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遇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622
颗粒名称: 山洪遇险
分类号: S761.1
页数: 3
页码: 55-57
摘要: 本文讲述了1975年抱扎河的两次洪灾,以及知青们在灾难中的救援行动,展现了他们顾全大局、舍小我、成就大我,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
关键词: 山洪 知青 抱扎河

内容

抱扎河最初给我们的印象是河水清澈宁静,就像一面镜子,平稳而光滑,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阳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沉默不语,平缓地流向远方。然而没过多久,我们就领教了它狰狞的另一面。
  1975年7月的一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覃业山、吴石贵、何琼珠等人要到河对岸砍山竹。一行人有说有笑,正在依次过河时,突然听到一阵阵“呼啦呼啦”的轰鸣声,那种低沉而有力的响声犹如战场上万马奔腾、咆哮嚎叫一般,由远而近,让人感受到咄咄逼人的气势。走在后面的覃业山警觉起来:不会是山洪暴发吧?抬头看天,晴空万里,没有一片云,也没有一滴雨点。他带着疑虑循着响声望去,没看到什么。随着那“隆隆”的响声越来越近,河上游远处河道上泛起雾茫茫几丈高的水蒸气,吴石贵大喊:“山洪来了!”这一喊使覃业山醒悟过来,应该是河上游保亭区域下大雨形成山洪冲到下游来,其水势就像在电影中看到的山洪那样真真切切。转眼间已清楚地看到山洪水头一波波滚滚而来,于是他也连声大喊:“山洪来了!山洪来了!”
  听到吴石贵和覃业山的喊声,知青们赶紧撤回河岸上来,只剩下何琼珠一人还愣着站在河中心朝呼啸声处张望。水势很大,水流很急,很快就到了何琼珠身边,她已来不及上岸。覃业山忙向她一迭声大喊:“快爬到你身边的大石头上!”何琼珠如梦方醒,马上做出反应,她刚爬上大石头,来势凶猛的山洪就冲撞到她的脚下,平时不足30米宽、最深的地方尚未没及膝盖的清澈宁静的抱扎河,顿时变成一条100多米宽、深可及胸的奔驰咆哮的水龙,波涛汹涌,急促地冲向下游。何琼珠摇摇晃晃地站立在大石头上,波涛撞击石头,水溅湿了她全身,看上去成了一只落汤鸡。暴涨的河水混杂着泥沙、碎石、枯枝落叶,眼看就要漫到何琼珠的脚下,知青们取来粗绳准备把她拉上岸。
  这时水流渐渐趋于平稳,水位渐渐下降,河中高大一些的石头露出水面了,覃业山赶紧叫何琼珠踩着露出水面的一个个石头走上岸来。何琼珠登上岸后说,简直像是置身于幻觉中,平时在电影中看到的山洪今天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其风险了,真令人心惊肉跳。是啊!当时大家都替她担心,她在我们知青中年龄最小,才刚满16岁,个子瘦瘦小小的,大家按照扑克牌中最小的牌给她取了一个外号叫“方角三”,她如此瘦弱的身躯哪能经得起山洪的肆虐。
  此事件给我们敲起警钟,今后在雷雨季节要注意山洪暴发,凡涉水的活动都要注意河水的变化,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为防患于未然,我们把河对岸的养猪场搬迁回分场这边,菜园也移设到高地。然而,百密一疏,始料不及的事件还是发生了。
  这年8月的一天,大家冒着蒙蒙细雨种植树木,傍晚收工后,男女知青按惯例到各自的河段洗澡。此时河水较平时稍涨,但不是很急,大家都在洗洗涮涮。
  洗着洗着,连长邢福建突然听到“呼啦呼啦”的轰鸣声,经验告诉他山洪暴发了。他和其他男知青毫不犹豫赶紧上岸。尔后他惦记女知青安危,顾不上穿衣服,只穿着短裤衩向河下游的女知青方向跑去。他一边奔跑一边呼喊:“山洪来了!山洪来了!”樊石养在厨房里听到从河边传来的报警声,立即放下手中活,迅速抓起一捆粗绳,叫上其他知青一起赶到河边准备救援。
  李亚妹、孙少铭听到警报声后赶紧跑上岸。冼碧娟、骆秀梅二人觉得半裸体上岸遇上男知青太不好意思,赶紧拿起放在河中石头上的衣服穿起来,不料洪流如同从天而降突然驾到,把她俩裹挟走了。一开始在翻滚的急流中还能听到她俩的呼救声,后来则只听到洪水发出的咆哮声。李亚妹、孙少铭和樊石养等人急忙向河下游跑去,一边跑一边呼喊她俩的名字,跑了大约200米快到悬崖瀑布口才听到她俩微弱的呼救声。
  原来,冼碧娟被激流卷走,整个人一下子沉入水底,她在水中拼命挣扎浮出水面,山洪一下子又将她冲得老远。挣扎中她双手抓住岸边一棵大树伸展入河面的树枝,树枝在洪水中忽高忽低且左右摇摆,冼碧娟死死地抓住这根救命树枝不放。骆秀梅看到洪水刹那间冲到跟前,本想抱住站立的那块石头,但一个大浪劈下来,她整个人被卷进河水中,急流一浪又一浪猛推着她,她连连呛水,正当她快憋不住时,幸运地借助一股水势露出水面,并被河中的一块大石头挡住,她赶紧抓住机遇翻滚到石头上,而石头在激流的冲撞下,摇摇晃晃并逐渐向瀑布口移动,她本能地贴身扒在石头上等待救援。
  岸上的知青赶到后,把一条粗绳抛给冼碧娟,待冼碧娟抓紧绳后齐心协力把她拉上岸来。接着又把粗绳低空抛给骆秀梅,但骆秀梅离岸较远,粗绳几次都抛不到她身边。知青们改为高空抛绳,可几次都被岸边的树枝挡住落回原地。熟谙水性的疍家仔樊石养此时挺身而出,自告奋勇冒险过河到对岸去接骆秀梅。他叫一位知青把绳索的一端牢牢地捆绑在岸边大树头,另一端系在他腰间,然后一蹦一跳地跨越一个又一个石头,不一会儿到了河中心,此时石头间隔宽跳不过去,他就强行泅渡。
  大家都紧张地注视着,突然一个浊浪劈头打来,把他压入水中冲向下游,岸边的知青紧抓绳索,他被冲出好几米后就被绳索拉稳。凭着良好的水性,他一鼓作气使劲游,利用河中的石头作依托,一蹦一跳到达河对岸。上岸后,他跑到靠近骆秀梅的岸边,解开系在腰间的绳索抛给骆秀梅,很快就把骆秀梅拉上岸。接着他把绳索系在骆秀梅腰间,拉住骆秀梅的手,又是蹦跳和强行泅渡,把骆秀梅带过来跟知青们汇合。刚上岸就听到“嘭”的一声响,一股更大的洪流像推土机一样把骆秀梅刚才攀附的那块石头推下了涨水形成的瀑布口,好几块露出水面的石头也像足球一样,一个一个向瀑布口滚去。
  知青们同心协力、共同患难、舍己救人的壮举和精神,与尖岭同在,与日月同辉!

知识出处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崖县知青史料专辑·中册》

出版者:南方出版社

本书共有83篇文稿:崖县抱龙林场(20篇)、崖县三亚林场(2篇)、林旺猪场(3篇)、海螺农场(2篇)4处安置点27篇知青回忆录;藤桥(4篇)、林旺(2篇)、田独(13篇)、红沙(4篇)、荔枝沟(6篇)、羊栏(8篇)、天涯(1篇)、育才(6篇)、雅亮(3篇)、崖城(5篇)、水上(2篇)、保港(2篇)12个公社安置点56篇知青回忆录。

阅读

相关人物

何琼珠
责任者
李亚妹
责任者
骆秀梅
责任者
樊石养
责任者
冼碧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