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那棵相思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7916
颗粒名称: 村头那棵相思树
分类号: I236.2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何青山在村头相思树下被日本兵割耳垂,后在外地工作。年老时回乡发现家乡面貌全变,但相思树依旧,树下挂着摇篮,新一代人实行优生优育。民族的耻辱和希望并存。
关键词: 佛山报 家乡 相思树

内容

我生逢乱世,当我呱呱堕地之后的第三个春天,正是日寇侵华,广州沦陷的日子。大概是穷人儿女早当家的缘故吧,那天早晨,九点多钟了,父亲还未回来吃早餐,善良的母亲包了一块煎饼叫我,送给正在地里干活的父亲充饥,我遵从母亲的嘱咐,拿了煎饼便向村头那边走去。
  当我走过村门楼正想绕过相思树向前边走去的时候,突然间看见有三几十个日本兵靠在社坛前的大树下依偎着。这一意外的惊恐,我还惊魂未定,猛然间,一个日本兵走过来了,把我一拉,拉到他们那一伙的跟前,叽哩咕噜的,不知说什么。他们几个把我戏弄一番之后,其中一个发现我的耳朵比同龄人的耳朵大,他竟拿出小刀来,在我的耳垂处割去一块肉,直痛得我叫爹喊娘……
  后来,我到外地工作。一九九O年夏天,我到了「知命」的岁数。一天,乡亲们驱车前来邀我回家,说是畅叙乡情。当我想到「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的时候,我欣然答应了。车到村前的时候,真是十年人事几番新,家乡的面貌全变了,眼前的一派新楼房,柳翠荷香,别饶风味。只有村前的那棵相思树依然故我,所不同的是在浓荫的树叉处挂上了二十多个摇篮,树下的阿姨走来走去。问过接我的那位同辈人才知道,原来这些摇篮是托儿所设置的,新一代的农村人有文化,讲科学,实行了优生优育的办法,在早晨七八点钟的时候,把幼儿放进篮里,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和晒晒树影下微弱的阳光。民族的耻辱没有忘记。民族的希望就在这里。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何青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