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武警战士的追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30557
颗粒名称: 一位武警战士的追求
其他题名: 记超期服役义务兵谢汝朋
分类号: E1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警战士谢汝朋在部队中刻苦训练,多次获得嘉奖和荣誉称号。他担任班长时,关心战士,善于开导,使战士们感到温暖。尽管面临家庭困难和退伍的选择,他仍然选择留下,为部队做出贡献。
关键词: 武警战士 谢汝朋 嘉奖 荣誉称号

内容

每当提起他的名字,中队干部战士无不交口称赞。他入伍四年来,先后带出了两个先进班,受到十二次嘉奖,获得了“擒敌技术能手”、“优秀团员”、“优秀班长”、“学雷锋标兵”的光荣称号,最近中队领导又给他报请了三等功。他就是武警市支队一大队二中队超期服役的义务兵、共产党员谢汝朋。
  四年前,初中还没有念完的小谢,从偏僻的山村来到了陌生而又火热的警营,部队的生活使他眼界大开。当他第一次来到训练场上,看到班长示范那过硬的基本功便暗下决心,要练就一身过硬的杀敌本领。从此他不分白天黑夜摸、爬、滚、打刻苦训练。一九八七年,他在参加支队军事比武中,不幸摔伤了腿,没有夺得名次。回到中队之后,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他想,擒敌技术是由融倒功和擒敌拳合为一体,假若功夫不到家,在关键时刻怎能制服罪犯呢?于是他刻意加强基本功训练,打沙袋,练腿功,拳头打裂了渗出了鲜血,受伤的腿患上了关节炎。但他忘记了一切痛苦坚持练下去训练休息时,他借来班长的擒敌技术教材,研究每一个倒功动作,仔细体会反复实践,把每一个插、掏、砍、砸、摔、踢、挡的环节力求做到准、稳。在平日的射击练习中,小谢在枪刺上吊沙包,头顶烈日趴在地上就是两个小时,每当爬起身时,只发现他的汗水在地上留下一个“人”字状。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他在大队七项全能军事比武中,夺得好成绩,被支队团工委授予“优秀团员”的光荣称号。
  一九八八年小谢提为班长,他明白自己肩上担子的份量,虚心向老班长请教。他为了掌握战士们的思想动态,在课余饭后,逐个地找他们促膝交谈。每当夜深人静,小谢总是轻轻下床,为战士们盖好被子,整理蚊帐。战士们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主动将自己的心里话吐出来。战士王伟平性格内向,平时少言寡语,班里其他战士与小王合不来,小谢发现后,立即找小王做工作,在训练场上他处处关心小王,对一些高难度的项目,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在小谢耐心的开导下,小王终于变得活泼起来,工作积极主动,同班战士也愉快的和小王团结在一起。今年四月,小王调入了机关工作,当小谢看到自己带的兵远走高飞,心里却有点依依不舍呢。
  今年二月退伍工作开始了,小谢的父母催他回家,他写信给父母说:“组织上在经济方面帮助我,在政治上又给了我荣誉,部队需要骨干,我不能走,我要在部队好好干下去……”就这样,他说服了父母,留下了。九月,他所在排的排长探亲回家,中队领导决定,由小谢代理排长的工作,他大胆管理,善于诱导,把训练、政治学习与文化活动安排得有条不紊。在这期间,没有一人违纪、缺操或不上哨,而小谢呢?却消瘦了……
  时间一晃,两个月过去了,部队开始了冬季退伍工作。小谢的一位亲友给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只待他前往报到。此时,中队领导仍想留下他,但考虑小谢家庭的实际困难,于是征求他本人意见。小谢坦率地说:“尽管退伍回乡可以改变家庭贫困的局面,但只要部队需要,我将一如既往地干下去”。他一番肺腑之言,表白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追求,也道出了一名祖国卫士对共和国的心声。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杨俊;
责任者
谢汝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