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试剑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74
颗粒名称: 踏访试剑峰
分类号: I267.1
页数: 4
页码: 58-6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作者和朋友们游览“海山奇观”风景区的经历,包括寻觅古迹、欣赏自然景观、回忆历史人物等。作者认为,古人试剑断石之举展现了剑之锋利、力之千钧,而今人应该借鉴古人的精神,在事业开拓上有所成就。
关键词: 三亚市 散文 试剑峰

内容

山迴路转,我们终于登临了“试剑峰”巅,领略古人试剑断石之举。
  1992年,《散文百家》转载了我的作品《小洞天游记》。记得文中我遗憾的是未见到“海山奇观”、“天梯”、“大洞天”和“试剑峰”。如今,这些奇山奇石被梳妆打扮出来了,我高兴地约友去踏访。
  到南山脚下,正是午牌时分。大家沿着石头铺砌的山沟石甬行进。一路走来,只见曲弯瘦长的路旁,小灌木茂密,间卧磊石相迎。来时一身热气,但行不多时,凉风习习,使人爽身惬意。
  走完了山涧荫道,大家攀登那陡峭、盘旋的曲径石路。登几步,喘一气,攀一程,歇半晌,同游的女同志提出就此止步。这时,我游兴正增,总是在前头助劲鼓噪。我说,路总是坎坷泥泞,山总是崎岖峻险,既然艰难之路都走过来了,今日何不攀上峰顶呢!她们听我此言,不甘落伍的尾追男人攀登“海山奇观”景点。
  这“海山奇观”深藏于半山腰上,由几块硕大石头,或卧、或蹲,相挨相靠的结构出大洞穴。那石壁上“海山奇观”四个大字,仿宋毛奎手迹凿刻。字一尺五寸,涂着红漆,赫然醒目。毛奎,字子文,广西富川人,宋理宗年间任吉阳军(今三亚市)知军。他能文善诗,通晓天文、律历、卜巫。他一生酷爱山水,是古代大小洞天风景区的主要开发者。这“海山奇观”巨石壁刻有《大小洞天记》二百三十一字,那是当年他率僚属前往游览时的游记石刻。
  大家席地坐凉涤暑。我仔细吟味那些字迹,不由地忆起了清顺治年间任崖州训导卢轺的一首《游大洞天》五言诗:
  岧岧大洞天,疑是神仙宅。
  习习岩下风,磊磊岩里石。
  石上扫莓苔,岩间容布席。
  坐久不知还,赏心随所适。
  悬崖登渐穷,天路与尘隔。
  遥指大海东,奇峰当树隙。
  青青乍有无,可望不可即。
  悔逐中区缘,羁思日委积。
  愿假双芒鞋,远逐凌风翮。
  实际上,我们寻觅的芳躅,又何止这些足迹?自古以来“海山奇观”中的八景:石船、钓台、岩瞻、灵应泉、试剑峰、大洞天、小洞天、仙梯,乃景中景,画中画。如今随着三亚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又在这里建造鉴真《登岸》群雕,南山“寿”字碑等景,为“海山奇观”游览区增添了光彩。
  此时,我驻足于“海山奇观”巨石旁,林树阴阴,天风飕飕。曾任崖州知州、曾修旧《崖州志》的张擢士的《游大洞天》末尾四句诗“……奥折共疑天有穴,澹忘浑似海无音。当年公事犹多暇,探得桃源静里心”的意境,依然涌上了我的心头。
  小憩片刻,已是斜阳,大家继续兼程。在,“海山奇观”的南石磴上发现毛奎亲笔题的“仙梯”。这“仙梯”特点有二:一是陡;二是磴,突出了一个“高”字,让人瞥目惊心。登“天梯”时,我们屏息凝气,全神贯注地屈尊匍匐着的蹑足而上。我踏着岁月叠岁月的仙梯,怦然心颤起来了。我把脚步放轻放轻,注视着脚下石阶。这时的我宛若腾云驾雾似的,有飘飘欲仙之感
  登完了“仙梯”,山迴路转,我们终于见到了“试剑峰”。此处奇木美石,云峰倚天。西面石壁上竖刻的“试剑峰”三个大字,在斜阳映照下,闪烁着红光。
  此时此刻,大家雀跃似的选择佳位拍照。我呢?伫立在左边栏杆旁,认真地品味着这大自然的杰作。只见巨石顶端横缝断裂,形若剑劈。相传是古代周〓和许源两游士练武时劈的,至今有了数百年的历史。
  我想,古人以试剑断石之举,赢得了剑之锋利,力之千钧,而今人应该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在事业的开拓上有所成就才是。

知识出处

三亚旅游散文集

《三亚旅游散文集》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孟允云近50篇作品汇集成了这本《三亚旅游散文集》,书中既有旖旎的旅游景观,迷人的风姿神韵,也有三亚升格地级市以来的鹿城春风今又是的变化,还有周边市县景点的描摹,无不令读者梦思神往。作者为了赋予该书的创意、新颖,把三亚的美丽划分为13个景区,且以景区设章,撰写了简介,点缀了篇前语,同时又配插了景区素描图,增添了图文并茂之美。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