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图书馆
三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三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孙珠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三亚英魂》
图书
唯一号:
200120020230000093
颗粒名称:
孙珠江
其他题名:
(1913—1983)
分类号:
K827
页数:
11
页码:
288-2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孙珠江是一位在崖县出生的豪富之家,他在崖县中学读书时参加了农民运动,并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在黄埔军校学习,并在抗日战争期间进行过抗日救亡活动。
关键词:
崖县
革命先烈
孙珠江
内容
孙珠江原名毓水,1913年农历9月18日生于崖县第一区梅东村的一个豪富之家。
孙珠江1927年秋考入崖县中学(校址崖城)读书。这时共产党员陈英才、黎茂萱等在崖城地区领导农民运动,举办农运骨干培训班。孙珠江经常去听课,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参与了农运活动。他经常借假期回家的机会向农民群众宣传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道理。1928年初,崖县东部地区革命受挫后,崖城地区的革命转入低潮,陈英才等人离开崖城找职业掩护。1935年党的“八一宣言”发表后,陈英才返回崖城恢复党的组织活动。之后,陈英才、黎茂萱介绍孙珠江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孙珠江经常奔走于崖城、保港、梅山之间和吴秉明、何绍尧等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7年夏,妻子尹麦花筹足300光洋给他去广州学习3个月后考进黄埔军校(一说燕塘军校)学骑兵专业。在学校里,他勤奋学习,成绩突出,得到同志们的好评。7月,芦沟桥事变震惊全国,孙珠江满腔义愤参加了广州各学校的游行示威,呼吁社会各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1938年8月,孙珠江在一次撑竿运动中腰肌扭伤,请假返家医治。10月22日,广州沦陷。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决定从各地来黄埔军校的党员学生回到各地去开展斗争。孙珠江得悉其消息后主动和崖县委书记叶云夫接上关系,在县委的领导下进行工作。1939年2月日军占领崖县后,驻在梅山领导抗日战争的中共崖县委在梅东发展了一批党员,对梅东党支部领导成员进行调整,孙珠江任支部书记,1940年8月任崖一区委书记。在此前后,他和吴秉明、王毓桂、何绍尧等人扎根串连,建立起“互济会”、“打猎会”、“梅仿抗敌团”。他常常利用给平民学校讲课的机会,教育和鼓励妇女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参加火热的抗日战争。把吴华兰、孙少英、孙有翠、孙有察、孙家月、陈鸿妃、孙英余、韦吉凤等青年妇女召集起来组成宣传队,到梅东、梅西、梅联、长山、旧村、三家去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打击日本侵略者。1939年7月,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孙珠江把“梅仿抗敌团”和吴秉明等人领导的“打猎会”合编为“崖县抗日救国军。”这支队伍在梅山、保港、崖城地区青抗会员的密切配合下,主动出击,烧毁深沟营到九所的所有公路桥梁,摧毁沿途电线、电杆,使敌人胆颤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中共崖县委为了加强崖县抗日武装中队的领导,1939年底对该中队的领导骨干进行调整充实,任陈世德为中队长,孙珠江为副中队长,陈国风为指导员。但不久王鸣亚披着国共合作的外衣,解除了崖县抗日中队的武装,扣押陈世德等人,制造了闻名全县的“抱善事件”。
“抱善事件”彻底暴露了国民党政府假联合,真分裂的庐山真面目。从此之后,崖县国民党政府和日本侵略者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日夜轮番围剿县委所在地——梅山。孙珠江和孙维青、孙有华、孙惠公、孙有珍等抓紧武装加强巡逻放哨,严密监视敌人的破坏活动。同时借《抗旗日报》大力揭发崖县国民党政府王鸣亚、李尚棻一伙破坏团结抗日的罪行,迫使其释放抗日无罪的陈世德、李大和、李侃、周关仁等人。4月,日军疯狂地进行扫荡,驻在梅山地区的崖县委和各地来的同志的粮食供应发生困难,对此,孙珠江不惜倾家荡产,打开粮仓,全力供应,引起家中父兄有意见。因此,孙珠江主动向父兄提出分家立户问题。自己分得下屋一幢,农田6亩,牛五头。其中留一头牛耕种外,其余交孙太治、孙家璋牵入少数民族地区交换粮食来缓解同志们的生活困难。所分得的6亩田也供大家一起耕种,一起享受。
孙珠江任崖一区委书记期间发展一批党员,壮大了党组织。1940年12月12日“美合事变”后,崖县国民党政府和日本侵略者互相勾结,肆无忌惮地向抗日根据地和革命村庄进行扫荡,并继续在各村加强保甲制度,利用一些民族败类四出活动,寻找共产党,捕杀革命同志。崖城地区党组织有的负责人经不起革命斗争考验,出卖组织,出卖同志,使崖城地区的所有党支部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党组织的负责人和骨干分子共20多人被捕,我打入敌黑衣队的地下党员徐日光从虎口逃生,跑到梅山向县委报告。于是孙珠江根据县委的决定,毫不犹豫地通知各地被叛徒出卖名字的同志迅速转移,避免了一次大祸害。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勾结日本侵略者为非作歹的滔天罪行,西南临委及时而果断地派陈永泰、陈嘉光带领一个短枪班到崖县协助工作。因此,县委做出铲除奸细,开展对敌斗争的决定。孙珠江紧跟党的部署,挑选立场坚定、年富力强的骨干分子组织锄奸队,深入进行侦察,率先铲除了祸国殃民的黎光善全家。以杀鸡吓猴之举警告一切汉奸卖国贼,谁要是与人民为敌都没有好下场!所以一批不可一世的的日本帮凶闻风丧胆,纷纷逃入内地,不敢外出。
1941年8月,琼总第三支队抵达黑楣岭,中共崖县委发动青年参军参战,组织物资供应。县委由叶云夫、何赤、孙珠江带领参军青年10多人运送粮食和一批军用物资、日用品前往部队慰劳。根据支队长张开泰的请求,孙珠江留在部队工作,任政工队长。黑楣岭战斗中,孙珠江和政工队员们自编山歌、快板、顺口溜,深入各中队列举日本侵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鼓励战士冲锋杀敌,为民族而战,因而,战士们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给日本侵略者以致命打击。不幸第二大队第二中队长林天民壮烈牺牲,孙珠江被调继任中队长。此间敌人严密进攻,中队和支队部失去联系。他机智勇敢地带领战士们迂迴穿插于敌人之中,痛快淋漓地打击敌人,终于冲破日本鬼子的严密封锁,找到了支队部。孙珠江奉支队长张开泰之命返回抱挪洞了解情况,途中遭到国民党兵的追击不幸脚部负伤,潜入溪边芦苇中脱险,后来掉队,他强忍伤痛,跋涉回到梅东村的蔗园躲藏。后由父母用牛把他驮到村前海山请草医包扎,再到东锣洲躲避治疗。伤愈后,到昌感县联委(当时崖县委受昌感县委指导)并参加了县委举办的学习班4个星期之后返崖县区,任区员,配合何赤工作。1943年6月任梅山乡抗日民主政府乡长。在职期间,孙珠江加强武装队伍的领导,挑选一些立场坚定英勇顽强的青抗会员补充武装后备中队,建立一支坚强的武装队伍。与此同时,还在梅东、梅西、梅联、长山等村建立儿童团,把全乡九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女编队编组进行识字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他们日夜巡逻放哨,注视敌情。1942年后,昌感崖一带连年灾荒,粮食歉收,经济困难。为了保障供给,孙珠江注重生产自救,他发动全乡群众开垦荒地种植玉米、蕃薯、瓜菜、棉花,每年生产的几十万斤杂粮和二三千斤棉花织布以解决群众的衣食困难和支援部队。除此以外,还在全乡范围里开展“减租减息”、“保障佃权”运动,组织帮耕帮工队帮烈属军属种田、收割。孙珠江为革命利益不徇私情。在收缴军公粮时,他的胞哥有抵触思想,他带三名武装人员上门严厉质问,主张绳之以罚,他哥哥终于乖乖缴粮。这一大公无私的行为惊动了梅山地区的地主恶霸不法分子,使他们不敢乱说乱动,对我党的摊派任务按时完成。
孙珠江立场坚定,斗争性强。经常亲自带领武工人员惩治叛徒、汉奸、特务和不法地主恶霸分子——韦石开、陈观津、韦家辉、孙毓甫,蔡石花等。这些叛徒、汉奸、特务经常带领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围村、扫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抢夺财物。他们都被孙珠江带领的武工队处决。孙珠江铁面无私,不管是亲是疏,凡是对党对人民危害的反动家伙他都坚决打击,为民除害。
孙珠江经常带领武工人员,查私缉私打没官僚奸商的财物,使地方工作人员的衣食费用得到解决。
1944年4月,孙珠江任崖县区长,1945年10月以后调琼崖民主政府。1946年1月,琼崖特委从一级党政机关中抽调10名干部成立随军工作团,孙珠江任团长,配合琼纵第三支队开进白保乐地区进行工作。首先进入白沙的牙叉、元门、剪叉、营根、大墩、十万和保亭的打仲黑、小满、志妈转入乐东县的万冲、番阳再折转白沙毛贵、毛栈、小水等,经过3个月的紧张战斗,在白沙县建立起一、二区公所和9个乡公所,在保亭县建立3个乡公所,在乐东县建立2个乡公所。其后,孙珠江调去儋县民主政府工作。一次到儋三区传达工作,突然敌人袭击区公所,孙珠江和区长李某指挥区武装部队进行反击,李区长不幸牺牲,孙珠江机灵果敢,安全脱险。孙珠江不久上调南区地委,1946年8月调返崖县,同年11月任崖县委常委分管宣传和武装工作。在此期间,孙珠江屡次参与组织拔除国民党地方武装的据点。如歼灭敌梅东关公庙据点。打击了敌人的残余势力和嚣张气焰。使崖县中西部地区的武装支前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清敌建党建政方面,孙珠江带领工作队深入罗浩、龙鼻、七公、木棉头、薯园、臭水、温元等地开辟新区建立政权,做了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1948年6月以后调南区行署学习,结业后,随军入保亭县参加“清匪反霸”、“清敌建政”。1948年10月调返崖二、三区筹建榆三县任镜云乡乡长。1950年9月调到陵水县政府任秘书,1952年任陵水县法院院长,1954因受“冤案”牵连迫害患病离职医治,1956年复出崖县民政科,1957年任副科长,1958年10月又被扣上“地方主义分子”的罪名,送劳改在狱患病,1960年保释就医并受管制。打倒“四人帮”后,1979年平反昭雪,1983年因病不幸逝世。
知识出处
《三亚英魂》
本书收录了民主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区乡以上骨干,还有一部分是从民主革命直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五六十年如一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历尽千辛万苦,全心全意为人民而积劳成疾与世长辞的人民公仆的英雄模范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孙珠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崖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