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魅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8112
颗粒名称: 巨人的魅力
分类号: I25
摘要: 本文描述了毛泽东在马背上的遐想,他回忆起历史和湖南壮美的山川,介绍了他的出生地韶山冲,以及他与父亲毛顺生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毛泽东 遐想 历史

内容

他的姿势是在同身边的士兵悄悄说着什么话,偶尔在马背上晃一下身肢,用手去捂嘴,大概是在笑。他将头微微抬高,看到了高原上空分外明亮的星星。望久了,那星星的四周便沾满霜花一般,周身泛出冷光。偶然间;极远的地方传来一声狗吠,反而更显出夜的寂静。
  他缓缓低下头,垂下眼帘,望着轻轻颤动的马颈,倾听悦耳的马蹄声,吮吸夜的气息。于是,心里便漾起阵阵涟漪,好象有一支古老的歌曲喷薄欲出。渐渐的,一种怀古忆旧的遐想,笼罩了他那光采敛去的双眼。朦胧中,高原上升起狼烟;前面,各色旗帜猎猎飘舞:后面,金戈铁马,甲胄鲜明。千万对金镫敲响,马蹄撩起滚热的尘土。战士们唱起悲壮的出征歌。在他们荡起的烟尘后面,爱妻、慈母的哭声震撼了这片黄土地……倏忽间,一种激荡的浪潮又浸漫心田,那旋律对这亲切寂静的黄土地更为相宜。他仿佛看到太阳微笑着从山脊上露出脸来,听到簸谷农老趁风扬起的麦粒发出秋雨一般轻柔的簌簌声……
  唉,一个人静夜里骑在马背上,耳边响着均匀单调的马蹄声,他的心思还会少吗?毛泽东陷入静谧的沉思之中。
  二千多年前,这片布满梁峁沟壑的黄土高原,属于强大的秦国。它灭掉了另一个强大的陆国,就是洞庭湖南边的楚国。可是,一句俗话从那时流传至今: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近代,八百里洞庭湖南边的这片土地称为湖南省。于是,一句新的俗语又在海内外流行开:若要中国真灭亡,除非湖南人死光!
  湖南地险山高,又穿插着湘、资、沅、澧四条奔腾的江川,地理形势便格外表现出奇突、惊险、壮美。这样的山川,孕育出《离骚》,也庇护了“群盗如毛”。这里特产尖辣椒,儿童几乎从学步时便开始拿来吃。这种辣椒或者可以视作湖南人热烈而坚强的性格象征。他们不分文野雅俗,都喜欢讲那句豪迈的口头语:“老子不怕邪!”
  这片“老子不怕邪”的土地上,有一个被称作阴田石的地区。这里的高山和丘陵常被比作初绽的莲花瓣。其中一个小花瓣叫作韶山冲,1893年12月26日,一个新生命诞生下来,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他,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有几亩稻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了辛勤,生活渐渐达到小康水平。他送毛泽东进了本村一家私塾读书,为的是将来能帮他算算流水帐。然而他不曾料到,儿子识了字,便迷上了书。于是,父子间的矛盾便发生了,并且再不曾获得和解。
  在韶山冲这样的小村庄里,可以找到的书籍很有限。有限的几本书中,有两部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章回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其时,毛泽东十四岁,由于农田里需要帮手,被父亲停了学业,回家种田。当他挑起粪桶随父亲下田时,父亲为有这样一个好帮手暗暗高兴。可是,他没想到儿子的心思并不在粪桶上。毛泽东每天下地时,总是悄悄带了他的书。一遇机会,便溜到山坡的古墓后面,躲在树下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他迷恋在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伯的故事里,沉醉在三国争雄的历史画卷中,以至于父亲怒气冲冲地站到他面前都不知道。
  毛顺生的全部心思都在土地上。然而他发现田里的活计常常没干完,儿子便失了踪影。他开始注意儿子的去向,终于发现了毛泽东的秘密,并且当场逮住了他。
  “你好阴凉啊,真会找地方!”毛顺生以手插腰,在毛泽东身边放着的空粪桶上踢一脚。(八)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