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观念更新长智慧 经济发展滚雪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501
颗粒名称:
观念更新长智慧 经济发展滚雪球
其他题名:
记高峰乡台楼村委会农民黄其孝
分类号:
F323.7
页数:
3
页码:
216-218
摘要:
本文介绍了黄其孝在高峰乡一村的致富经历,他借助优势条件和吃苦的精神,种植热带作物并实行科学管理,建立了一个热带作物种植庄园。他敢于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并注重技术培训和社会责任,积极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
热带作物种植
科学管理
黄其孝
内容
在三亚市北部山区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个贫困的乡里,有一个小村庄叫台楼一村。这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热带作物种植庄园,这一庄园的园丁是该村农民黄其孝。
黄其孝在贫困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近年来,他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条件,依靠一股钻劲和吃苦的精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种植热带作物,大力办好家庭农场,迅速脱了贫致了富。目前,他家拥有已开割橡胶6000多株,槟榔3000多棵,苗圃6亩,橡胶加工厂1个,三轮车1部,鱼塘1个,年经济纯收入7万元。致富先要思富,思富得变观念。黄其孝走出山去到沿海地区看看,发现山外的世界很精采。沿海地区的许多农民,依靠优惠政策,进行科学种养,很快走上致富道路,这使黄其孝受到很大鼓舞,产生了要解脱贫穷过上富裕生活的强烈愿望。经过反映思索,他认为要实现致富愿望,首先要敢于冲破长期形成的各种旧观念的束缚,打破那些不适时宜的老框框、老套套,特别是要遏制高峰乡长期存在的大搞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的愚昧活动,使人的思想跟富裕地区一样解放,于是,他不参与各种封建迷信活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他决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改变自己这个家,为台楼一村的乡亲带个好头。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黄其孝认为高峰地区山地多,自然资源丰富,是大力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业的好地方。要改变过去那种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实行以种植橡胶为主,槟榔等其它热带经济作物和养渔为辅的种养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他东凑西借到一点资金,首先在自家庭院附近开挖鱼塘,并在鱼塘的周围种植一些槟榔、菜、瓜。为了减少开支,他领着一家老小自力更生开挖鱼塘,槟榔苗也由自己培育。他努力学习有关科学养殖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使放养的鱼苗成活率较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两年来,他除了还清借款外,还积累了一些资金。他及时利用这些资金来发展多种经营,与村委会承包管理一片荒山和1000多株已开割的橡胶。所得资金又投入到热带作物种植中去。他依靠科学的管理,使橡胶、槟榔的产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没有橡胶加工场,出产大量的胶水只能运往南岛农场加工,这不但耗损了胶水,而且让人家赚了许多钱。为了不让“肥水流入外人田”,在当时资金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挤出一些钱在胶地附近建起一座小型橡胶、槟榔加工厂。所加工的橡胶质量不断提高,所加工的槟榔远销省内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黄其孝还根据热带作物的需求变化和经济发展前景,相应调整发展热带作物的目标,按热带作物的科学种植管理方法及种植的季节规律来安排扩大种植面积,新种植的2000多株槟榔、3000多株橡胶将要投产。这样,高峰乡第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农民热带作物种植庄园,在台楼村建立起来了。
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在乡委乡政府的主持下,他举办了热带种植技术培训班,把他成功经验传授给年轻有为的青年,使高峰地区特别是台楼村掀起了一股种植热带作物的高潮。1996年,黄其孝把自家种植的5亩荔枝基地给台楼小学扩建操场,而且还拿出1200元支持台楼小学整治操场,让孩子们有一个学习活动的好环境。每逢春节前夕,他都到高峰乡敬老院去慰问老人,给老人送温暖,让老人们能快快乐乐地过好节日。今年冬修,为保证台楼一、二两村的水稻产量,修建引水渠道刚好通过他的鱼塘,他二话不说,马上让出鱼塘,并没有要求赔偿损失。一花引来百花香,目前许多农村青年都依靠科学养殖,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知识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本文是《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序以及对乡镇企业家的采访报道,探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和管理经验,展示了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拼搏和创新。
阅读
相关人物
海斌
责任者
黄其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