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的塑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7496
颗粒名称: 传神的塑造
并列题名: 赏简贤作品《顽石点头》
分类号: J3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顽石点头》是苏州虎丘山上的塑像,取材于竺道生讲经的故事。简贤师傅运用石湾传统陶塑技法,将生公塑造得栩栩如生,突出了他善良、正直、受人敬重的形象。作品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出生公历经沧桑仍追求信念的决心。
关键词: 佛山报 顽石点头 塑像

内容

在苏州游览胜地虎丘山上,安放着一座塑像,那主人公专注的神态,动感的形象,使人过目不忘。这就是石湾美术陶瓷厂陶艺家简贤的陶塑代表作《顽石点头》。
  《顽石点头》说的是被人尊称为生公的出家人竺道生,他才华出众,因受人嫉妒,诬说他宣讲邪教,被皇帝赶出京城,来到苏州虎丘山寺院讲经传道。人们听说来了名僧,纷纷前来,千人石上坐满了人.苏州知府听说生公讲经,怕朝廷怪罪,下令禁止。来听经的人都跑光了,只留下顽石,生公没有灰心,每天向顽石讲经,他的毅力感动了天地,每当他讲经的时候,顽石频频点头。苏州至今还流传着“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谚语。
  简贤师傅运用石湾传统陶塑技法,将陶塑《顽石点头》的生公捏塑得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简师傅神韵生动,风味盎然的个人艺术风格。
  为什么要塑造佛教人物形象呢?简贤告诉我:“传统题材要不断开发。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要更典型化,作品才能收到感人的艺术效果。”也又说:“石湾陶塑和其他各种艺术创作一样,是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佛教故事和石湾陶塑有较深的渊源,我们应吸取有益的东西。”
  作品选取了生公在虎丘山上讲经的待定环境,突出表现了生公历尽沧桑,执著追求信念的决心,他安然坐在石上,衣着简朴,须发俱长,久而未修。济钵空空如也,放在厚厚的经书之上,那身边有两只白鸽相伴。
  作品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将生公塑成我们生活中看得到的善良,正直。受人们敬重的老人形象。他神态安详,执著,神清气爽,精神矍铄。额上刻上细密如麻的纹,白眉逸面,银发飘肩。左手是说法的姿势,右手按脚有沉着感。身着道袍的衣纹线条流畅飘逸。半裸露的身躯骨格称奇。釉色采用淡雅为主,道袍涂上白釉,石座涂土矿物石墨,裸露部分不上釉彩,加强了生公饱经风霜。道法高深的形象塑造。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竺道生
相关人物
简贤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