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问题的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4274
颗粒名称: 毛泽东对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问题的思考
分类号: F04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要争取富裕农民,需要搞一点平均主义和一定的按劳分配。他主张按劳分配是为了调动更多人的生产积极性,但又不彻底反对平均主义,以保证贫苦阶层的基本生活需要。他在晚年寻找一个既能发展生产又能防止“阶级分化”、实现“社会公平”的结合点。
关键词: 毛泽东 按劳分配 主义问题

内容

无产阶级靠什么争取富裕农民呢?他(毛泽东)认为就是搞按劳分配,他说:“我们要代表贫下中农,也代表一部分富裕的,所以要搞按劳分配,平均不能太多。”又说:“完全不要一点平均主义,比方说,不要基本口粮,不要照顾,光搞按劳分配,光争取富裕阶层,可是把农村的五保户、困难户、军工烈属户这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人,丢开不管,也是不行的。这些人在农村是我们依靠。”
  搞一点平均主义——这是为了贫苦农民;摘一定的按劳分配——这是为了争取和团结农民。在这里,毛以为实行按劳分配主要是为了争取和团结一部分富裕农民而不是团结全体农民,这个观点显然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这相当地反映了他的平均主义观点。他一方面反对平均主义,主张实行按劳分配,以便调动更多人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他又不彻底反对平均主义,不彻底实行按劳分配,怕发生“阶级分化”,同时也为了保证贫苦阶层的基本生活需要。他在晚年,总想寻找一个既能调动群众生产积极性,以利于发展生产,同时又能防止“阶级分化”,保证“社会公平”的结合点。不能说毛泽东不重视发展生产。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社会主义强国,是他提出并努力为之奋斗的。但是,如果把发展生产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当作天平上的两端,那末,他的砝码总是更多地加在后一方面。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