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时刻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6555
颗粒名称: 他时刻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他题名: 记全国模范收粮员周应通
分类号: S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应通是一名农村粮食干事组长,他尽职尽责,以确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为神圣职责。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赞扬。在面对粮食紧缺和市场困难时,他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列出拖欠任务和农户名册,并取得相关部门支持,最终确保全镇任务完成。周应通还注重思想工作,关心和爱护同事,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他以大局为重,一心扑在收粮工作上,每天坚持工作到深夜。在他的带领下,该镇粮食征购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受到表扬和奖励。此外,他还把向农民出售良种作为支农的实际行动,每年向农民供应良种5万多公斤,所供应的种子出芽率高达95%,受到农户的好评。
关键词: 周应通 国家粮食 征购任务

内容

南海县丹灶镇粮管所的农村粮食干事组长周应通,把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视为神圣职责,为确保该镇年年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作出显著成绩,受到了群众的赞扬和领导的好评。今年六月,被商业部授予全国模范收粮员的光荣称号。
  丹灶镇经济基础较薄弱,地处边远丘陵山区,被人们称为南海县“西伯利亚”。因此,粮食征购任务工作较别的地方难做。1984年,周应通担任镇粮管所农村粮食干事组长职务,当时正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交粮单位由268个生产队变为7162户农户,交粮面广,工作量大。为了确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周应通不辞劳苦,经常深入到各村调查研究,掌握各村各户粮食生产和交售情况。I988年,由于自然灾害影响,全镇粮食总产量减产288万公斤,加上当时市场粮食紧缺,平议价粮差价每50公斤高达60多元,一些农户因此不向国家交售粮食或者拖交尾欠任务。面对这一情况,周应通与其他同志一起,及时列出各村拖欠任务数量和拖欠农户的名册,将情况向镇领导汇报,并取得了工商。派出所等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使拖欠交粮的农户绝大多数都交清了任务粮,确保了全镇的任务完成。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农户出现有粮不交或是拖欠不交。针对这种现象,周应通注意掌握各农户的情况,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使农民认识到不交粮是错误的。石联梅庄村一农户,近年在西樵镇开办了一个鹅场养鹅,1988年拖欠任务粮2000多公斤。为了促其交粮,他先后上门四次,苦口婆心向他讲述向国家交粮是每户农民的义务,希望他早交粮,交好粮。终于使这一农户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当即把刚买回来准备用来喂鹅的稻谷,全部运到粮所如数交清了任务。
  在工作中、周应通深知,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把工作做好。多年来,周应通坚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和爱护他们,每逢老同志到所里开会。会议结束后,周应通宁愿自己迟一些回家也要用摩托车送他们回家;一些同志病了,他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亲自上门探访。一次,丹灶站干事邓大瑞病了,他上门问侯。当发现其生活有困难时,又建议粮所给予生活困难补助。然而,周应通对自己,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前几年,他家里在农村承担了责任田任务,每逢征购粮食时候,也是农事大忙季节,家里工作,全靠妻子承担,忙得不可开交。但周应通却以大局为重,一心扑在收粮工作上。每天坚持收粮到深夜,有时还干到二、三点钟才回家。在周应通的感染下,大家自觉地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尽心尽力地工作,该镇粮食征购年年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受到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表扬和奖励。
  为帮助农户提高粮食产量,周应通还把向农民出售良种作为支农的实际行动,他专门挑选了50多户责任心强的农户作为选种鉴定人,坚持不符合质量的不入库,不经质量检查的不供应。近年来,粮所每年向农民供应良种5万多公斤,所供应的种子出芽率高达95%,受到农户的好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伟强
责任者
周应通
相关人物
邓大瑞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