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539
颗粒名称:
分类号: F812.966
页数: 11
页码: 121-131
摘要: 《光绪崖州志》中描述了崖州的派征、起科、赋役等税收制度,包括各种粮料的派发标准和费用,以及官民的四差费,同时也提供了无优免和有优免的例子。本文还提到了会计粮差的编制和赋役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 赋税 派征 清代

内容

《光绪崖州志》
  派征则例
  粮料
  官米,每石派银三钱一分一厘零七丝七忽。
  民米,每石派银五钱三分零八毫八丝六忽。
  生熟黎灶米,每石派银五钱零四厘零九丝六忽。
  鱼课米,每石派银三钱三分二厘一毫九丝五忽。
  四差
  官民灶米,无优免,每石派银五钱七分三厘八毫二丝四忽。
  民灶米,有优免,每石派银一钱零七厘六毫零三忽。
  熟黎米,每石派银三钱八分二厘六毫八丝五忽。
  人丁,无优免,每丁派银三钱二分六厘八毫五丝六忽。
  人丁,有优免,每丁派银七分一厘七毫三丝四忽。
  妇女,每口派盐钞银一厘九毫九丝九忽。
  起科例
  上则田,一百六十三顷零七亩六分一厘五毫。每亩科官正耗米二合九勺五抄八撮三圭五粟,积三顷三十八亩零二厘六毫为粮一石,共米四十八石二斗四升三合六勺。每亩例派官粮料银九毫二丝,四差银一厘六毫九丝八忽,共官粮差银二厘六毫一丝八忽。又科民正耗米二升二合一勺四抄一撮六圭五粟,积四十五亩一分六厘三毫为粮一石,共米三百六十一石零七升七合五勺。每亩例派民粮料银一分一厘七毫五丝五忽,四差银一分二厘七毫零五忽,共民粮差银二分四厘四毫六丝。计一亩连官民粮料四差共银二分七厘零七丝八忽,该银四百四十一两五钱七分七厘六毫。
  中则田,七百六十顷零九十三亩八分七厘八毫。每亩科官正耗米二合六勺零四撮七圭六粟,积三顷八十三亩九分一厘二毫为粮一石,共米一百九十八石二斗零六合三勺。每亩例派官粮料银八毫一丝,四差银一厘四毫九丝五忽,共官粮差银二厘三毫零五忽。又科民正耗米一升九合四勺九抄五撮二圭四粟,积五十一亩二分九厘四毫为粮一石,共米一千四百八十三石四斗六升八合四勺。每亩例派民粮料银一分零三毫五丝,四差银一分一厘一毫八丝七忽,共民粮差银二分一厘五毫三丝七忽。计一亩连官民粮料四差共银二分三厘八毫四丝二忽,该银一千八百一十四两二钱三分零二毫。
  下则田、塘,一千一百五十六顷四十三亩五分五厘三毫。田一千一百四十六顷九十九亩三分八厘五毫,塘九顷四十四亩一分六厘八毫。每亩科官正耗米一合八勺零七撮零七粟,积五顷五十三亩三分八厘一毫为粮一石,共米二百零八石九斗七升六合。田米共二百零七石二斗六升九合八勺,塘米共一石七斗零六合二勺。每亩例派官粮料银五毫六丝二忽,四差银一厘零三丝七忽,共官粮差银一厘五毫九丝九忽。又科民正耗米一升三合五勺二抄四撮九圭三粟,积七十三亩九分三厘七毫为粮一石,共米一千五百六十四石零七升三合。田米共一千五百五十一石三斗零三合二勺,塘米共一十二石七斗六升九合八勺。每亩例派民粮料银七厘一毫八丝,四差银七厘七毫六丝一忽,共民粮差银一分四厘九毫四丝一忽。计一亩连官民粮料四差共银一分六厘五毫四丝,该银一千九百一十二两七钱四分四厘三毫。
  地,九十八顷八十一亩零六厘七毫。每亩科官正耗米一合五勺三抄五撮七圭五粟,积六顷五十一亩一分四厘七毫为粮一石,共米一十五石一斗七升四合九勺。每亩例派官粮料银四毫七丝八忽,四差银八毫八丝一忽,共官粮差银一厘三毫五丝九忽。又科民正耗米一升一合四勺九抄四撮二圭五粟,积八十七亩为粮一石,共米一百一十三石五斗七升五合五勺。例派民粮料银六厘一毫零二忽,四差银六厘五毫九丝六忽,共民粮差银一分二厘六毫九丝八忽。计亩连官民粮料四差共银一分四厘零五丝七忽,该银一百三十八两八钱九分八厘一毫。
  以上田、地、塘,照亩科征。因溢出会计,官民米摘出,另项编征。
  无优免例
  官米,一石实编银八钱八分四厘九毫一丝。
  民米,一石实编银一两零七分七厘九毫零二忽。
  熟黎米,一石实编银八钱八分六厘七毫八丝一忽。
  生黎米,一石实编银五钱零四厘零九丝六忽。
  鱼课米,一石实编银三钱三分二厘一毫九丝五忽。
  人丁,一丁实编银三钱二分六厘八毫五丝六忽。
  妇女,一口实编银一厘九毫零九忽。
  有优免例
  免民米,一石减编银四钱六分六厘二毫二丝一忽。
  免人丁本身,一丁全免编银三钱二分六厘八毫五丝六忽。
  前件粮差银,间有遇闰加编。其四差丁粮,每年优免,多寡不一,难以定额。今以万历四十八年会计粮差为例。
  赋役
  原额田、地、塘共二千一百七十九顷二十六亩一分一厘三毫。内科官米四百七十石零六斗零八勺,计多会计额米一升二合六勺,摘出另征,贮库支销。尚实米四百七十石零五斗八升八合二勺,每石派粮料银三钱一分一厘零七丝七忽,共银一百四十六两三钱八分九厘。又派四差银五钱七分三厘八毫二丝四忽,共银二百七十两零三分五厘。每石总派粮料四差银八钱八分四厘九毫零一忽,共银四百一十六两四钱二分四厘。
  民米,三千五百二十二石一斗九升二合四勺,计多会计额米九升五合二勺,摘出另征,贮库支销。尚实米三千五百二十二石零九升七合二勺,每石派粮料银五钱三分零八毫八丝六忽,共银一千八百六十九两八钱三分二厘一毫。又派四差银五钱七分三厘八毫二丝四忽,共银二千零二十一两零六分三厘九毫。每石总派粮料四差银一两一钱零四厘七毫一丝,共银三千八百九十两零八钱九分六厘。内除官绅举贡监生员吏承优免米三百二十七石九斗七升四合六勺,例免差银一百五十二两九钱一分二厘七毫。又除灶米三十石零五斗五升五合四勺,例减差银八钱一分八厘六毫。岭前熟黎米,三百九十五石八斗八升零八勺,例减差银八十六两二钱六分九厘六毫。岭后生黎米,五百八十七石三斗五升五合一勺,例减差银三百五十二两七钱七分三厘七毫。通共减银五百九十二两七钱七分四厘六毫。不编差外,实编银三千二百九十八两一钱二分一厘四毫。今仍扣回官绅优免米银一百五十二两九钱一分二厘七毫,实编银三千四百五十一两零三分四厘一毫。康熙元年,知州梅钦请豁官民荒米共一千四十七石二斗九升六合五勺七抄九撮。
  外额征
  鱼课米,五百六十八石八斗,每石派粮料银三钱三分二厘一毫九丝五忽,共银一百八十八两九钱五分二厘一毫。
  又一项,地亩饷银以通州田,地、塘共税二千一百七十九顷二十六亩一分一厘三毫。照万历四十八年例,每亩派银七厘零三丝零八微三佥一沙,共银一千五百三十二两二钱零一厘七毫。每两带征水脚银一分五厘,该银二十二两九钱八分三厘。
  总共通州原额官民灶黎鱼课共米四千五百六十一石四斗八升五合四勺,共编派一条鞭,共银四千零五十六两四钱一分零二毫。又地亩饷连水脚共银一千五百五十五两一钱八分四厘七毫,通共银五千六百一十一两五钱九分四厘九毫。闰银一百四十二两四钱一分三厘二毫。
  开除
  于一件清文久奉明纶等事案内,题准蠲免荒税六百二十七顷八十五亩七分九厘零三丝,无征。本折银一千四百一十九两四钱零五厘九毫七丝。闰银三十两零七钱九分二厘零三丝。
  又于一件遵旨议奏事案内,开除虚报难垦荒芜税二十二亩八分二厘八毫四丝,无征。粮饷银五钱四分零四毫九丝一忽九微零沙九尘四埃九渺六漠,闰银一分三厘九毫一丝零六微一佥一沙零九埃六渺二漠。
  以上二项共无征税六百二十八顷零八亩六分一厘八毫七丝,无征银一千四百一十九两九钱四分六厘四毫六丝一忽九微零九沙九尘四埃九渺六漠,闰银三十两零八钱零五厘九毫四丝零六微一佥一沙零九埃六渺二漠。尚实征税一千五百五十一顷一十七亩四分九厘四毫三丝,实征银四千一百九十一两六钱四分八厘四毫三丝八忽零九佥零五埃零四漠,闰银一百一十一两六钱零七厘二毫五丝九忽三微八佥八沙九尘零三渺八漠。
  新收
  康熙二、三、四年垦复,于五、六、七年起征,税二顷零二亩五分三厘五毫七丝。该升输银五两五钱二分七厘一毫,闰银一钱三分九厘四毫。
  雍正二年至乾隆五年,首垦起征,共税三十五顷二十一亩七分六厘三毫七丝八忽三微三佥五沙。连生黎米,共起征银九十七两零一分五厘九毫九丝九忽六微三佥二沙四尘八埃九渺七漠七末,闰银一两六钱七分零九毫一丝五忽四微三佥八沙四尘五埃三渺二漠六末九逡。
  又乾隆六年至十六年,垦复荒芜,税八顷五十四亩九分三厘四毫六丝八忽六微。于乾隆二十六年起征,粮饷银一十八两四钱七分七厘零三丝六忽七微九佥二沙六尘七埃六渺六漠八末四逡,闰银四钱五分五厘九毫三丝七忽四微四佥六沙四尘一埃一渺七漠七末七逡七巡。
  本折物料溢价,银二十八两五钱四分八厘八毫。
  雕漆衣装,银一两三钱六分三厘,闰银一钱一分三厘六毫。
  雍正七年,奉文南工匠价连水脚派入民粮,征解于雍正八年为始,该编征银二十两零五钱九分八厘四毫零八忽零七佥一沙,闰银一两七钱二分三厘七毫五丝六忽零一佥二沙。
  又额外升科田二十四顷六十八亩零八厘一毫三丝三忽,并摘出溢额米,共征银三十八两零七分八厘二毫。又雍正七年,奉文南工匠价连水脚派入民粮,征解于雍正八年为始,编征银三钱二分三厘一毫六丝六忽一微五佥五沙,闰银二分七厘零四丝三忽八微一佥八沙。
  另一项,雍正三年,奉文裁汰崖州儋州所。雍正四年,归并崖州管理。共原额税四十四顷八十亩,米一千三百四十四石。又带派耗银二十一两九钱三分三厘,内除荒陷税三十六顷六十亩,无征米一千零九十八石,无征耗银一十两零九钱一分八厘四毫五丝四忽五微。内雍正十年升科至乾隆五年起征,共税一顷九十六亩,起征屯米一十七石四斗零六合七勺六抄,带派耗银九钱五分九厘五毫七丝四忽二微七佥一沙六尘,尚不复税三十四顷六十四亩,无征米一千零十八石五斗九升三合二勺四抄,带派耗银一十六两九钱五分八厘八毫八丝零二微二佥八沙四尘,尚实征税连垦复共二十顷零一十六亩,征米二百六十三石四斗零六合七勺六抄,裁并带派耗银四两九钱七分四厘一毫一丝九忽七微七佥一沙六尘。又原裁并屯丁,续于一件详请屯户丁随粮纳等事案内,雍正九年,奉文后以十年为始,将额派屯户丁银,按照额征屯粮米石匀派。屯丁一十八,丁一分五厘,编征银四两六钱六分零九毫零八忽,闰银一钱八分一厘二毫二丝三忽。
  又花藤税抵补徭差支应,银三十五两六钱。
  以上九项,共银二百五十五两一钱六分六厘七毫三丝八忽四微二佥二沙七尘六埃六渺四漠五末四逡。内有花藤税抵补徭差支应银三十五两六钱外,尚银二百一十九两五钱六分六厘七毫三丝八忽四微二佥二沙七尘六埃六渺四漠五末四逡,闰银四两三钱一分一厘八毫七丝五忽七微一佥四沙八尘六埃五渺零四末六逡七巡。
  实在连前丁口田地等项共银五千三百零八两八钱九分二厘八毫七丝六忽五微一佥三沙二尘七埃零四漠五末四逡,内有花藤税抵补徭差支应银三十五两六钱外,尚银五千二百七十三两二钱九分二厘八毫七丝六忽五微一佥三沙二尘七埃零四漠五末四逡,闰银一百六十一两二钱一分九厘四毫三丝五忽一微零三沙七尘六埃八渺八漠四末六逡七巡。内除康熙十年改征本色米六百零二石一斗三升六合七勺,支充州营兵饷,折米价银六百二十六两八钱一分七厘。
  又雍正八年添设水师,于乾隆三年请旨遵行事案内,新设兵丁需支月粮,奉文允将本州照科则例除银征米在于地丁项下改征本色米四百二十八石四斗,支充水师兵食,折米价银四百七十三两二钱五分七厘七毫六丝四忽,共征本色米一千零三十石零五斗三升六合七勺,共折米价银一千一百两零七分四厘七毫六丝四忽。改征本色米石拨支兵食,由督粮道汇册报销。尚银四千一百六十五两八钱一分六厘四毫七丝六忽五微一佥三沙二尘七埃零四漠五末四逡,闰银一百六十一两二钱一分九厘四毫三丝五忽一微零三沙七尘六埃八渺八漠四末六逡七巡。
  起运
  原额起运并留充饷军器,共银二千二百零五两一钱七分三厘二毫。又地亩饷连水脚并驿传,节裁银一千六百四十四两一钱七分四厘六毫六丝,通共银三千八百四十九两三钱四分七厘八毫六丝。内:
  折色起运:
  户部项下:
  京库银二百九十七两六钱四分五厘。每两带征滴珠银一分,解京水脚银二分,共银八两九钱二分九厘三毫。解司水脚银一分,该银二两零六分六厘。滴珠银倾入锭内,起解水脚银给官役解运盘费。
  均一料,银一百零九两零九分五厘七毫,解司水脚银一两零九分一厘。
  铺垫料,银二十二两二钱三分四厘二毫,解司水脚银二钱二分三厘。均一,铺垫二顷内,扣买解户部本色料银三十四两三钱零八厘九毫。
  地亩饷,银一千五百三十二两二钱零一厘七毫,水脚银二十二两九钱八分三厘。水脚银给解官盘费。
  以上四项,共银一千九百九十七两四钱六分八厘九毫。查此四项银内,先因荒迁扣减无征银五百六十六两四钱零七厘五毫,实在四项共银一千四百三十一两零六分一厘四毫。其荒迁银两,自康熙二十三、四年起,节年垦复。
  兵部项下:
  驿传节裁银八十八两九钱八分九厘九毫六丝。查此项银内,先因荒迁扣减无征银二十五两六钱七分五厘二毫四丝二忽,此项实在银六十三两三钱一分四厘七毫一丝八忽。其荒迁银两,自康熙二十三、四年起,节年垦复。
  工部项下:
  四司料,银七十一两零一分九厘四毫,解司水脚银七钱一分一厘。
  竹木翠毛等料,银四两五钱七分五厘一毫,解司水脚银四分六厘。
  鱼油料、水脚共银九两七钱八分。遇闰,加银六钱五分二厘四毫。
  以上三项,共银八十六两一钱三分一厘五毫。查此三项银内,先因荒迁扣减无征银二十四两三钱零三厘,实在三项共银六十一两八钱二分八厘五毫。其荒迁银两,自康熙二十三,四年起,节年垦复。
  留备军器:
  军器料,银六两八钱七分一厘二毫,又解司水脚银七分。俱解布政司充饷。
  留充兵饷:
  原备倭,今改充兵饷,银三百三十六两。遇闰,加银二十八两。
  原解府,今改充兵饷,银七十二两三钱六分二厘。
  本州军储仓本色米,银六百五十五两四钱七分六厘一毫。
  本州军储仓折色米,银一百七十五两五钱四分零九毫。
  本州儒学仓折色米,银二百五十两零一钱三分一厘。
  原总兵廪粮,改充兵饷,银一两一钱二分三厘二毫,解司水胸银一分一厘。遇闰,加银六分六厘三毫。
  鱼课米,银一百七十九两一钱七分二厘一毫。遇闰,加银一十六两一钱七分五厘三毫。
  以上七项,留充兵饷,银一千六百六十九两八钱零五厘三毫,闰银四十四两二钱四分一厘六毫,水脚银一分一厘。给官役解司费用。
  新收
  扣回员役优免,银一百五十二两九钱一分二厘七毫。
  本折物料溢价,银二十八两五钱四分八厘。
  雕漆衣装,银一两三钱六分三厘,闰银一钱一分三厘六毫。
  雍正七年,奉文南工匠价连水脚派入民粮,征解于雍正八年为始。该编征银二十两零
  五钱九分八厘四毫零八忽零七佥一沙,闰银一两七钱二分三厘七毫五丝六忽零一佥二沙。
  旧编存留款项下,奉文节年裁扣修宅,伞扇,薪蔬,行香,各役工食,喂马草料,廪粮,使客下程进表路费,朝觐纸札盘缠,科举花红,果饼,乡饮,桃符等项,共银五百二十九两四钱六分七厘七毫,内一项花红果饼先奉文半裁,今奉全裁。除将先奉半裁银二十两零二钱五分七厘八毫列入十四年裁扣顶下,又康熙二十四年六月内奉旨复回廪生饩粮银七十二两,列入留支外,尚银四百三十七两二钱零九厘九毫,闰银二十两零五钱七分零一毫。
  裁官本州训导、义宁驿经费共银一百三十一两四钱四分,闰银一十两零九钱五分三厘二毫。
  康熙十四年,奉文裁扣经费,均乎充饷,连先奉半裁花红果饼等项,除康熙十九年奉文留回春秋祭祀及奉恩诏康熙二十一、二、三年复回官俸进士举人岁贡旗匾宴席盘缠会试水手各役工食乡饮拜牌迎春等银列回留支外,尚银一百八十七两六钱三分三厘九毫一丝五忽,闰银七两零六分六厘五毫四丝。
  康熙十七年,裁扣充饷,除康熙十九年奉文,留回祭无祀鬼神,及奉恩诏康熙二十一年复回官俸会试水手,二十二年复回各役工食等银列回留支外,尚银二十九两七钱二分五厘八毫一丝五忽。
  存留扣荒银三百九十二两一钱二分五厘五毫七丝二忽,闰银一十八两四钱零一厘四毫二丝四忽。内除复回孤贫口粮免扣银三两二钱二分三厘二毫一丝七忽六微,又除于一件钦奉上谕事案内,免扣民壮银八十三两八钱三分六厘八毫,又除一件饮奉上谕事案内,免扣佐杂教职俸工荒银七十五两二钱二分九厘五毫五丝五忽二微,闰银四两三钱七分九厘一毫零八忽,又除一件敬献刍荛等事案内,免扣廪膳荒银二十三两八钱四分六厘九毫一丝三忽九微,闰银二钱一分六厘九毫,又除一件钦奉上谕亨案内,免扣除正印役额荒银一百两零六钱零四厘一毫六丝,闰荒银五两八钱五分五厘七毫零一忽零三佥一沙,俱列回留支。又康熙二十七年,奉文裁扣岁贡生盘缠银一十五两五钱零九厘八毫零八忽,列并新裁项下,又银七两二钱八分一厘七毫八丝五忽三微,凑并进士举人宴席水手等银,列入起运外,尚银八十二两五钱九分三厘三毫三丝二忽,闰银七两九钱四分九厘七毫一丝四忽九微六佥九沙。于康熙二十七年奉文归入起运项下。
  康熙二十七年,裁扣贡生盘缠,银五十五两五钱。内除荒银一十五两五钱零九厘八毫零八忽,于康熙二十七年奉文归入起运项下。
  贺新进士举人宴席旗匾会试水手等项,连扣荒,共银二十六两零五分七厘。奉文于康熙二十八年归入起运项下。内扣除银七两二钱八分一厘七毫八丝五忽三微,于康熙二十七年归入起运顶下。
  驿传裁回全裁充饷,银四十二两零二分八厘三毫五丝二忽。于康熙三十一年奉文归入起运项下。
  各年裁扣官俸役食均平驿传等项,银二百二十五两九钱三分零一毫一丝八忽,闰银一十一两八钱五分三厘四毫。
  匀摊俸工荒,银一十两零二钱四分三厘零二忽三微四佥六沙零二埃四渺一漠六末四逡八巡,闰银三两一钱一分八厘八毫一丝零三微二佥七沙零九埃九渺二漠一末三逡二巡。内于乾隆三年一件钦奉上谕事案内,奉文正印役免扣匀摊银八两三钱八分零六毫三丝八忽二微八佥三沙一尘一埃零七漠六末二逡一巡,闰银二两五钱五分一厘七毫六丝零一微一佥零一尘三埃九渺九漠八末一逡二巡,归入存留备支项下外,尚银一两八钱六分二厘三毫六丝四忽零六佥二沙九尘一埃三渺五漠零二逡七巡,闰银五钱六分七厘零五丝零二微一佥六沙九尘三埃九渺二漠三末二逡。于乾隆元年,钦奉上谕事案内,奉文正印官俸工内匀摊,归入起运项下。
  又额外升科田,共征银三十八两零七分八厘二毫。又雍正七年,奉文南工匠价编征,银三钱二分三厘一毫六丝六忽一微五佥五沙,闰银二分七厘零四丝三忽八微一佥八沙。
  另一项,雍正三年,奉文裁汰崖州所屯税带派耗,银四两九钱七分四厘一毫一丝九忽七微七佥一沙六尘。又屯丁匀派编征,银四两六钱六分零九毫零八忽,闰银一钱八分一厘二毫二丝三忽。
  以上十六项,共银一千四百七十一两四钱四分零九丝八忽零六佥零五尘一埃三渺五漠零二逡七巡,闰银六十一两零五厘六毫二丝八忽零一佥五沙九尘三埃九渺二漠三末二逡。
  连前京库等项,共银五千三百二十两零七钱八分七厘九毫五丝八忽零六佥零五尘一埃三渺五漠零二逡七巡,闰银一百零五两八钱九分九厘六毫二丝八忽零一佥五沙九尘三埃九渺二漠三末二逡。
  开除
  各年荒移无征,银一千二百九十八两九钱二分六厘三毫二丝五忽四微八佥四沙七尘八埃三渺一漠四末六逡,闰银二十八两五钱三分九厘六毫八丝七忽七微二佥六沙二尘三埃一渺一漠五末三逡三巡。
  编审缺额丁,银一钱一分一厘八毫,闰银五厘八毫。
  教职定品加级全俸,共银四十八两四钱八分。乾隆元年,钦奉上谕教职定品加俸给足,于地丁起运项下添给。
  改征本色米价,银一千一百两零七分四厘七毫六丝四忽。改征本色米石拔解兵食,由督粮道汇册报销。
  拨补孤贫口粮,银三十一两六钱六分六厘一毫,闰银三两六钱。于一件推广皇仁等事案内,乾隆三年奉文于起运项内添给,归入留支项下造报。
  均派春秋二祭及无祀鬼神,不敷银二十四两九钱一分零六毫九丝八忽。于一件请酌均祭银等事案内,乾隆八年奉文于起运项内添给,归入留支项下造报。
  以上六项,共银二千五百零四两一钱六分九厘六毫八丝七忽四微八佥四沙七尘八埃三渺一漠四末六逡,闰银三十二两一钱四分五厘六毫八丝七忽七微二佥六沙二尘三埃一渺一漠五末三逡三巡。
  实在起运各项充饷,银二千八百一十六两六钱一分八厘二毫七丝零五微七佥五沙七尘三埃零三漠五末六逡七巡,内除复回崖州所官役经费银一百零八两七钱零六厘,尚银二千七百零七两九钱一分二厘二毫七丝零五微七佥五沙七尘三埃零三漠五末六逡七巡。闰银七十三两七钱五分四厘一毫四丝零二微八佥九沙七尘零八渺零七末八逡七巡,内除复回崖州所官役经费银九两零五分三厘零三丝三忽三微,尚银六十四两零一厘一毫零六忽九微八佥九沙七尘零八渺零七末八逡七巡。
  存留
  原额徭差民壮盐钞驿传均平原额,银二千五百六十两零五钱一分三厘八毫。内除驿传节裁列在起运充饷外,尚银二千四百七十一两五钱二分三厘八毫四丝。内:
  徭差银九百六十三两二钱五分二厘七毫,又传银三十一两七钱六分,花藤税银三十五两六钱,共银一千零三十两零六钱一分二厘七毫。遇闰,徭差加银八十一两一钱八分九厘九毫。
  民壮银八百七十四两四钱三分一厘九毫。遇闰,加银六十两零二钱三分。
  户口盐钞银一十六两五钱七分七厘一毫。遇闰,加银一两四钱零五厘四毫。
  三项,共银一千八百五十四两二钱六分一厘七毫,又传银并花藤税补徭差银六十七两三钱六分,通共银一千九百二十一两六钱二分一厘七毫。遇闰,加银一百四十二两八钱二分五厘三毫。
  新收
  教职定品加级全俸,共银四十八两四钱八分。乾隆元年,钦奉上谕教职定品加俸给足,于地丁起运项下添给。
  开除
  顺治九年、十六年,会议裁扣充饷银二百八十三两一钱二分。遇闰,加银二十一两九钱二分六厘六毫。
  康熙十四、十七、二十七等年,奉行裁扣充饷银五百四十两零二钱七分零六毫六丝,闰银二十八两五钱二分二厘四毫四丝。
  扣荒银五十三两二钱九分三厘九毫三丝六忽,闰银七两九钱四分九厘七毫一丝四忽九微六佥九沙。
  匀摊俸工荒银一两八钱六分二厘三毫六丝四忽零六佥二沙九尘一埃三渺五漠零二逡七巡,闰银五钱六分七厘零五丝零二微一佥六沙九尘三埃九渺二漠三末二逡。于乾隆元年,钦奉上谕事案内,奉文正印官俸工内匀摊,归入起运项下。
  以上四项,共银八百七十八两五钱四分六厘九毫六丝零六佥二沙九尘一埃三渺五漠零二逡七巡,闰银五十八两九钱六分五厘八毫零五忽一微八佥五沙九尘三埃九渺二漠三末二逡。
  实在留支银一千一百九十八两五钱六分三厘零三丝九忽九微三佥七沙零八埃六渺四漠九末七逡三巡。遇闰,加银八十五两七钱五分二厘八毫一丝八忽一微一佥四沙零六埃零七漠六末八逡。
  《旧志》曰古者任土作贡,什一之赋,三代相承。力役有征,王政不废,赋役全书所由作也。崖地背山面海,半硗瘠而半斥卤。故幅员虽广,而额赋无多,且常有飓风为虐,民病不独在旱涝也。依古以来,家鲜盖藏。莅兹土者,抚字催科,必有道以处之矣。
  《古今图书集成》
  崖州
  田、塘、地共二千一百七十九顷二十六亩一分一厘三毫。
  总计通州官、民、灶、黎、鱼课共米四千五百六十一石四斗八升五合四勺,连男妇丁口,共编派一条鞭,共银四千七百六十五两六钱八分七厘;又地亩饷连水脚共银一千五百五十五两一钱八分四厘七毫,通共银六千三百二十两零八钱七分一厘七毫。内除题准荒芜官民米一千零四十七石二斗九升六合六勺,蠲银一千四百一十九两四钱零五厘七毫七丝;又除改征本色米银六百二十六两八钱一分七厘,实在额征银四千二百七十四两六钱四分八厘七毫三丝。

知识出处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历代史志中的海棠湾》,是对历朝历代正史及地方志书中涉及海棠湾的地理历史事实进行辑录。编辑原则包括涉及海棠湾的一切相关内容均要辑录,对于重复内容视情况删减,以整个三亚的史事为线索突出海棠湾的史事,不选择创作而是编辑历史书籍内容。本书按人文地理、手工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商贸、旅游业、教育、文化、民族关系、人物、艺文等篇章分门别类进行编排。所辑录的史料加上现行标点符号,一律改用现行简化字。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