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车轮辗出金光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455
颗粒名称:
车轮辗出金光道
其他题名:
记红沙镇红土坎村运输专业户钟业英
分类号:
F323.8
页数:
3
页码:
91-93
摘要:
本文讲述了钟业英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以勤劳和机智为武器,一步步发展起个人运输业,从小柳州车到中巴车再到翻斗车,最终拥有了稳定的收入和丰富的家庭资产。她不忘初心,利用自己的财力和行动,支持村里的困难户,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钟业英
三亚市
改革开放
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富民政策,使许许多多农民都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钟业英,这个离开校园不久的女青年,也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在改革的浪潮中冲浪,历险。现在,她已变成了腰缠万贯的老板,家里有翻斗车2部,中巴车1部,200平方米的豪华楼房1幢,固定资产达34万元,是红土坎村较早过上小康生活的农民。
1980年,钟业英初中毕业,便面对生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是因为家境贫穷,她只好在田独农贸市场上做些蔬菜小生意。做小生意的本钱都是同左邻右舍借的。四年过去了,她省食俭用,积蓄下来的钱只有2000元。1985年3月,她同村里的小李结了婚,她不甘心把自己圈在一个家庭主妇的圈子里,要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做一个有为的新女性。她很明白,谁有本事谁就致富,谁的头脑灵活谁就发家,而要使自己富裕起来,就必须善于把握机会,大担投资。田独镇连着三亚市区,往来人多,具有地理优势。她就瞄准了这点,操起了运输业。她让丈夫学开车,并贷款2万元,购回了一部全新的小型柳州牌运输车。投入营运后,她和丈夫起早贪黑来往于田独与三亚之间,有货运货,有客载客,整天奔走不息。一年之后,她便偿还了所有贷款和利息。到了1992,她已彻底摆脱了贫困,家庭存款有4万多元。
1992年底,随着房地产热的不断升温,三亚经济也出现了超常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这时,小柳州车已不适应三亚客运的需要,必须尽快更换。钟业英看准了时机,买进了一部中巴车稳定自己的运输业。从小柳州车发展到中巴车,她在运输路上已迈进一大步,生意也极为红火,每天收入可达400元。到了1993年8月,她在个人帐户上存了11万元。这时,她看准了三亚大开发建设的势头,又把资金投向翻斗车,一下子购进了两部车,共投资15万元。1995年上半年她回收所有投资,并盖起了一幢宽敞的楼房,现代化电器设备一应俱全。
钟业英物质上富了,精神上也富了起来。几年来,红土坎村委进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行列,里面有她一份真诚的奉献。1995年初,村委决定修建一条800米长的泊油村道,她知道此事后,给村委捐款1.5万元,并带动周围群众捐款出力,使道路很快开通。每次道路维修,她都主动出车出工,拉土修复。此外,她还给村里的困难户赠送电视机,到目前为止她已先后送出4台彩电,让那些贫困人家从电视屏幕上看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各地带来的生气,受到鼓舞。
如今,钟业英已赶上都市人一样的生活水平。但她依旧艰苦朴素,丝毫没有大款的派头,仍然保持劳动者的本色,每本早出晚归,满头大汗。许多人不懈地问她:“你已经富了,何必还这样操劳?”她微笑地回答说:“赚钱的机会难得,我要好好地把握。”这话道出了一个新时期的农村妇女勇于主宰自我的情怀。
知识出处
《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
本文是《三亚市奔小康群英谱》序以及对乡镇企业家的采访报道,探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和管理经验,展示了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拼搏和创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钟声
责任者
钟业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亚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