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集邮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1659
颗粒名称: 禅城「集邮热」
分类号: I267.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集邮作为一项有益的收藏活动,受到禅城人民的喜爱。文中描述了集邮爱好者在邮票公司购买邮票的情景,以及他们对邮票的整理、组织和研究。并指出邮票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以及集邮对于提升审美情趣和丰富精神生活的作用。最后介绍了禅城的集邮协会、集邮展览和集邮用品的销售情况。
关键词: 佛山市 集邮 收藏

内容

集邮这项有益的收藏活动,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赢得了禅城众多的男女老少的迷恋。
  一个淫雨霏霏的周日,笔者偶尔路过建设路的邮票公司,尽管天气寒冷,雨点纷飞,然而在邮票公司的门前仍聚集了一大群集邮爱好者,他们正选择各自喜爱的邮票。公司的营业员忙得不可开交,售邮票、售首日封、售集邮刊物以及给顾客加盖邮戳。顾客当中不乏皓首苍颜的长者,亦有面带稚气的儿童,笔者的一位老街坊陈伯也在人群之中。陈伯虽年逾古稀,然而精神健旺,谈吐爽朗,他是一位“老集邮”。他读小学二年级的孙儿在爷爷的影响下,也迷上了集邮,把大人给的零用钱,用来买了邮票预订卡,按期持卡到邮票公司购买邮票。
  一位叫M君的朋友,对集邮颇有研究。一天,我到其家中作客,见他独自一人呆在书房中整理邮票,编撰邮集专题资料,说起邮票来他滔滔不绝。禅城不少集邮者爱集专题邮票。他们先把邮票按不同的专题分门别类,组织编排,然后再查有关资料,撰写条目、内容简介等等,以提高集邮水平。
  一位叫G君的朋友,以集动物为专题,一次为搜集一套T28的奔马票,到处奔波,仍无所获。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省外某地出差,适逢当地举行邮票拍卖会,见有这套邮票,不惜重金购得,大为高兴,一时间在邮友中传为佳话。人们可能会问,一张小小的邮票,为何如此有魅力,使许多人成了邮迷?我想,邮票除了作为支付邮资的凭证外,也具备了收藏、鉴赏的特殊价值罢。邮票中的珍品,风格多样,制作考究,有的清新明丽,有的情思隽永,有的寓意深远,不少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邮票的题材也较为广泛,举凡日月山川,四时景物,花鸟虫鱼,人物风貌,意象图腾等等,大千世界,无所不具,且又百态千姿,形神兼美,那奇妙的设计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狭小票面的限制,构成了一幅幅异彩纷呈的斑斓画卷,而形成了独特的邮票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邮票的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发展,更新,从而更为人们所喜爱。在邮票这个方寸之间,令人情高志远,心旷神怡。难怪人们醉心于此。
  由于集邮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又不受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因而已成为一项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而备受禅城人民的欢迎。现在,禅城的集邮协会、集邮展览、集邮沙龙巳相继兴起。集邮协会现有会员400多人,当中有工人、教师、医务工作者、机关干部等,协会只接纳有独立经济能力的成年人,因此为数众多读中、小学的集邮爱好者仍未能成为协会的会员。近几年,邮协每年都办集邮展览。在集邮热的推动下,城区的多家书店也不甘寂寞,纷纷经营起集邮用品,出售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精美邮票。邮票公司在售票的同时,亦提供邮票样品以及新邮票发行信息。至目前为止邮票公司发出了4000多个新邮订卡,仍未能满足日益增加的集邮者的需求。
  集邮使人们在收到远方鸿雁传书的欣喜之余,更添了另一番乐趣,给精神生活的丰富增加了一项新内容。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