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自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9304
颗粒名称: 文章的自改法
分类号: I206.6
摘要: 本文主要比喻作文的修改过程与景泰蓝工艺品的制作过程相似,强调了自我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种方法:冷藏法、朗读法和设问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客观地发现问题、改正错误,使文章更加流畅、通顺和有深度。文章还强调了严谨的写作态度和坚持的重要性,以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 佛山市 叶圣陶 景泰蓝工艺品

内容

我们在学习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就知道,一件精致的景泰蓝工艺品,经过制坯、掐丝和点蓝等一系列工序之后,还要反复打磨,工艺品才光彩夺目。如果未经打磨,工艺品仍十分粗糙,那只能是半成品,还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作文也是一样道理,一篇作品,打好草稿之后,要反复“打磨”即修改,才能成为精品。那么,如何自我修改文章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冷藏法。文章起了稿初步修改之后,存放几天,待自己头脑完全冷静下来之后,再拿出来修改,这样就会较客观地发现问题,找出毛病,从而把文稿修改好。
  二、朗读法。作者一边朗读自己的文稿,一边修改。这时候,你的耳朵就会象医生,听起来发现不顺耳的地方,就是有句病之处,马上自行改正,如是反复两三次,文章就通顺畅达了许多。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往往喜欢用这种方法自改文章,一直改到自我感觉流畅为止。
  三、设问法。这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设问题,自己解答问题。初稿写好后,作者围绕中心论题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从正反面、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自问自答。这样做,可以丰富想象,开拓思路,充实文章内容,深刻挖掘主题。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修改议论性的文体,使论述更辩证、更全面、更深刻。
  同学们,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除了多读多写之外,还要有严谨的写作态度,要象制作景泰蓝工艺品那样对待写作。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梅学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