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发射场上的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5652
颗粒名称: 来自发射场上的报告
其他题名: 小记两名佛山籍战士
分类号: K82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火箭兵某部的两名佛山籍战士王明和陈卫国的经历和事迹。
关键词: 战士 经历 事迹

内容

朋友,也许你在屏幕上,见过航空火箭发射的壮景。但你对共和国的火箭兵可能还十分陌生。这里向你们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兵某部的两名佛山籍战士。
  中国最大的士兵
  他叫王明,是导弹控制操纵员。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大的士兵。因为,全营几百号人都围着他转。只要他的大拇指轻轻地一按,那么地球某处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当初他刚当操纵员时,还哭鼻子呢。操纵员要求眼明手勤嘴快,大脑反应敏捷。有时,4秒钟内,要做8个动作,报16个现象。小王第一次实装操作就报错参数,误做动作,气得眼泪直淌。可哭归哭,练归练。他暗暗下决心,苦练基本功。为了使动作敏捷准确,他做了一个木板模拟仪,闭着眼摸开关;每天晚上,还坐在发射场上数星星,练眼功,终于闯过难关。在1988年发射中,他以准确快速的操作,受到上级业务部门及航天部总工们的称赞。
  情系发射架
  他叫陈卫国,1米85的个头,站在发射场,如同那巍峨的发射架。他热爱发射场,更热爱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发射架。每次操作前,他都细心检查,哪怕一个螺母松一点,也逃不过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每次操作后,他都要仔细地擦干净灰尘。每年评比,他的发射架总是“红旗装备”。几年的训练,小陈掌握了丰富的实装操作经验。一次,在竖导弹时,他听到电机有异常声响,便果断地停止操作,及时排除了故障,避免了有可能发生的事故。今年转场训练,正好他妻子产期,领导让他回家看看,但他却跟车出发了,因为小陈舍不得那长长的发射架呢!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甘文
责任者
王明
相关人物
陈卫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