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防寒育秧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1616
颗粒名称: 早稻防寒育秧技术
分类号: S51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如何搞好秧田建设和播种,包括选择合适的秧田土壤和施肥,适时播种以及保证播种质量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早稻防寒 育秧技术

内容

三、搞好秧田建设
  (1)选择背北向南、水源充足、排灌便利、地力较好、土质松软健康,经过犁冬晒白,杂质、毒质少的田块做秧田。秧田土壤应带有酸性,以PH5.5~5较好,若碱性强,容易引起烂秧。切忌施石灰。(2)每亩秧田施过磷酸钙20~25公斤、钾肥10~12公斤作基肥,在耙最后一、二个耙头前均匀施下。切忌用不腐熟的人畜粪和氨水、碳铵等作面层肥。(3)秧田应在播种前10~15天灌水耙田沤田,并多耙几次,使土壤熟化,泥土烂滑,肥土相融,并把禾头杂草拾净。
  四、适时播种
  播种一定要适时,过早或过迟播种,对生产都不利。中迟熟或迟熟品种,如汕优63、广优青、特青、双桂62、新阳6号等,全生育期130~140天,应在2月20日前后播种,迟至2月底播完,6月10日前后抽穗,7月10-15日成熟。中熟品种,如珍桂矮、广科36、青二矮等,可在2月底播种,至3月初播完。如要做晚稻秧田的,需提早在“雨水”左右播种。
  五、保证播种质量
  (1)整好秧地后,待浮泥稍为沉实才播种,以免谷种入泥过深窒息而死。(2)要分畦定量进行播种,以防疏密不匀。(3)播后要浅埋芽,并晒好秧板,要求晒实而不晒裂。(4)亩播种量:杂交稻亩播9~10公斤;常规品种亩播30~40公斤;如中苗铲秧亩播60~65公斤。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勉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