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浆玉液的品评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4113
颗粒名称: 琼浆玉液的品评者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湾酒厂的一位勾兑师傅陆锡明,他在品尝酒样时非常讲究眼、鼻、舌的灵敏度,并能够准确判断出销售的好坏。他还介绍了如何勾兑酒样,以保持名酒风格不变。
关键词: 佛山市 陆锡明 品评者

内容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对酒也好品尝一下,如果是既香又醇,入喉毫无涩味的。除了赞声:‘好酒!好酒!”就再也说不出什么道道了。
  听人讲,凡是老酒厂,都有位权威的冲制师傅,其眼、鼻、舌特别灵,每批酒出厂,只要他舐上一舐,就能判出销售好坏。所以,质量全由他把关,使名酒风格(风格是色、香、味的综合,是行业术语)长久不变。怀着好奇的心理,笔者到石湾酒厂,采访了一位这样的师傅。
  他叫陆锡明,是佛山市评酒委员,年纪已四十开外,腰宽臂壮,嗓门宏亮,显得敦厚朴实。当我道出来意后,他谦虚地说:“我并不是老师傅,我跟随二十多年的老师傅已退休了。在厂里,每道酿造流程工序我都干过。现在,我是在冲制工序中做勾兑工作。每天酿造出来的新酒,被输送到这个工序后,在大酒缸添上肥猪肉陈酿,进行沉淀,再经压滤澄清,然后抽进大容器贮存。勾兑工作就是专门取样品尝,发现与风格有差异,则取另一容器的酒冲配,直至满意为止。”他又补充说:“我们厂的酒是玉冰烧型(豉香型)米酒,是全国有点名气的优质酒,其类型特点是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和细腻,余味甘爽。根据这些特点,勾兑工作相当精细,对负责勾兑者的眼、鼻、舌的直觉要求相当高。为了解酒的透明度,首先用全透明无色无花纹的玻璃杯,盛满一杯酒,放在白纸上,辨明是否清澈见底。然后,凭鼻子嗅觉,闻其香型是否合格。”他接着说:从事这门工作,舌尖的味觉灵敏度要求很高。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初跟师傅时,首先要我戒烟,平时不准饮酒,不准食花椒、辣椒、胡椒等刺激食品和过冷或过热的食品。冬天,连有香味的面膏都不准涂抹。品酒前要漱口。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务求舌头味觉保持良好状态,象狙击手般一发即中。
  采访中,由在座的郑工程师提议、并亲自斟了三杯酒——一杯是本厂已装瓶的“特醇米酒”,另一杯是外地的“双蒸”,还有一杯是未冲配的贮存酒样。先请笔者品尝,然后请陆师傅出去漱口再进来“面试”。当我尝过三杯酒后,觉得色香味差异不大,接着,请陆师傅从三杯酒中找出“特醇米酒”。只见陆师傅从容不迫地逐杯酒闻了一下,然后用舌尖稍舐,马上准确无误的找出其中的“特醇米酒”,并道出这杯稍淡,那杯有点辣味。这精彩的表演,确令人赞叹。陆师傅还介绍说:“我厂的米酒既有特色,又实惠,在国内以及港澳体力阶层中,有不少顾客。所以,名酒风格的形成并不容易,有了自己的风格就会得到消费者的欢迎。”
  笔者真正领略到勾兑师傅在巩固名酒风格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以辛勤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温馨。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黎霞
责任者
陆锡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