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在反清剿斗争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浴血天涯》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300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在反清剿斗争中
分类号:
I251
页数:
20
页码:
65-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亚市史料浴血天涯中在反清剿斗争中、新形势与新任务、旋战“天上雷公”的情况。
关键词:
反清剿
斗争
内容
一、新形势与新任务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国民党四十六军调离海南后,从广东大陆派保二、保三、保四、保五等四个保安总队来海南,由广东第九行政区(即琼崖行政区)督察专员蔡劲军兼任保安司令,总揽军政大权。这时敌人的兵力包括原在海南的保六、保七总队、榆林要塞守备总队,总共等于七个团;加上各县的自卫队及其他名称的反动武装,共约一万多人。我军方面在抗击四十六军清剿时期,部队的战斗减员与非战斗减员缺额尚未得到足够的补充。敌我兵力的对比,敌人在数量上和装备上仍然占优势。反动头子蔡劲军一上任,就狂妄地制订了“三个月清剿计划”,吹嘘要在六个月内消灭琼崖“土共”。面对着气焰嚣张的敌人,我们的斗争仍是十分艰苦的。但是,经过十个月自卫反击战的锻炼和考验,我军在组织领导、作战指挥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四十六军已调离海南,保安部队的战斗力不如四十六军,所以广大指战员对于继续坚持反清剿斗争信心很足。
特别是,这时琼崖特委已同党中央恢复了电讯联系,经常得到党中央的指示,使我们的斗争有了明确的方向。党中央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来电,对海南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作了如下指示:
“在全国内战的条件下,蒋很难调兵琼崖,望利用此种条件积极行动,学会打大仗,消灭反动武装,扩大根据地,扩大武装部队……为占领整个琼崖并向南路发展的任务而斗争。”①
为了贯彻执行中央的指示,琼崖特委于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在澄迈召开了各大区临时委员会书记联席会议。我们西区,由接替王伯伦任临委书记的史丹同志参加这次会议。会议后他回来同我进行了个别交谈,并向西区临委、第四支队领导干部及西区各县委书记作了传达,使我对临委书记联席会议情况有了较详尽的了解。
会议首先学习了党中央的指示,尔后,冯白驹于十二月十二日作了《自卫战争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精辟地分析了海南战场的形势,把四十六军的疯狂围剿,比喻做爬坡到了顶点,而随着四十六军的调离,敌人便开始向下滑,战争的形势在迅速地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
在分析形势之后,他总结了一年来进行自卫战争的经验,提出了今后的新任务,要求“广泛团结各阶层人民,发展各根据地和人民武装的革命力量,进一步开展自卫反击战争,在反清剿中打出新局面”。
冯白驹在报告中遵循党中央的指示,重点谈到关于建立中心根据地的问题。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接见庄田同志时曾说:“必须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逐步把五指山根据地建设好。这是由于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决定的。”①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冯白驹吸取了琼崖党组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创立母瑞山、六连岭、美合、内洞山等革命根据地的经验,经过比较和选择,提出了建立包括白沙、保亭、乐东三个县的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具体意见。
他的意见立即得到了与会同志的热烈赞同,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谈论起在五指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种种优越条件。
五指山脉,屹立在海南岛中心偏南地带。这里形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要是在这里建立起中心根据地,有利于同分散在全岛各地的小块根据地联结成大片;五指山区的白沙②、保亭、乐东三县,地域广阔,人口二十余万,保亭、乐东物产较丰,且与产粮区的县份接壤,较易得到人力物力的支援,是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好后方。特别是,这里勤劳勇敢的黎、苗各族人民,同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有深仇大恨,长期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早在一九四三年,王国兴率领黎族人民起义后,特委和总部就从西区和四支队选派郑放、王昌、廖之雄等同志组成工作组,深入白沙腹地发动群众,并协助王国兴将参加起义的骨干组织起武装队伍,尔后,总部又派出朱家玖、许世淮等人前往充实领导力量,着手成立白(沙)、保(亭)、乐(东)人民解放团,王国兴为团长,朱家玖、郑放、许世淮为副团长,进一步开展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一九四四年秋,我党政军领导机关向白沙县阜龙乡转移,指挥部队开辟五指山中心根据地。一九四五年夏,建立挺进支队,由纵队参谋长李振亚兼任支队长,符荣鼎任政委。挺进支队成立后,在白、保、乐人民解放团的配合下,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歼灭了国民党守备二团和保安六团一部分,击溃和赶走了一部分,开辟了纵横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白沙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以詹力之为县长、王国兴、王昌为副县长的白沙县人民政府。与此同时,保亭、乐东的反动势力也受到一定的打击。日寇投降,我领导机关和挺进支队转移到澄迈之后,白沙根据地的黎族苗族人民,在四十六军发动进攻的严重关头,奋起反击,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些条件,对于建立、发展五指山中心根据地都是十分有利的。
会议经过了八天的讨论,一致通过了《海南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决议》:
(甲)建立白沙、保亭、乐东中心根据地,坚持与敌长期斗争。
(乙)分散斗争,积极出击,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学会打运动战,由歼灭敌一连目标向着歼灭敌一营一团发展。①
在会议行将结束的时候,反动头子蔡劲军集中了大批兵力首先向琼东北平原发动军事政治双管齐下的新攻势。在数倍于我的敌人面前,一支队受到的压力很大。我们得到情报以后,立即根据以上决议精神,进一步研究具体对策。经过一番讨论,冯白驹集中了大家的意见,提出了开展反清剿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反清剿区内党政军要密切配合,部队以更大的机动性与敌旋战,寻机杀伤敌人,发展自己;与此同时,揭露敌人的策反阴谋,教育动摇分子,巩固组织;非清剿区的部队要积极出击,以牵制敌人,策应反清剿区的作战;在敌占区要深入发动群众,进一步开展反内战、反迫害、反劳役的斗争;全岛各大区的党政组织和各支队要互相合作,共同努力,粉碎蔡劲军的清剿计划,在反清剿中打出新局面。
这次会议后不久,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便于一九四七年初率领新扩编的警卫大队进入白沙县的鹦哥岭地区,一面组织力量巩固白沙根据地,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白、保、乐中心根据地;一面领导全岛革命军民开展如火如荼的反清剿斗争。
二、旋战“天上雷公”
反动头子蔡劲军独揽海南军政大权后,由于他的兵力不如四十六军,所以除维持原占领区外,已不可能抽出足够兵力进行所谓“全面清剿”,只能采取“重点进攻”的方针。他抛出了一个“第一期三个月清剿计划”,首先集中保六、保七总队和保三、保四总队各一部,加上地方反动武装约四千多人,向我琼、文地区进行重点清剿;与此同时,把保二总队部署在儋县、白沙边缘地区,保五总队在昌感地区,保三总队一部在定安县的岭口,保四总队一部在澄迈等地区,配合地方反动武装作局部地区的清剿,以策应其重点进攻。
在这场围剿中,臭名远扬的所谓“天上雷公,地下杨开东”的保六总队长杨开东,充当了蔡劲军的得力干将。他猖狂地叫嚣要“剿尽杀绝共匪”,亲自率领保六总队向琼山的云龙、三江、大致坡开进。负责迎战保六总队的任务,落在我一支队身上。反清剿作战刚开始,就传来了一支队在三江墟附近痛歼敌人、不断取得胜利的信息。
原来,保六总队有一个中队驻三江墟,敌人每天都有一、二辆汽车路经三江,往返于海口、文昌之间,保持交通联络和运送物资。一支队长吴克之、副支队长陈求光、政治处主任符路等获悉这一情报后,便决定在公路上伏击汽车,诱击三江之敌,并由陈求光、符路和一大队长邢益丰具体组织指挥这次战斗。
翌日清晨,陈求光和符路带领一中队战士,按照原订作战方案来到南桃村地段的公路旁。等待着敌人的汽车自投罗网。当日上三竿时分,一辆绿色的军用卡车从罗牛山方向开来,很快地就进入我伏击阵地。陈求光迅即命令队伍出击,指战员们从埋伏地点一跃而起,犹如一群出山的猛虎扑向公路上的汽车。顿时枪声四起,杀声震天,敌人的汽车成了蜗牛壳,趴在公路旁。不到十分钟,车上的十二个敌人便全部被歼。敌人的军用汽车,也成了废铁一堆。
南桃村边公路上的枪声一起,驻在三江墟的敌军急忙前往救援。
我方早就料到杨开东会派兵支援,事先派一个大队埋伏在三江墟附近的龙窝村边公路两侧的飞机草丛间,准备吃掉敌人的援兵。敌人从三江墟出来后,很快就开进了我伏击地段。敌尖兵搜索时突然发现了我方伏兵,仓皇间响起枪声。我部队立即用猛烈的火力进行袭击,顿时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公路上立刻倒下了一排敌尸。走在后面的敌人,赶忙向后溃逃。由于我们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地形也有利,敌人猝不及防,死伤惨重,激战不到半小时,就被我消灭了五十余名官
兵。这一仗,我一支队缴获了两挺轻机枪和数十支步枪。
战斗是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的,我一支队在消灭了敌人,达到预定作战目的后,便迅速撤离。待杨开东带领着大队人马赶来支援时,我一支队早已撤离得无影无踪了。
杨开东损兵折将后,恼羞成怒,便以“通共”为名,拿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出气,残杀三江墟附近南桃、龙窝等两个村庄的一百多名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血腥惨案。
杨开东的血腥暴行,激起了一支队全体战士极大的愤慨,大家纷纷要求狠狠打击敌人,为无辜群众报仇。吴克之支队长便把部队率领到九斗山的美良、龙社一带,选择有利地形埋伏起来,然后派出小股部队前去骚扰,故意引诱敌人。正急于寻找我部队报复的杨开东,立刻率领四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追来。我埋伏部队突然出击,又消灭了九十多个敌人,并缴获了一批装备。杨开东不得不仓皇撤退。待他纠集了更多的人马打算重新进攻时,我们的部队已象天兵神将似的又消失在九斗山的丛林里了。
杨开东寻找不到我一支队的踪迹后,便率领大队人马扑向文昌县的翁田、昌洒一带。由于敌人来得迅猛,我第一支队驻昌洒乡沿海红树林里的医疗队来不及转移,陷入了敌人的清剿圈。
当时,医疗队共有医生、看护、膳食等工作人员二十多人,收留着五六十名伤病员,手中武器很少。医疗队的驻地正处在沿海平原,无山可藏,无险可据,面对数百之众敌人的围剿,情况十分危险。医疗队队长符宏儒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急措施,决定化整为零,分组转移突围,分散坚持斗争。整个医疗队共分为五个组,分别由符宏儒队长、符仲副队
长、王指导员、周兰英护士、符气昌政治服务员带领。
杨开东率领大队人马扑到文昌平原后,除了进行“轮番扫荡”、“反复清剿”的军事镇压外,还在政治上采用“十杀政策”和“十家联保”等高压手段,疯狂屠杀、镇压文昌地区的革命群众,妄图割裂群众与我们的血肉联系。但是,久经考验的琼、文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敌人的高压政策下,仍然心向革命,秘密地坚持着斗争。女护士周兰英率领的这个组,就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掩护下,依然灵活自如地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活动着。
她们这一组,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些行动不便的重伤员,无法进行远距离的转移突围,她们从昌洒乡的海边撤离后,就在宝芳乡的南兴村附近一块叫做陈二坡的土丘中隐蔽起来。这里仅长着一小片茅草丛,四周都是田野,紧挨着公路,敌人根本想不到这么丁点大的茅草丛里能藏人,加上村里的群众暗中保护,及时通风报信,因此尽管大路上敌人每天人来车往,但她们却安然无恙。
组内的看护员郑玉颜的家就在南兴村里。她的父亲名义上是国民党的保长,实际上是“白皮红心”的我方地下工作人员。他利用这个合法身份,暗中保护、支持医疗组。当周兰英她们在陈二坡的茅草丛中隐藏后,他把筹弄粮食的事包下来,免得周兰英她们出头露面担风险。南兴村里的群众,由于敌人的抢掠盘剥,生活十分艰辛,但生活再苦,也总是千方百计地接济伤病员们。革命老堡垒户妚四婆宁愿自己吃薯干,也把米省下来,送给伤病员,甲长阿全哥靠放鸭养家糊口,拣了鸭蛋舍不得吃,也送来给伤病员补养身体。
有一天清晨,周兰英和郑玉颜进村到郑保长家取饭,不料
被坏人发觉告密,当几十名荷枪实弹的敌人进村搜索时,正在屋外喂猪的邻居妚四婆立刻机智地谎报情况,骗开敌人,使周兰英和郑玉颜安全撤离。
当敌人对南兴村实行封锁,企图困死、饿死医疗组时,郑保长就让他年仅十五、六岁的小女儿郑少霞挑着担子,把饭菜装在粪筐里,上面盖着芭蕉叶,撒上牛粪,装成下田干活,然后乘着四周没人,把饭菜放在陈二坡附近的草丛里,并用暗号告诉周兰英她们。在敌人的严密监视、围困下,妚四婆、郑保长、郑少霞他们还经常想方设法制造假象,谎报军情,引开敌人,然后悄悄地给伤病员们送去食物和草药。
在南兴村人民群众的掩护、支持下,周兰英她们这个医疗小组,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等到一支队主力打回来,保持满员归队。其他几个医疗小组,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虽然遭受了不少损失,但在琼、文人民群众和当地党政组织的掩护、帮助下,大部分同志也都经受住考验胜利归队。可惜的是,医疗队长符宏儒在突围途中,为了掩护同志们撤退,壮烈牺牲,英勇地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三、牙南公路之战
当敌集中兵力在琼、文平原疯狂进行清剿时,我正率领第四支队活动于白沙、儋县交接的山区。这一地带丛林密布,地形复杂,非常有利于我们进行游击战。加上这一带属于非清剿区,敌人兵力相对较弱,于是,我们便按照临委书记会议的决议,主动寻找战机,狠狠打击西区的敌人,策应第一支队在
琼、文平原的反清剿斗争。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下旬的一天,南丰乡地下党的同志送来情报,得悉驻在南丰的国民党保二总队一营准备在这一、两天进入白沙县城牙叉镇,然后窜入我白沙根据地进行清剿。这是一个歼敌的良机,但这时我四支的部队正分头到各地执行任务,跟随支队部行动的仅有郭壮强大队的两个中队,还有些病号不能参战,敌人二倍于我。如要打,敌强我弱,弄不好就会吃亏赔本;如不打,又不忍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为所欲为。这时我想,只要地形对我有利,就可以少胜多。于是,我和大队长郭壮强立即带领中队干部到牙南公路去察看地形,在一段“S”形的路段上,发现折向牙叉公路两侧的山岗长着茂密的山林,有着天然的屏嶂;折回南丰方向公路的一侧,耸立着巍峨雄峙的高岭,岭下藤蔓盘根错节。整个路段活象一个口袋,是个以少胜多的好伏击点,我们完全可以用扎紧口袋的办法,用火力把一部分敌人拦截在“口袋”外,集中兵力吃掉进入“口袋”里的敌人。于是我们就地决定,除了以一个排的兵力占领高岭,阻击敌人之外,集中主要兵力歼灭窜进“口袋”之敌。
天色朦胧,郭壮强率领部队于拂晓前进入埋伏阵地。八时许,敌人的一个尖刀班沿着往牙叉的公路探头探脑地走来。他们随便搜索一下后,就走过去了。几分钟过后,敌人大队伍在公路上出现。当他们进入伏击阵地时,郭壮强大队长一声令下,密集的子弹便象雨点般地向敌人泼去,把敌人蛇形般的队伍拦腰斩断。征伐中队队长李永孝指挥的几挺机枪一响,“口袋”内的敌人被打得乱作一团,“口袋”外的敌人纷纷溃散。“口袋”一扎紧,突击队立即把一颗颗手榴弹投入敌群,炸得敌人血肉横飞。其余敌人赶紧躲到公路旁的一株大树下,进行顽
抗。由于我突击队缺少连发武器,一时不能有效地压制敌人,因而暂时形成对峙状态。此时尚未落入“口袋”的敌人便拼命组织火力,发起攻击,企图占领我方拦击封锁的阵地。但几次冲锋都被打退。敌人便想占领离我拦击阵地不远的几座山头,以掩护其部队夺取阵地,但都被我们击退。敌人于是又集中了更多兵力,疯狂地向我拦击阵地冲击。在阵地上,我们已有几个同志挂花,但战士们深知能否把住这个关口,将关系到整个战斗的成败,因此奋不顾身地狠狠打击敌人,象颗钉子似的死死钉在阵地上。
为了彻底摧毁“口袋”内敌人的抵抗能力,我突击队便用缴获来的枪尾炮,对准隐蔽在榕树头的敌人射击,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四处逃窜。嘹亮的冲锋号吹起来了,战士们个个象猛虎下山,冲入了敌群。经过一场激战,被关入“口袋”的八十多个敌人终于被我们干净利落地消灭了。“口袋”外的敌人知道败局已定,便仓皇向南丰撤退。
这次战斗胜利后,琼纵电告中央军委道:“……计此役,缴获轻机枪四挺、枪尾炮四门、步枪四十余杆。敌伤亡八十余人,俘敌八名。子弹五万余发,其它胜利品无数。我仅亡二名、伤六名。”①
中央军委接到琼崖纵队的电报后,立即复电祝贺:“海南得此胜利,甚为欣慰,……你处应继续此精神,寻求敌之分散部队及其弱点,集中我之优势兵力,争取在一次战斗中消灭敌人一连至三连的胜利”。②
牙南公路伏击战的胜利,不但有力地打击了西区的敌人,挫掉了敌人的锐气,而且极大地鼓舞了海南军民的斗志。战报下发后,各个支队都不甘落后,纷纷积极出击,策应第一支队在琼、文的反清剿斗争。活动于澄迈、临高一带的挺进支队,在澄迈——福来公路、坡尾——加训公路、坡尾——金江公路三次伏击敌人,共歼灭敌保四总队一百三十余人,缴获机枪五挺、步枪三十余支;活动于定安、琼东一带的第二支队,在加积——海口公路上全歼敌保二总队一个连,缴获机枪二挺,步枪、冲锋枪三十余支;活动于昌、感、崖地区的镇南队,在报板铁路歼灭敌保五总队两个排;活动于万宁,陵水一带的第三支队,战果也十分可观。反动头目蔡劲军为了把他的家乡——万宁变成坚固的反革命基地,指使当地土顽地痞,大肆搜捕我革命家属,屠杀我革命村庄群众,制造反革命白色恐怖。针对敌人的狠毒阴谋,我第三支队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派出由六中队长陈焕和驳壳班战士朱逸辉、叶能成等精干人马组成的突击队,巧扮“国军”,奇袭冯家墟,铲除万宁出名的地头蛇——原第九行政区公署专员吴道南的胞兄吴振藩。拔除礼纪炮楼,活捉反动恶霸钟其秀。横扫当地土顽恶霸,使蔡劲军的企图化为泡影。在我各部队的沉重打击下,蔡劲军顾此失彼,处处被动,所谓第一期“三个月清剿计划”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四、狠挫敌顽
蔡劲军抛出的第一期“三个月清剿计划”被彻底粉碎后,不甘心失败,决定自一九四七年三月起继续进行所谓第二期“三
个月的清剿”,企图挽回败局。在这第二期“清剿”中,蔡劲军的得力打手杨开东又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他亲自率领着两个正规营和数百地方土顽,杀气腾腾地直奔我澄迈一区的民主村庄。
活动在澄迈地区的挺进支队接到情报后,纵队参谋长兼挺进支队长李振亚、副支队长张世英、政治处主任林明等人立刻召集干部,研究对策。当时挺进支队只有五个中队,在兵力对比上,敌强我弱,因此有些同志主张暂避敌人锋芒。但是指挥娴熟、经验丰富的李振亚却主张凭借风脚村的有利地形,把全局的敌多我少、敌强我弱,变成局部的敌少我多、敌弱我强。他提出一个作战方案:把一个中队放在风脚村里,将国民党四十六军当年在村边构筑的旧碉堡、旧战壕加以修复利用,以吸引敌人来进攻,然后倚仗坚固的工事、有利的地形消耗敌人的力量;另方面把其它四个中队放在风脚村附近的山林中隐蔽起来,看准一路敌人,待机出击,局部歼敌,各个击破。他的作战方案得到了大家赞同,他决定把坚守风脚村的任务交给挺进支队出名的“钉子”连队——坚持中队。
作战任务明确下达后,李振亚带领各中队干部到实地熟悉地形,同时还派人故意给敌人送假情报,说共产党一个中队住在风脚村,挖工事准备久住,引诱敌人上钩。
杨开东得到情报后,立刻集合人马,于四月二十八日晨从好保墟倾巢出动。
这天,敌人兵分二路向风脚村扑来。杨开东率领的加强营担任主攻,首先与我坚守在风脚村的坚持中队派出的前哨班接火。我前哨班边打边退,引着敌人从村北向我坚持中队坚守的阵地发起进攻。
在我坚持中队的阵地前沿,是一块开阔的田地,待进攻的
敌人靠近后,我方一阵密集的火力,打得敌人倒的倒,退的退。杨开东见我方这样猛烈的火力,便亲自上前督战,把更多的兵力投入围攻。敌人在迫击炮的掩护下向我发起了强大的攻势,突破了我防御阵地的一角,我坚持中队伤了十多人。处在这种危急情况下,中队长符会旭高喊道:“同志们,坚决保住阵地!”随即带领战士们冲了过去,经过一番激战,把敌人从突破口打退了。
敌人的几次冲锋都被打垮,杨开东被激怒了,将他率领的加强营的大部分兵力都用来围攻风脚村。在这种情况下,李振亚发出了全线出击的命令。激昂的冲锋号响彻大地,刘英豪和魏学良立刻带领争光、奋斗两个中队向杨开东的部队猛扑过去,坚守在风脚村里的坚持中队也向敌人发起了反攻。在我内外夹击下,向风脚村进攻的敌人,成片成片地倒了下来,没死的赶忙抱头逃命……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高高兴兴地清点战果,共计歼敌一个连,缴获机枪三挺,掷弹筒一个,步枪数十支、子弹万余发。
风脚战斗后,杨开东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在我澄迈的民主村庄骚扰清剿。我挺进支队又积极寻找战机,在琼山第六区的南坤墟①至林加的公路上,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消灭数十敌人,缴获机枪两挺。我们四支还和挺进支队联合作战,在澄迈的西昌至坡尾②公路上的鸡寮沟打了一个大胜仗,歼灭保六团一个多连,缴获轻机枪六挺,使杨开东的保六总队损失惨重。由于杨开东“进剿”无力,屡吃败仗,后来被解除了保六总队长职务,由陈瑞章接任。
在保六总队惨败的同时,驻琼东一带的保七总队长董伯然部亦不断受到我第一、二支队的打击,特别是他的主力营在沙浦岭一战中,遭我一、二支队联合伏击,被歼一个连。至此,蔡劲军的两支主力部队一蹶不振。他苦心经营的第二次清剿计划也就宣告破产了。
五、虎穴夺机枪
六个月来,我琼纵在粉碎蔡劲军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所谓“清剿计划”中,共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击毙击伤敌人一千七百多人,俘敌三百余名,缴获机枪三十三挺,各种步枪一千二百多支,火炮十一门。我不仅收复了被国民党四十六军所侵占的区域,而且还解放了不少地方。敌人在我军的有力反击下,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敌人不得不重新进行部署,由“重点进攻”缩为“点、线、面的重点防御”。
这时,各地敌人都龟缩据点,不敢轻易出动进剿,我们琼纵各部队则出击频繁,袭击的范围也不断向敌纵深发展,连敌人的心脏——海口、府城地区,也被我搅得满城风雨。
在敌人重兵把守的海口市区内,有一个国民党的军械所,专修机枪、火炮。这个军械所的所长,是个吃喝嫖赌、利欲熏心的家伙。我琼山县地下人员王辉耀领受了县委给予的任务,经常化装成挑贩活动于军械所周围,结识了这位所长,并以打猎为名向他买过不少弹药和驳壳枪,支援部队。有一天,王辉耀向县委负责人冯尔迪报告:军械所里现有两门迫击炮已修理
好,准备出厂。冯尔迪等人研究后,立即从县中队里挑选了驳壳班长林太宽等人,组成精干突击组,准备深入虎穴,偷袭军械所,夺取火炮,从而搅乱敌心脏,动摇敌人军心,鼓舞人民志气。
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林太宽化装成搬运工人,和王辉耀一起,先混入敌军械所进行侦察。军械所位于海口市区三亚街附近,后面是南渡江的一条河叉。军械所四周围着两层铁丝网,门口防守严密;维修武器车间,下班后还有一哨兵看守。大白天军械所里人来车往,根本无从下手,看来只能在夜里进行。如果得手,如何迅速撤离,也是个问题。从军械所出来后,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走陆路,经海口美舍公园撤出市区,但美舍公园附近驻有敌人一个营,容易被发觉;再一条就是走水路,先横穿三条河叉后再越过南渡江,转到安全区。但如果过渡不及时,扛着笨重的武器,也难于飞身过江。可见这次虎穴行动,风险丛生,稍有不周,就会带来失败。大家经过反复研究,最后选择了如得手后便从水上撤退这一方案。
一天深夜,突击组林太宽、王辉耀、陈光时、冯克胜、吴明新等五人进入海口市,敏捷地来到了军械所附近。林太宽悄悄地向军械所的门岗摸了过去,发现哨兵正靠着岗棚打瞌睡,便一下子用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其他四人一起冲上,夺过他手中的步枪,来个五花大绑,口也堵得严严实实的。然后,林太宽留一个人把守敌哨位,应付突然情况,带着其余三人敏捷地走进了军械所大院,接着顺利地解决了看守车间的哨兵,摸进了黑麻麻的车间。他们发现火炮已运走了,倒有好几挺机枪摆在一个角落里。于是每人扛起了一挺机枪,迅速地离开
了军械所。
当他们来到南渡江支叉的岸边时,恰巧有一条帆船从河面上经过,林太宽立刻跳下水去,强行把船拦住。开始,船工很害怕,以为遇上了强盗,待说明情况后,船工立刻畅快地把他们几个人送过了对岸。接着,他们又用同样办法渡过了其余两条河叉和南渡江。这时县委已派人到河边迎候他们了。
次日,海口市街头巷尾,大人小孩都在谈论着军械所被袭的新闻,说是昨夜几十名共产党象神兵天将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夺走了机枪,搅得满城风雨,闹得敌人惊慌不安。
六、驱除白沙残敌
特委召开各地区临委书记会议后,各支队不断给敌人以致命打击,使蔡劲军的清剿计划遭到惨败。相反,我军克敌制胜,壮大了队伍,增强了装备,扩大了解放区,缩小敌控制区,使敌强我弱的局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大好形势下,特委和总部要求各支队更积极地相机歼敌,夺取更大胜利;同时组织力量清除白沙之敌,恢复和巩固白沙根据地,以进一步开辟白沙、保亭、乐东三县连成一片的五指山根据地。我们第四支队当时活动于白沙、儋县边缘地区,奉总部之命向白沙县城牙叉挺进。
根据白沙县地方党组织初时送来的情报,牙叉城里仅驻有国民党白沙县反动县长率领的一个武装中队。若是这样,我们一个大队去吃掉敌人一个中队,那是不在话下的,然而,当我们来到牙叉附近时,才发现敌情起了变化。原来反动头目蔡劲
军为了不让牙叉这个堡垒落入我手中,便急急忙忙地向牙叉镇增派了一个营的兵力。敌人开进牙叉后,立即在四周构筑工事,妄图把牙叉作为他们在白沙县进行垂死挣扎的据点。
在此敌情突变的情况下,我和大队长郭壮强、大队政委赵履科等同志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敌人的正规部队虽然在兵力上、装备上比我们略强,但他们是孤军困守;我们兵力虽较弱,但这种强弱的情况完全可以转化。因为牙叉周围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只要充分发动民兵进行配合,围困、袭扰敌人,断其粮食来源,他们就无法在牙叉赖下去,就会自己滚蛋。我们经过讨论以后,一个围困敌人、逼走敌人的作战方案便定下来了。
一天拂晓,向牙叉守敌实施包围的战斗打响了。牙叉镇周围的山坡上、树林里,响起了雄壮的军号声、牛角号声,紧接着,枪声、土炮声、呐喊声撼天动地,仿佛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正向牙叉猛扑过来。敌人探不清虚实,立即进入外围工事进行抵抗。我们组织起战斗组,利用有利地形,逼近敌人的外围工事,并修起简易工事,和敌人形成对峙,然后日夜轮流进行扰袭,搅得敌人日夜不得安稳,不得不放弃外围工事,缩回城里,利用日前修好的碉堡、战壕进行顽抗。我们在民兵的配合下占领了敌人的外围工事后,又及时组织火力组,用火力封锁牙叉镇外所有的大小通道,切断了敌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位于牙叉镇的东南角,有一座高岭,叫做牙利岭。站在岭上,可以看到牙叉的街道和敌人的堡垒,当敌人退守市区后,牙利岭便置于我们的控制之下。这样一来,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视线之内,敌人变成了我们战士的“活靶子”。我们还把日式机关炮架在牙利岭上,对准敌县政府大院里的草房炮击,草房起火了,敌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草房被烧掉,也不敢出来救火,生怕连性命也保不住。
敌人连行动的自由也失去了,整天龟缩在工事里,惶惶不可终日,终于在一个夜晚从西北角突围,沿着山路撤退逃跑了。这样,牙叉的解放,使白沙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九四七年春夏间,李振亚、吴克之同志被提升为纵队副司令,我亦调到纵队司令部负责参谋长工作。总部为了进一步增强开辟中心根据地的力量,决定于一九四七年四月初从各支队抽调兵力,同总部警卫大队合编为前进支队,由符振中任支队长,文度任政委,郑章任副支队长,王山平任参谋长,黄歧山任政治处主任,担负清除白沙县境残敌,开辟五指山根据地的任务。
前进支队成立后,在总部的直接指挥下,连战连捷,相继攻下白沙的加叉、营根、番阳①等墟镇,尔后,总部命我带领前进支队进取敌人在白沙的最后一个重要据点水满(也叫公馆墟)。
水满,这个位于五指山下的小墟,是通往五指山腹地的一个重要隘口,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如敌人据守在这里,就等于扼住我从白沙通向保亭的咽喉。敌人尽管前线进剿无力,兵员吃紧,但仍不惜本钱,以一个营的兵力在这里设防,并且大动土木、挖战壕、布铁网、筑碉堡,苦心经营,妄图把水满据点变成一枚牢牢钉住这个隘口的“钉子”,以阻止我部队进入保亭,控制五指山腹地。
由于这次战斗意义重大,我们投入的兵力除前进支队的四个中队外,总部还命第二支队副支队长刘荣、政治处主任韩健率领两个中队前来参战,总共为六个中队。
由于夜袭没有奏效,我召集前进支队和第二支队的领导干部,一起研究新的作战部署,决定采取“逼蛇出洞”的作战方案,发动水满周围村寨群众与我军相配合,围困敌人。敌据点陷于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存粮不多,难以持久作战,再加上我们不断袭扰,定难固守下去。
于是,我们按这个方案向敌人实行围困。果然敌人很快就陷入了困境。他们既不敢出来跟我军决战,又无法在断粮缺食的情况下久呆下去。在被困守了三天之后,慑于我军的威势,终于不得不放弃水满,趁黑夜向陵水逃跑了。
水满据点一解放,五指山周围的白沙县境全为我军控制。至此,五指山中心根据地便初步建立起来了。
一九四七年四月十四日,我总部无线电台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喜讯:“我们司令部直属部队……自进入五指山周围开展工作后,已将该地之义勇队、及黎民红枪队击退。五指山脉的周围地区……全变成解放区,秩序已逐渐恢复,并已打通与三支队来往的路线,现水满据点已拔除……”。①
党中央接到电报后,立即回电祝贺:“琼委十四、二十二日电悉,海南根据地在五指山初步建立是一大胜利。”②
附注
①引自中共中央给琼崖特委的电报指示(1946年11月21日)。 ①引自庄田《琼岛烽烟》。 ②当时的白沙县,包括今属琼中县的部分地域。 ①参见琼崖临委书记会议向中央军委的报告(1946年12月28日)。 ①引自琼崖纵队向中央军委的报告(1947年1月4日)。 ②引自中央军委给琼崖纵队的复电(1947年1月6日)。 ①南坤墟今属屯昌县。 ②西昌、坡尾今均属屯昌县。 ①今均属琼中县。 ①引自琼崖纵队给中央军委的电报(1947年4月14日)。 ②引自中央军委给琼崖纵队的复电(1947年4月29日)。
知识出处
《浴血天涯》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浴血天涯、自卫战争的序幕、严酷的岁月、在反清剿斗争中、五指山的曙光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