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30206
颗粒名称: 问路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作者和身边的人在问路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文章涉及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问路的经历以及对记忆中小事的感悟。
关键词: 问路过程 经历 感受

内容

生活中,大概每个人都曾向别人问路,同样也会被别人问过路。有道是:路在嘴边。
  经常从报纸上看到这样的社会新闻: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大娘,千里迢迢进城寻找儿子(或女儿),进城后东西南北都分不清。但在人们的热心帮助指引下,终于母子(母女)团聚。
  有一次,为了给母亲治病,需要配一服生草药,但跑遍了我生活的那个城市都配不齐,于是我抽一个星期天到广州去。一连问了两间生草药店,也都缺几种药。后来,我向一家生草药店的售货员打听,她告诉我到大新中路寿而康药店可能配得齐。为恐我记不清地址,她特地将地址、行走路线详细写在一张纸上交给我,使我顺利地配齐了药。
  更使我不能忘怀的是,有一次我在佤族同胞聚居的山野上迷了路。好不容易才遇到一位佤族男同胞,连忙上前问路。他用不大熟悉的普通话对我说:“我们一起走吧,正好我要到那里去。”一直到达我要到目的地的路口,他才微笑着向我告辞。原来他并非与我同路,而是考虑到叉路多、方向难辨,才特地带着我走了一段路。后来我才知道,不少热情好客的兄弟民族同胞,都有为问路者义务引路的习惯。
  另一件关于问路的事,也使我历久难忘。
  今年5月底,我和同事一起因事赴港。那天傍晚我们去寻一个地方,按原先了解好的路线到达后,怎么也找不到那间大厦,于是只好很有礼貌地向一位50来岁的男士打听。没想到,他加快脚步走开了。到达目的地后,闲谈中讲起这件事,主人说:“不能怪这位路人。因为香港经常发生以问路或借火吸烟为发端,将路人纠缠上后进行敲诈勒索的事。”碰到过这件事后,我和同行者在港再也不向人问路了。
  问路,一件微不足道的、人人都会遇到的小事,象一朵朵色彩斑驳的野花,开满在我记忆的小径上。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何百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