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六、驱除白沙残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浴血天涯》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15
颗粒名称:
六、驱除白沙残敌
分类号:
I251
页数:
4
页码:
81-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史料浴血天涯中驱除白沙残敌特委召开各地区临委书记会议后,各支队不断给敌人以致命打击,使蔡劲军的清剿计划遭到惨败。相反,我军克敌制胜,壮大了队伍,增强了装备,扩大了解放区,缩小敌控制区,使敌强我弱的局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关键词:
驱除
白沙
残敌
内容
特委召开各地区临委书记会议后,各支队不断给敌人以致命打击,使蔡劲军的清剿计划遭到惨败。相反,我军克敌制胜,壮大了队伍,增强了装备,扩大了解放区,缩小敌控制区,使敌强我弱的局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大好形势下,特委和总部要求各支队更积极地相机歼敌,夺取更大胜利;同时组织力量清除白沙之敌,恢复和巩固白沙根据地,以进一步开辟白沙、保亭、乐东三县连成一片的五指山根据地。我们第四支队当时活动于白沙、儋县边缘地区,奉总部之命向白沙县城牙叉挺进。
根据白沙县地方党组织初时送来的情报,牙叉城里仅驻有国民党白沙县反动县长率领的一个武装中队。若是这样,我们一个大队去吃掉敌人一个中队,那是不在话下的,然而,当我们来到牙叉附近时,才发现敌情起了变化。原来反动头目蔡劲军为了不让牙叉这个堡垒落入我手中,便急急忙忙地向牙叉镇增派了一个营的兵力。敌人开进牙叉后,立即在四周构筑工事,妄图把牙叉作为他们在白沙县进行垂死挣扎的据点。
在此敌情突变的情况下,我和大队长郭壮强、大队政委赵履科等同志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敌人的正规部队虽然在兵力上、装备上比我们略强,但他们是孤军困守;我们兵力虽较弱,但这种强弱的情况完全可以转化。因为牙叉周围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只要充分发动民兵进行配合,围困、袭扰敌人,断其粮食来源,他们就无法在牙叉赖下去,就会自己滚蛋。我们经过讨论以后,一个围困敌人、逼走敌人的作战方案便定下来了。
一天拂晓,向牙叉守敌实施包围的战斗打响了。牙叉镇周围的山坡上、树林里,响起了雄壮的军号声、牛角号声,紧接着,枪声、土炮声、呐喊声撼天动地,仿佛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正向牙叉猛扑过来。敌人探不清虚实,立即进入外围工事进行抵抗。我们组织起战斗组,利用有利地形,逼近敌人的外围工事,并修起简易工事,和敌人形成对峙,然后日夜轮流进行扰袭,搅得敌人日夜不得安稳,不得不放弃外围工事,缩回城里,利用日前修好的碉堡、战壕进行顽抗。我们在民兵的配合下占领了敌人的外围工事后,又及时组织火力组,用火力封锁牙叉镇外所有的大小通道,切断了敌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位于牙叉镇的东南角,有一座高岭,叫做牙利岭。站在岭上,可以看到牙叉的街道和敌人的堡垒,当敌人退守市区后,牙利岭便置于我们的控制之下。这样一来,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视线之内,敌人变成了我们战士的“活靶子”。我们还把日式机关炮架在牙利岭上,对准敌县政府大院里的草房炮击,草房起火了,敌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草房被烧掉,也不敢出来救火,生怕连性命也保不住。
敌人连行动的自由也失去了,整天龟缩在工事里,惶惶不可终日,终于在一个夜晚从西北角突围,沿着山路撤退逃跑了。这样,牙叉的解放,使白沙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九四七年春夏间,李振亚、吴克之同志被提升为纵队副司令,我亦调到纵队司令部负责参谋长工作。总部为了进一步增强开辟中心根据地的力量,决定于一九四七年四月初从各支队抽调兵力,同总部警卫大队合编为前进支队,由符振中任支队长,文度任政委,郑章任副支队长,王山平任参谋长,黄歧山任政治处主任,担负清除白沙县境残敌,开辟五指山根据地的任务。
前进支队成立后,在总部的直接指挥下,连战连捷,相继攻下白沙的加叉、营根、番阳①等墟镇,尔后,总部命我带领前进支队进取敌人在白沙的最后一个重要据点水满(也叫公馆墟)。
水满,这个位于五指山下的小墟,是通往五指山腹地的一个重要隘口,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如敌人据守在这里,就等于扼住我从白沙通向保亭的咽喉。敌人尽管前线进剿无力,兵员吃紧,但仍不惜本钱,以一个营的兵力在这里设防,并且大动土木、挖战壕、布铁网、筑碉堡,苦心经营,妄图把水满据点变成一枚牢牢钉住这个隘口的“钉子”,以阻止我部队进入保亭,控制五指山腹地。
由于这次战斗意义重大,我们投入的兵力除前进支队的四个中队外,总部还命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刘荣、政治处主任韩健率领两个中队前来参战,总共为六个中队。
由于夜袭没有奏效,我召集前进支队和第二支队的领导干部,一起研究新的作战部署,决定采取“逼蛇出洞”的作战方案,发动水满周围村寨群众与我军相配合,围困敌人。敌据点陷于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存粮不多,难以持久作战,再加上我们不断袭扰,定难固守下去。
于是,我们按这个方案向敌人实行围困。果然敌人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他们既不敢出来跟我军决战,又无法在断粮缺食的情况下久呆下去。在被困守了三天之后,慑于我军的威势,终于不得不放弃水满,趁黑夜向陵水逃跑了。
水满据点一解放,五指山周围的白沙县境全为我军控制。至此,五指山中心根据地便初步建立起来了。
一九四七年四月十四日,我总部无线电台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喜讯:“我们司令部直属部队……自进入五指山周围开展工作后,已将该地之义勇队、及黎民红枪队击退。五指山脉的周围地区……全变成解放区,秩序已逐渐恢复,并已打通与三支队来往的路线,现水满据点已拔除……”。①
党中央接到电报后,立即回电祝贺:“琼委十四、二十二日电悉,海南根据地在五指山初步建立是一大胜利。”②
附注
①今均属琼中县。 ①引自琼崖纵队给中央军委的电报(1947年4月14日)。 ②引自中央军委给琼崖纵队的复电(1947年4月29日)。
知识出处
《浴血天涯》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浴血天涯、自卫战争的序幕、严酷的岁月、在反清剿斗争中、五指山的曙光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