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沉浮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3428
颗粒名称: 陈永贵沉浮录
分类号: K826.3
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陈永贵的生平事迹和家庭生活,包括他的政治生涯、对家乡的思念、家居生活等方面。
关键词: 陈永贵 生平事迹 家庭生活

内容

这是一座千百年来沉睡大寨村边的“金库”,他心里明白。当时他盘算过,一旦把农田基本建设搞得差不多了,就把这“金库”打开,把乌金挖出来,可比粮食值钱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没能沾着“金库”的边儿。现在梁便良领人搞了,一年抠出一万五六千吨煤,总算替他了却了心愿。他想,我生从大寨来,死还要回大寨去。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陈永贵一直未能重返家园,但他与家人的联系,却是隔山隔水不隔音,始终未尝间断。昔阳县、大寨村的亲朋好友,时常到北京来看望他,到他家里坐一坐,喝茶聊天儿,时而也给他带点家乡产的苹果、玉米棒子和包谷面烙饼等,陈永贵总是把这些礼物留起来待客。每年,他的孩子放暑假时,妻子还带他回大寨住些日子。他的小儿子明亮告诉笔者说:“爸爸总是惦念家乡。我每次从大寨回来,他都是问这问那,打听村里老人的情况,细枝末节一个劲几抠呢。”此外,经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去看望他,家里常常是门庭若市,远朋满座,这些人又多是农村基层的负责人,能想到一块儿,能说到一块儿。陈永贵一点不感到冷落和寂寞。
  他生肖属兔。1986年春节是他72岁的生日。腊月二十八,他从医院回家。过春节那几天,精神显得特别好,在家里跑前跑后地张罗着饭菜。还高兴地对儿子说:“真盼望病快点好,等开春天暖回大寨看看。”直到病危期间,他还对家人念叨:“多想回去看看大寨那山、那水……”
  阜外大街部长楼12层23号
  1980年,陈永贵退出政界,就向中组部提出马上搬出交道口南十条23号的副总理官邸。他告诉秘书焦焕成,找一个最小的单元居室。焦秘书看过阜外大街22号部长楼的12层23号一套三室一厅的居室后,说小点,家里来客人怎么办?请陈永贵亲自去看看。“不用看,有房子就行。”陈永贵摆摆手说,于是,陈永贵便搬到了现在的这座公寓。
  笔者曾多次来陈老家作客,每次都受到陈老夫人宋玉玲和小儿子陈明亮的热情接待。推开陈家门,是条走廊,往里再走,是餐厅。迎面墙上挂着一块用贝壳制成的大镜子,外宾赠送陈永贵的礼品。餐厅内有个大冰箱,小酒柜。一个八仙桌放在中央,上面铺着一块已发黄的白色塑料布,周围放四把木椅。餐厅右门进去是宽敞明亮的客厅,客厅布置得简洁朴素,靠右边墙是一排沙发,两短一长。靠左边墙是嵌玻璃的老样式的三个书柜;柜里的书基本分两大类,一类是农业科学书籍,一类是国际各国现况。书柜上边摆着一杆盘秤,一架木制算盘,很有农家味道。靠厅子门口摆着一个两屉桌,上边放着一个旧式的26英寸德国产的彩电。
  (十四)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永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