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的“排头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73
颗粒名称: 上山下乡的“排头兵”
分类号: F323.6
页数: 3
页码: 299-301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作为崖县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的亲身经历。文章叙述了城镇知青动员及发言、入乡初体验等情境,体现了当时时代大背景下年轻一代的理想和追求。
关键词: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发言

内容

1972年七八月间,崖县县委、县革委会为了贯彻落实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和中共中央(1970)26号文件精神,积极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一时间,崖县县城三亚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写有“农村大有作为!”“上山下乡光荣!”等内容的横幅和各类宣传标语,呈现一片热气腾腾景象。按县知青办的原定计划,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批崖县城镇知识青年,将于8月下旬上山下乡,奔赴农村和山区安家落户。
  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何去何从?每个人都要做出抉择。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建设我们的国家,是与生俱来的朴素情感和坚定信念。我在当时没有任何的犹豫,决心走上山下乡这条道路,我的父母也非常支持我。
  动员工作从7月上旬起进入高潮,崖县中学是动员工作重点。县知青办曾在月初派人到学校召开应届毕业生座谈会,号召大家报名上山下乡运动。我的个头不高、体型瘦弱,自小生性内敛、不善言谈,在座谈会上却积极发言,谈及对上山下乡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表示自己要报名上山下乡,投身于上山下乡洪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成长。本是一次普通的即兴发言,始料不及的是,竟然引起县知青办及校方的深切关注。
  崖县县委、县革委会决定于7月9日晚上,在三亚大桥旁边的崖县工人文化宫,召开三亚地区(注:即县城范围,下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员大会。大会召开前夕,学校领导特意找我谈话,对我的思想认识和积极态度评价很高,勉励我要当上山下乡的先进分子,并指定我与同届的韩海凤同学(女)代表应届毕业生在动员大会上发言。我当时对这件事极力推脱,主要是面对大场面胆怯,另外不知道如何写发言稿。在领导的耐心鼓励和悉心指导下,我最终把发言任务接受下来了,但心里仍然忐忑不安。
  回到家里告知家人,父亲和兄长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只怕我临场紧张讲不好,给予我鼓励和支持,我的内心才安定下来。就凭着一股朝气、一份激情、一腔热诚,我认真阅读有关文件资料,联系实际情况,精心准备了大会发言稿,经过学校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员审阅,得到了他们的充分肯定。
  那天晚上,县工人文化宫内人潮如海,热闹非凡,盛况空前,有好几千人参加了动员大会。主席台上就座的有余绍聪、邓业堂、陈昌运等县领导,各条战线负责人,各中学校长,台下是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学生家长、党政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三亚镇各街道居民。
  轮到我上台发言时,一看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不禁倒吸了一口气,手里拿着发言稿,一时紧张得不敢斜视。好在很快就镇静下来,我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一字一句地念完发言稿。我的发言刚结束,台下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以及震耳欲聋的口号呼喊声。韩海凤同学紧接着登台发言,她的普通话纯正悦耳,言辞慷慨激昂,激起强烈的反响。会后我获得各方的赞许和肯定,家人也没想到这么顺利。毫无疑问,这在我的人生中,是一次很重要的经历和锻炼。
  从1972年7月19日开始,崖县中学根据崖县县委、县革委会的指示精神,连续几天举办应届毕业生学习班,组织学生学习毛主席、周总理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一系列指示、中央26号文件,抓住“知识青年走什么路,为什么人”等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统一认识、端正态度。同学们踊跃发言,不甘落后,纷纷报名,我也不例外,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积极报名。
  不久后即被告知,我和邢爱和、钟明发、钟琼荪、李进生等人,被安置在育才公社农场(亦称经济场),指定我和邢爱和为知青小组的正、副组长。
  1972年8月26日,作为崖县城镇知青上山下乡的“排头兵”,我和吴玉菊等58位知青一马当先,毅然奔赴农村、山区安家落户。在出发之时,三亚地区数千名群众夹道欢送,崖县革委会许清泉主任亲自到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一幅幅画面,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已经定格,并且注定成为永恒!
  崖县革委会知青办公室1972年8月29日编写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简报》第四期,以《送子务农为革命上山下乡最光荣》为题目,并附以一份“光荣榜”,载发了第一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消息。特此附上这份“光荣榜”,以为史实记录。原文如下:
  光荣榜
  港务局:钟明发、王财胜、翁兰香、钟梅英、吉光凤、肖国保、邢桂妹、李太妹、黄定发
  三亚镇:邢爱和、叶进财、莫立英、李名达、黎和雄、陈金儒、蒲万坚、陈春福、范秋生、林桂妹、邢福瑚、莫光升、邢应波、余秋妹、王光胜。
  县水产站:王仕秀、林明杰、冯日荣、陈淑兰
  县支行:黄剑冰、黎公云、刘志军
  商业站:黄美銮、陈亚妹
  搬运站:陈其安、李进生、简秀珍、符瑞成、曾圣良
  交运站:邢建良、叶秀凤
  食品厂:覃业弟、王裕雄
  人武部:庄少华、董昌平
  化肥厂:钟琼荪
  财税站:欧石雄
  印刷厂:吴海珍
  县铁木社:卢传义、邢丽珍
  海建:王诗汉
  崖建:潘秀梅、陈兴庄、林桂玉
  州生产资料公司:吴玉菊
  州土产公司:王平
  粮食局:梁怀富
  工交办公室:邢福香
  林场:周美莉
  (请各单位转抄大字报,大力宣传,给予表扬,以资鼓励。)
  作者注:县铁木社的卢传义,后来换成妹妹卢传娥。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覃业地
责任者
王仕秀
相关人物
林明杰
相关人物
冯日荣
相关人物
陈淑兰
相关人物
黄剑冰
相关人物
黎公云
相关人物
刘志军
相关人物
陈其安
相关人物
李进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