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县畜牧业生产趋向集约化专业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9724
颗粒名称: 南海县畜牧业生产趋向集约化专业化
分类号: F3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海县通过加强基地建设和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畜牧业逐步形成区域性、生态平衡的县业化、社会化商品生产。全县共办起国营、集体种畜、种禽场11个,年产鸡苗1800万只,鸭苗500万只,年产全价颗粒配合饲料5亿多斤。去年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26.5%,比1985年增长116%。今年以来,该县的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
关键词: 南海县 畜牧业 基地建设

内容

本报讯
  南海县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项目来抓,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发,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畜禽业逐步形成区域性、生态平衡的县业化、社会化商品生产。
  南海县的畜牧业生产,过去只是从属于农村家庭副业。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制定了以国营、集体为主导,建立畜禽种苗和饲料生产基地,为农民提供种苗、饲料、技术服务,鼓励支持农民专业户发展商品生产,全面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早在1979年,该县就办起了狮山万头猪场,发展母猪生产。随后,通过吸引各方面投资,以联营、扶持合营等方式、兴办了一批种鸡场、种鸭场等。县各部门以及镇、村、联合体等也多层次多形式相继兴办各种中、小型种畜、种禽场和配合饲料厂。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办起国营、集体种畜、种禽场11个,其中,年产鸡苗1800万只,年产鸭苗500万只。同时,还办起国营、集体配合饲料厂19家,年产全价颗粒配合饲料5亿多斤。这些畜禽种苗场和饲料厂的建成投产,为该县畜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生产,该县改革了农村猪禽统派购制度,把市场机制引入畜牧业生产,让农民根据本地区资源和生产条件,按价值规律,进行最优选择,有重点地发展某一畜禽生产项目。如在鱼塘密集地区,注意把养猪与养鱼相结合,搞循环性生产;在山岗丘陵地带,则以发展养鸡为主;水网地带则以养鸭养鹅为主。近年来,该县积极引导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从适度规模生产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经过几年的推广引导,目前该县畜牧业的适度规模生产已呈现一派旺盛景象。出现了养三鸟10万只以上、养鸽5000对以上的专业大户。去年,有500多户养猪专业户每户上市大猪都在50头以上,共上市4.5万头,占全县上市量的10.9%;上市家禽5000只以上的专业户1500多户,上市量共1000万只,占全县家禽上市量的60%。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该县还积极开展畜牧饲养和兽医防疫技术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工作,进行品种改革,引入培育良种,改单一饲料为全价配合饲料。为适应农民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畜牧部门引导推广育雏保温、防疫、育成、上市一整套饲养防疫技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该县畜牧业生产逐步趋向科学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该县大农业的经济比例也出现了新的变化。1989年,该县畜牧业产值(不包蚕茧,按1980年不变价计)占大农业总产值的26.5%,比1985年增长116%。去年该县猪禽肉总产量6584.5万公斤,其中家禽占53.3%,平均每个农户提供猪禽肉357.4公斤。今年以来,该县的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炳容
责任者
廖晓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