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近代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2424
颗粒名称:
(二)近代建筑
分类号:
K928.7
页数:
6
页码:
134-139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海南省三亚市崖城区的八处历史建筑,分别是迎旺塔、三姓义学、三亚盐田、海上涵三观、崖城东门街骑楼群、回辉清真寺、疍民水居、起晨郑家楼、妙山楼、月川楼、官塘如凤楼等,它们是三亚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三亚市
近代建筑
崖城区
历史建筑
文化遗产
内容
迎旺塔
迎旺塔位于崖城城西小学西侧宁远河边(图版十五)。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八角式的风水宝塔。塔身高出地面20.6米,塔底每面宽1.65米,壁厚0.52米,塔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正东面各开一半圆券门,每级之间均有外挑出的砖檐。八面塔身上开有四个小半圆券窗。四个正方形小花窗和九个圆窗。塔刹呈椭圆。
塔正面第一级圆券门顶上,一长方形灰砌匾额“海南第一楼”,左款“崖州知州南昌拔贡徐咏韶同州人捐建”,右款“咸丰元年元月元日”。正向二级券门上,有一灰砌扇形额匾,上书“迎旺塔”三字,左款:“知崖州南昌徐咏韶”,右款“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券门两侧镌有对联,上联:“蜃气凌霄亹天象”,下联:“龙光射斗篷剑晖”。
据《崖州志》载:“迎旺塔,在城西门外广度寺左,咸丰元年知州徐咏韶同州人捐建。”徐咏韶系江西南昌拔贡,道光三十年到任崖州知州,是年倡捐兴建此塔。从塔上两处落款年份可知,迎旺塔的兴建是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庚戌年)和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辛亥年)。
日伪时期,日军和国民党军队曾先后在广度寺设卡扎营,塔壁多处被凿为枪眼,刹顶也被枪击破缺。今塔身渐向南倾斜。
2000年11月9日,在退休教师陈芹荃和退休干部刘家祥的倡捐下,西关村82位村民,港门42位村民,捐资四千七百多元维修古塔,面貌一新。由于资金少,倾斜问题仍未解决。
三姓义学
义学,也称“义塾”。中国旧时的一种免费私塾。经费主要来源于祠堂、庙宇地租,或由私人捐款资助。
三姓义学位于崖城城东起元村,坐西向东,为清光绪十二年起晨坊尹、卢、林三姓合众鼎建的学堂(图版十六)。由门楼、天庭、中厅、正堂、仓房、厨房、围墙组成,总面积156.4平方米(东西进深17米,南北宽9.2米)。
门楼额书“三姓义学”四个大字,两旁联曰:“义集同人上溯本源彰积累,学宗先哲永联枝派荐馨香”。进深5.2米,宽3.9米,7架穿墙梁。
天庭,青砖铺设。
中厅,悬式屋顶,8架横梁直穿墙壁,进深7.4米,宽4.7米。正梁红底黑楷题记曰:“大清光绪拾贰年岁次丙戌仲秋吉旦东厢四甲三姓合众鼎建。”左壁有书写工雅的诗文:
尹和靖先生赞:
式尊程氏进德不息,
口直宏口总跻道域。(口为缺字)
传口发口口画羽翼,
升进儒宫口大矜式。
朱晦庵先生题(篆印二方):
鸟奕华宗启锦延聚,
族居叶繁分厥后本。
实溯其初厚泽承先,
祀高风缅旧庐一堂。
情莫隔百世谊非疏,
嫌别婚姻外欢连饮。
食余芳声传谱牒雅,
望著诗书同姓常相。
见他人总不如愿言,
敦辑睦瑞霭溢门闾。
右录宗族诗壹
首俾三姓子孙
随时玩览知所
勤励焉 丙戌冬日书
右壁书有“十六字训”,字迹难辩。左右壁诗文上方各有展开式长画卷壁画。上绘“二斗会棋”、“雁塔扬名”、“春牛图”、“蕉鸿桥”、“松间遇”、“鹿鸣河畔”、“钓鱼图”等绘画,为崖州壁画珍品。各处还保留有寿字龙云图案、花枝卷叶图案等。据九十多岁老人尹学斌(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年生、十二岁入义学堂司香)说,壁书均出于崖州拔贡何秉礼之手。
正堂,为雕花高脊硬山式屋顶。面阔3间,进深5.1米,宽11.2米。明间宽4.4米,两边次间各宽3.4米。明间五架抬梁式和穿枋抬梁式木构架,鼓镜式柱础,大门两扇,侧门两扇,次间两边各有侧门两扇。正梁书记:“大清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戌仲秋穀旦”。
义学主要为三姓弟子儒童授学诵课,有学田几亩。为三亚市保存较完好的近代建筑之一。
三亚盐田
在三亚港河东,月川、红沙等地。光绪十三年至三十四年间,共开盐田575丘,每丘20米×20米不等,晒海水而成生盐,其后田底加敷石片。清末、民国年间,为崖州商行和乡绅合股经营,由三亚港口运出贸易,建国后收归国营,扩建。
崖州过去仅灶丁煮盐,三亚开筑盐田,首开海南岛最早利用海水晒盐的历史。
海上涵三观
位于藤桥镇南境5公里大海中古崎洲上。远望横黛形一字,峦壑清幽,石壁奇峭。光绪戊戌夏(公元1898年),道人吴华存率徒居此,创设草堂。庚子春(公元1900年),崖州知州钟元棣倡建庵堂,祀仓颉字祖及如来佛像。颜曰:“海上涵三观”。厅两侧有联:“元气荟函三上清同契,道原分列四统御兼成。”坐南朝北,屋顶悬山9架梁,珊瑚石、砖、瓦、木结构。
正堂进深5.5米,面阔4.2米,高4.1米,前廊深1.8米,阔4.2米。两边偏房分别进深6.75米,阔3.5米。
总面积276平方米(长23米、宽12米)。
崖城东门街骑楼群
位于崖城东门街,为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来崖贸易老商号所建。街道东西走向,左右并墙,一栋一亭祠宇式建筑,由高大的骑楼式门进入,有雕花木门,穿过中亭便是后厅。楼面阔3.5—4米,进深15—20米,高约13米。二层阳面绮窗雕画,美观大方。
回辉清真寺
回辉清真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历代迁修改建不断。“文革”时被拆。1986年重建于回民村原清真古寺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向东,由回辉伊斯兰教徒捐资,香港伊斯兰教会资助。规模较大,屋顶正中高出一园尖形顶,四廊圆柱,顶间该作券门状。建筑具有伊斯兰造型风格。分别有回新村南寺,韭菜村北寺,回辉新村西寺和回辉村古寺。
疍民水居
在三亚榆港东南海边和红沙南海边一带。水居为疍民世代居住形式,均在海边水中立数木桩,上搭木架,辅上木板或板块为墙或竹笆为墙或编椰叶为墙,盖以茅草屋顶,再压木块,或罩以旧渔网,沥青纸和木板。水居通风凉爽,便于下水出海和缚船停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疍民多上岸盖瓦房定居。
起晨郑家楼
崖城城东起晨村。郑家楼是二十年代建筑,瓦顶平楼式二层。厅、房设置保留崖城清代建筑布局,而外观吸收东南亚洋楼风格。建国后作乡政府办公,后村民居住。
妙山楼
位于羊栏妙山村前。坐东向西,系妙山林秀川家,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瓦顶二层平楼,两层皆中为厅,旁设房,后设木楼梯,砖灰墙中用钢筋水泥横梁。为崖县较早使用钢筋水泥的民居,栏杆、窗户等外观有洋楼风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为乡政府办公用。
月川楼
位于三亚月川村。盖瓦,水泥砖灰墙,横梁钢筋结构,两层回廊洋楼式,占地约500平方米,两层皆中为厅,其两侧分别为各种房间。坐东向西,地面层两侧设厨房,仓库,马间,水井,属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洋式建筑。
官塘如凤楼
位于崖城拱北乡官塘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洋式建筑。坐北向南,瓦顶砖灰墙,钢筋水泥横梁。第一层分正厅,厅两侧各种房间。第二层厅通走马回廊,两侧各种房间,主楼两侧有厨房、仓库、马间、水井。四周围墙,面对照壁,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
知识出处
《三亚史迹叙考》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从文博的视角,调查、研究、考证三亚的史迹人文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海上涵三观
相关作品
崖城东门街骑楼群
相关作品
回辉清真寺
相关作品
疍民水居
相关作品
起晨郑家楼
相关作品
妙山楼
相关作品
月川楼
相关作品
官塘如凤楼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