役,至今称为民便。今大造在即,不知可更复否也。
  民壮丁差
  琼山等十三州县民壮,共一千九百六十五名。每十年攒造之后,只计丁编佥,诸户朋凑至三十丁为一名,推户丁多者为壮丁应当,余二十九丁贴之,月该一日。递年条例及州县分数,详《兵防》门。
  按:上编亦弘治末王副使檵所定。如此其不计粮,虽与旧编兵民之义同,然无遗户,则与旧意益寡之义异。考之《会典》,天顺初,民壮一丁免米五石,人二丁以资供给,官给器械。弘治以来,惟冬操三歇三余,季月只二操。遇警调集,官给行粮,私役者罪。是除有调外,岁只六十三操,余皆务农之日。故旧编名数虽多,然只各择殷户充之,已有余力。今以三十丁朋合,比旧优免丁粮之例,虽略相当,但中有逃亡,未必皆勾成数。且候衙、押囚、迎送、上宿等劳纷纷,岁无虚日,粮、器既不给官,科罚又甚扰己,非惟民思日前宽裕之风不可得,亦恐官有不虞之急无凭矣。
  借倩夫
  每图十老,内除见年、催粮、均徭三老外,余七老每日各供夫一名,号曰排年夫。成化丁未,张守英迁移府治,暂起应工,今遂为例。
  按:官府时常役作,供于见年里甲。里各一人,郡有旧例。至成化初,用及火铺更夫,排门轮替不息,民甚苦之。时办事官张华,具由建言,韩都御史已备榜革罢。今复倩此而无轮替,是又甚于更夫也。盖民年十五以上籍报为丁,十年之内,一年已应里甲,无年不应民壮,今又无月不应借倩,则一人之力几何,而可堪此苦乎?今以琼山一县计之,里百零四,除厢盐黎疍外,日尚九十余图供夫,使官不私役则除。如成化丁未大营外,余凡修造次兴,何有不济?若邋遢不恤而又及此,将见拨隶者监工例延,以图弛放之利,留拨者该胥串管,以算隐射之赇,于官无少利,群奸则大利,而民则大害矣,可不念哉!
  诸额役
  里长琼山一百四里,澄迈四十八里,临高五十三里,定安二十六里,文昌三十八里,会同七里,乐会十二里,儋州三十一里,昌化五里,万州三十四里,陵水九里,崖州三十一里,感恩六里,共三百九十四里。里每十户户甲首十名,岁轮一户应役,十年而周,谓之正役,谓之排年。附郭者谓之厢长。凡官有需,先责败用,属里算偿。按:《赤城志》云,旧例里长止令输纳物料,供给差使,今则百凡官需,悉出于此。盖视景泰、天顺间,不知其几十倍矣。今吾郡州县里役,入年例先具手册,清审实在丁粮,合干上司定则。人丁钱三百文,米石钱三百三十四文,谓之均平。凡岁祭、表笺、乡饮、科贡等项,俱此出办。余者充该年料价,如不敷,仍于前项丁粮添补,固为良法。但外夫马、供日、下程等派,浩繁无额,有甚于则内者,势亦不可尽去,在于吾牧者善处之,使民不窘可也。
  粮长 旧例当里长正役之后,入冬就为粮长,催征里中本年粮米上纳。其起运京库司廉粮银,就中推选丁粮长,上相应三户为之。
  老人旧例里推一人,年高有德者为之,以理民事,以助官府之不及。
  总甲图凡一人,下有小甲,有火夫,随乡村远近大小各立更铺,以防火盗,周年一替。按:《赤城志》云,今更铺废坏殆尽,惟驱以役作,而因之以陵轹侵渔于下者亦多矣。为今之计,莫若修复国初十家牌之法,默寓古者比闾族党之意,使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惟互相觉察以免于恶,抑且互相劝戒以入于善。如此则政化成,风俗美,民可不劳而治矣。孰谓火甲更铺之法,不可推而为化民成俗之道哉,特为之在人耳。旨哉言也!
  书算府州县各有总书,厢都各有里书。十年攒造,于里中推选谙晓者为之。
  编者按:明末已实行“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所有徭役都折合银两,计入田赋中征收。清朝再加“摊丁入亩”制,更把人头税摊入田赋中征收。因而清朝时期没有徭役制度。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