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海棠姑娘雕像的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涯论剑》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974
颗粒名称: 关于建立海棠姑娘雕像的信
分类号: J3
页数: 2
页码: 228-229
摘要: 本篇文章记述了为一位重庆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官乙写给罗灯光委员的一封信,探讨在三亚市海棠湾的海棠广场建立海棠姑娘雕像的建议。文章介绍了海棠广场的背景与现状,提出需要增加文化艺术元素,并肯定了罗灯光委员提出在本土文化中发掘题材的建议和海棠姑娘的传说具有本地特色的观点。作者认为,建立海棠姑娘雕像能够弘扬海棠姑娘舍己为人的精神,发掘本土素材,增加旅游文化和艺术欣赏,引领文化和艺术风尚,成为一个新景点。作者自身是著名的雕塑艺术家,提供了自己设计小样的信息,并列举了个人成就和出版专著的情况。
关键词: 三亚市 海棠广场 雕塑

内容

有关单位负责人暨罗灯光委员:
  我是重庆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官乙,今年三月获悉罗灯光委员提出在海棠广场建立海棠姑娘雕像的建议,心情激动,非常赞同这份提案。我是三亚市侯鸟居民,年近八旬,作为雕塑艺术家,我想为三亚留点纪念,做点贡献,为此我收集了有关海棠姑娘的传说和形象资料,找罗委员共同探讨研究,还专程去海棠湾考察并与管委会有关同志商讨。罗委员的提案有几点很重要:一是强调本土文化,在本土文化中发掘题材,海棠姑娘的传说正是本土文化,是独特的具有本地特色和个性的文化;二是借此颂扬海棠姑娘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市民和游客;三是海棠姑娘的雕像立在海棠广场上很适合。
  海南岛是国际旅游岛,三亚是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自然风光很好,但在文化和艺术方面比较欠缺,特别是城市雕塑方面单薄。海棠湾是新开发区,非常美好,海棠广场是开发区的文化旅游中心,也是去蜈支洲岛旅游的必经之地,位置优越。广场宽大、广阔,但无多少旅游文化和艺术欣赏吸引人,仅有一座《牛》的雕塑,此牛雄壮有力,代表了开发区的拓荒精神,但它是共性的,全国类似的牛比较多,具有个性的,必须于本土文化挖掘,海棠姑娘的传说就是很好的素材,如将《海棠姑娘》雕塑立于广场东头,与西头的牛互相对应,一个雄壮有力,一个秀丽优美,相得益彰,就十分完美,同时也解决了广场的“空泛”感觉,会成为一个新景点,吸引人前来参观的。为此,我回到重庆后开始创作《海棠姑娘》泥塑设计小样,并将设计泥塑照片发给罗委员指教,他热情地提出意见,我做了修改又发给他。我做的是泥稿,可以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
  我的值得向三亚交代的情况还有:全国第一批艺术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大都会博士生导师,德国卡塞尔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参与著名的中国大型泥塑群像《收租院》的创作,系《收租院》的主要作者。著名城市雕塑作品有《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纪念碑》《郑和纪念碑》《小萝卜头》等。雕塑作品《小八路》《瞿秋白》《示威去》等被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出版有《大足石窟艺术》《王官乙雕塑作品选》等专著。
  下面是《海棠姑娘》雕塑设计稿的说明:
  泥稿共高50公分,人像占30公分,基座占20公分。拟用花岗石刻制。重点是要塑造一个典型的美丽聪慧、纯洁善良的海棠湾的姑娘,颂扬她舍身为民的奉献精神。优美的动态,遥望大海,显出坚定会心的微笑,姑娘身着黎族服装,赤脚,双手整理头上的发饰,姿态优美且有变化。
  四方基座浮雕。根据海棠姑娘的传说,正面是海棠姑娘带来的众多鱼群,有深海美鱼、海星、龙虾和海龟等,海洋上方椰林婆娑。左边一块海龙王使海中无鱼,海边枯树孤立,渔船在沙滩上停放着。右边浮雕重点是一簇茂盛绽放的海棠花,几只海鸥在岩间飞翔,寓意和颂扬海棠姑娘的美好心灵和勇敢的行为。背后一面刻海棠姑娘的传说文字。
  雕塑像的工艺过程是50公分泥塑小样——作一米左右定稿——放原大泥塑——翻制玻璃钢塑像——分段分块进行石刻——到现场安装。
  此致
  敬礼!

知识出处

天涯论剑

《天涯论剑》

出版者:光明日报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思考与调研、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建设、旅游建设、人才与教育、思想理论建设、发展与整治、调研报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信息。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官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