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经营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大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662
颗粒名称: 商业经营发展概况
分类号: F719.1
页数: 3
页码: 82-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0年至1994年三亚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的情况,商业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类别。商业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范围和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和私营商业发展较快,合伙和股份制商业企业出现良好发展势头。
关键词: 三亚市 商业企业 市场建设

内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990年至1994年,三亚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3亿、2.6亿、3.1亿、3.7亿、4.5亿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由1990年的8543万元增加到1994年的1.4亿元。
  企业网点
  批发企业1993年网点数69个。其中,批发年交易额达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三亚市商业总公司、三亚市第一糖烟酒公司、三亚市第一百货公司、三亚市第一五交化公司等。零售企业数量更多,几乎遍及三亚市各个角落。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经营档次的商场有:三亚市外币免税商品企业公司、施达商场三亚商场、三亚市国宾商场、三亚市侨汇商场,三亚市红旗商场等。这些商场分布较为合理,经营商品品种较为齐全,服务方式及经营方式也不断改进,满足了三亚市的市场需要。红旗街集中了相当部分批发、零售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灵活,经营商品大都为日用消费品,商品价格较为低廉。
  除了上述正在营运的商业企业以外,三亚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还进行了高中低档、大中小型商业项目建设和网点改造。三亚红枫国际购物中心、三亚国际经贸广场和三亚国际贸易大厦拟投资3亿元以上,运用合资合作方式进行建设,现分别进入用地拆迁和紧张施工阶段。三亚外币免税商品企业公司主体工程、阳光购物中心、商贸大厦等网点改造亦正在进行,并可望在近期内改造完毕投入营运,这三个商业企业皆有一定营业规模,且分布较为集中,位置较为优越。
  企业经营
  三亚市商业企业在经营组织形式上,既保留大量的传统小型商店、百货商店形式,也涌现出了超级市场、链锁商店等许多现代商业组织形式;在经营范围上,多数企业都打破了地区、行业及批零界线,实现了跨地区、跨行业、多渠道、多形式经营,部分企业还打破了内外贸界线,实现了内外贸融合式经营;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出现了公开选聘总经理的新作法,开始了企业总经理由委任制到聘任制的转化。
  从业人员
  到1994年底,三亚市商业从业人员达25650人,占社会劳动者就业人数的13.6%。在长期的商业实践中,三亚市初步形成了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商业队伍。
  市场建设
  1993年底城市集贸市场个数达25个;各类批发市场初具规模,1994年以来发展较快。
  企业经济成份
  在三亚市商业领域中,既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有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制企业。多种经济成份既相互竞争,又相互配合,共同支持和促进了三亚市商业的发展。近年来,个体和私营商业发展较快,合伙及股份制商业企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市场类别
  在三亚市建设国际滨海旅游城市过程中,生活资料市场形成了两个典型的类型:一是旅游购物市场,二是日常生活用品市场。旅游购物市场的商品结构以国货精品和国外名牌产品为主,分别满足了国外游客与国内游客的需求;日常生活用品市场的商品结构以中低档商品为主,满足了居民的消费需要。

知识出处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

《三亚大观》本书介绍了三亚是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南部最重要的开放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里聚集了国内最好的热带旅游资源,拥有丰富的矿产、海洋资源和优质海产品。内外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富足,市民积极开发各个领域,积极为大规模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介绍三亚的现状,诚邀各界前来投资、旅游或洽谈贸易,愿意与仁人智士共同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