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姑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1117
颗粒名称: 卖花姑娘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163-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个叫辉的卖花姑娘在三亚开花店的创业故事。在暴雨中,作者第一次来到缘组合花艺店,被店内花儿的香气和安静所吸引。在辉的帮助下,作者选购了一盆插花,并和辉聊了起来。辉曾在五星级酒店当园艺总监,但后来离职创业,在和合作伙伴的合作中遇到困境,最终成为花店的唯一拥有者。花店的经营情况很艰难,但辉一直坚持不懈,试图为花店找到更多的生意。整篇文章叙述了辉创业的故事,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创业者的敬意以及对花店环境与氛围的赞赏之情。
关键词: 卖花姑娘 三亚 创业故事

内容

她是个卖花姑娘,一个开花店的卖花姑娘。我总共去了她的花店三次。三次都赶上下雨。
  第一次,暴雨把我留在她那里整整两个小时。
  那是在逛完一整条街上的花店后,我没能买到想要的盆花,有的品种过于单调,有的插艺缺乏创意。
  去小河边吧,去看看河边的红树林。林中的白鹭会不会给出今天最亮丽的一个pose呢?我想着,便拐过街。
  七月的天,说变就变,刚刚是晴空万里,这会儿就忽然下起雨来。到三亚这个热带滨海城市生活了十多年,对它的这个特点我也体会颇深。我急急地想寻个躲雨的地方,就这么巧,一抬头,就看到了她的花店——缘组合花艺店。
  这是一间面积很大的店面,店门口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以让人驻足;中间和两边靠墙处,设计精美的架子上分层摆放着各式的盆花,有鲜花,也有干花。花架之间的过道干净整洁。
  我跑进店里,却并不见有人来招徕客人,几个看似服务生的,或打扫卫生或摆弄花盆,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街面上嘈杂一片,跑进来躲雨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进来后,就都很快地安静了下来,仿佛店内那摆放得错落有致的花儿散发的香气能让人安静似的。但我很快就明白过来,是服务生和花儿共同维护着一个自然轻松的环境。
  稍稍整理了一下淋湿的头发和衣服,我踱步探寻起那些盆花来——我还没完成上街买花的任务呢。
  不一会儿,一个刚刚在背对着我弯腰插花的女子走了过来。其实她直起腰一转身的刹那,我便已确定她必定是个美人,并开始一点点地预期她的美丽:高挑而丰腴的身材与紧身的长裙相得益彰,有点卷的短发恰好地拢在后头垂及肩膀,精致而略微清瘦的脸庞,那一对眸子里的谦和,将整个形象定位为温柔……可是,当我的目光移到她的脸部时,不禁有些遗憾:她的左侧面部有两道伤痕一直延伸到了鼻梁上,虽然轻微,却展示着与她三十来岁年龄不相称的沧桑。
  “您需要点什么吗?”她大方地微笑着问我。
  我收回疑虑而带着点失望的眼神,说:“我想要一盆插花,摆在客厅里的。”
  “那您看中了哪一盆?”她又问,“要不坐下来谈一谈您的具体要求,然后现场制作一盆?”
  “好啊!”我正愁着怎么赖在这儿躲雨呢。
  她请我到店里面去坐。我这才发现花店最里面,还有一处不小的空间。一张拾掇整齐的办公桌、一个古朴的茶几和几把造型别致的椅子,在花儿掩映之下雅趣顿生。她给我泡了一杯茶。我们坐下来,一面喝着清香的茶,一面十分自然地聊了起来。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花店的后面还搭了个半透明的顶棚,我们正好就坐在顶棚的下面。骤雨打着棚顶的声音,刚开始听起来,用《琵琶行》里“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再好不过了,到后来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了。
  外面雨声狂乱,店内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花树安静而生机盎然。到店里来躲雨的或买花的人,依然是慌张地进来,然后安静下来轻松地交谈,间或有人买点东西,再悄然离去。
  一切都是如此的井然有序,和谐自然,弥漫着信心与自在。
  交谈中得知,她叫辉,就是花店的主人,刚从上海来三亚不久。她原是被一家五星级酒店请来当园艺总监的,但很快她发现这儿还没有一家上档次、或规模的经营花艺设计的花店,便辞职与两个同事投资几十万元,开起了这间店,既做花艺设计也做零售。开张一年了,花店仍然负债,处境十分艰难。的确,在一个举目无亲、全然陌生的城市里创业,绝不是光有钱就行的。我暗暗佩服她们的勇气。
  很快,在历经了最初的几个月的挣扎后,她的两个合作伙伴承受不了每天营业额的负增长,先后提出退股。
  “我们每天四处联系业务,酒店宾馆、开业庆典、大型活动的举办方等,但多半是谈得高兴,成交的却少。有一次,我们费了好多天联系了一笔大生意,说好第二天就要签合同的,材料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谁知一个竞争对手的横空出世,竟利用人事关系向客户施压,导致客户临时变卦,令我们失去了这笔大单,这几乎让我们一蹶不振。”她说道,“我的两个同伴也就是从这次失败后坚决要求退出。那一阵子,我都快疯了!我得筹集足够的钱付给她们,但多年来打工挣的钱几乎全投进花店里了。”
  “后来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结果。
  “后来……”她停顿了一下苦笑着说,“后来我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
  “哦?”我的身体不禁向前倾了倾,在心里暗忖了一下,关切地等待后面的话。
  “我将父母在上海住用的唯一一处房产拿出来作质押向银行贷了款。”辉语含歉疚地说。
  “哦!”我长舒了一口气,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她本很美丽的脸庞上的那两道浅浅的疤痕,说道,“这没什么嘛!”
  “您这么认为?”她奇怪地看着我,“尽管后来我爸爸妈妈知道了我的处境,如您一样,说这没什么,还批评我,说我早应该给他们说了,但毕竟这扰乱了老人家平静的生活。要知道,现在他们是时不时地打电话来询问经营情况呢!您刚才说您是学财务的,说说看,我应该怎么汇报呢?是谎报呢还是说实话呢?”
  我无言以对,我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成分竟然被一个卖花姑娘问住!何止是财务报表呢?我们每个人能够坦然地展示多少真实给别人呢?
  “是的,这很难回答,”我随意地应付着,“照我说,当然实事求是啦!”
  “看来您是个诚实的人!”她说道,“我愿意相信诚实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备品质。想知道我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吗?”她浅笑嫣然地卖了个关子,“我的做法是,在诚实地承认现状的同时,会给他们仔细地分析未来。”
  我忽然觉得,那两道疤痕里透出了些微的坚毅。
  “我的两个同伴打退堂鼓的时候,我就反复地给她们分析过市场现状和走势,我坚信我们的决策没有错,只是需要时间,需要等待。”她继续说道,“做生意不但需要眼光和自信,还需要有牺牲精神以换取足够的认同。”
  坦率地说,我看到的商人多是如何地狡诈、唯利是图,如何地善于公关等,我从来不相信商人会有牺牲精神,便说道:“成功的商人有眼光,有自信,但还会有牺牲精神吗?”我全然忘了我面前的她也是一个经商的人。
  “商人也有品位之分的吧!”她庄重地说道,“在人们对某个产品的认知和需求还不够普遍,竞争环境也不健全的条件下,你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培育市场需求,还需要充足的资金周转以等待市场的转变。这种多少有些冒险的付出也是一种牺牲!”
  我不懂经商,却感动于她这一份真诚和执着。忽然想起,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曾介绍过一个杭州女子,凭着高超的技艺和沉静的风格将她的茶艺店开得誉满全国。我看着辉,觉得她就有那种沉静的风格。于是想,这个女子,是否也有高超的技艺呢?
  我们又聊了一些关于花艺审美,关于三亚正在建设的兰花生产基地、玫瑰谷等话题。她的员工则偶尔会来请教工作,她也时不时地会到前面去指导一下。
  趁着这个间隙,我一面品味着茶香,感受着花香,一面闭目听那仍然狂暴的雨声,心想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组合,突然间就冒出一个问号:“一个安静的所在,能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吗?”
  时间已过去两个小时了。这时一个服务生走到我的近旁,将手里的一盆显然是刚插好的花放到了我的面前问我:“先生,这盆插花怎么样?符不符合您的要求?”我一阵惊讶地审视着那花,一个中等大小的泥色陶盆内,高下错落地插着数种我不知名的花,中间则围绕着几枝百合,清雅却不失丰腴。
  “嗯嗯,还不错”,我脱口而出地夸赞了一句,“很厉害啊,能够知道我喜欢这些……”
  “哦,是我跟他们说的,”辉赶紧解释,“我根据您刚才谈到的一些想法,指导他们制作了这盆花,如果不喜欢可以再指导我们重做,OK?”
  我只是希望客厅里能有一些营造轻松自然气氛的植物罢了。这盆花十分相契我的意愿。突然之间我的脑海里冒出一个感悟: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有品位的人并不孤单啊!辉就是一名有品位的花艺建设者。辉的花店生意真是应该更好一些。于是我思索了一下,十分感性地说:“你在做着一个美丽的事业,一定会有一个美丽的未来。”辉依然那么浅浅地笑了,说:“谢谢您,有您的吉言,我们更有信心了!”
  我知道,用不着我的吉言,辉和她的“缘组合”一定会生意红火。因为这儿不仅是个买花的好所在,还是一个听雨的好所在,一个让人感受到城市的品位的好所在。
  雨住了,我也得走了。付完款临走时,我回头认真地看了看她,当目光不可避免地接触到那两道疤痕时,那最初的遗憾感忽然更加深了。一个真诚的女人,一个本十分美丽的女人,脸上怎会有这两道伤痕的呢?
  后来我又去了一次辉的花店,仍然是雨天。
  我也终于从她的朋友那儿知道了她美丽的脸庞上那两道伤痕的来历,堪比电影中的悲剧。
  她有一个大她两岁的姐姐晖,和她一样漂亮。十多年前,姐妹俩曾在上海开着一家相似的花店,一家香飘十里的花店。除了高超的花艺引人瞩目外,青春靓丽的姐妹花,更是让男人们为之着迷。当然,花店的收入也好得足以让同行羡慕和嫉妒。
  她的姐姐爱上了一个叫帆的男孩,一个只读了初中就辍学,靠在建筑工地搬砖头开始起家的工头老板。那时,帆已有千万的身家。但晖并不是看中了他的钱,上海有钱的人太多了,比他有钱的来追晖和辉姐妹俩的也太多了。晖是喜欢他的勤奋和执着。
  可怕的是,一个在商场上勤奋和执着的男人竟然会同样勤奋和执着于赌博。哪儿赌得大去哪儿;澳门赌场也有过他的身影。
  晖将所有的积蓄拿出来挽救帆,但无法挽回帆的堕落。她决定与帆分手。
  悲剧发生在帆债台高筑之时。他因参与地下赌球时欠下巨款而被黑社会追逼,最后竟然穷凶极恶到勒着曾是恋人妹妹的辉的脖子找晖借钱。辉脸上两道疤痕正是与帆博斗时受的伤。
  一个美丽的花店就此关闭。
  后来辉又从事过很多种职业,但都不能激起她的兴趣。别人给她介绍过好几个对象,但都不成。不成的理由只在她自己的心里。将那间关闭的店门再打开却一直是她心中的梦。于是就有了来三亚打工、开店的故事。
  “我喜欢花,喜欢花儿安静地绽放,喜欢花始终驻守在那儿释放着的芬芳。”辉对我说,“我小时候看到电影里的卖花姑娘赤着脚沿街叫卖时常常会哭。因此,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做一个成功的卖花姑娘!”
  我听她这么说,再看看她的那两道伤痕,眼泪差点掉了下来。我不知道说什么好,真的,我不能说这个世界不公平,因为这个世界里既有帆和拉帆下水的那些恶棍,也有辉姐妹这样美好的灵魂。因此,我只能祝福辉,祝福这个世界能给“美好”成长壮大的空间。
  在三亚十多年的生活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较深的了解。我想,这里明朗的阳光、宽广的海洋、和谐的社会环境会慢慢抚平辉内心的创伤,会让辉实现她“美丽的梦想”。
  我第三次去到“缘组合”花艺店是半年后元旦前的一天了。正好是三亚气候最好的季节,也是旅游旺季。从北方来三亚度假过冬的“候鸟”人群越来越多,也让清凉爽朗的三亚多了几分喧闹。
  辉看到我十分高兴,还是邀请我到里间喝茶。这次我是路过,虽然十分地想留下来品茗赏花,却因为有任务在身而只能匆匆聊了几句。但短短的几秒却让我非常愉快。因为辉告诉我,她这半年来已开始盈利了。她说这一点时的笑容虽然浅浅,却透着真正的开心。
  我想,哪一天不下雨的时候,我再去拜访辉和她的“缘组合”,或许会给我更多新的信息和感受呢!

知识出处

故事里的三亚

《故事里的三亚》

出版者:中国华侨出版社

本书从三亚历史文化、海洋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建国以来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等角度切入,深入挖掘了三亚的历史底蕴,回顾了三亚的发展历程以及作为改革开放样本城市折射出来的精神。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文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