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移情”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9973
颗粒名称: 电影的“移情”艺术
分类号: J9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电影《芙蓉镇》中秦癫子在墙上刷标语批判自己的一场戏,通过“移情”手法,将苦难转化为喜剧意味,表现出秦癫子的自我欣赏和无奈。同时,这场戏也展现了胡玉音和王秋赦的不同态度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 芙蓉镇 喜剧 艺术

内容

一部好的影片往往有一场或几场最动人的戏,人们誉之为“戏眼”。戏眼的表现艺术很多,其中“移情”手法往往更能把戏做足。
  看过《芙蓉镇》的观众,无不为“芙蓉仙子”胡玉音与秦癫子这一对患难夫妻的悲惨遭遇而欷歔。对于苦难,二人各有不同的态度,胡玉音是咬紧牙关死忍,秦癫子则千方百计寻开心,令苦难看起来有一点喜剧意味。
  秦癫子在墙上刷标语批判自己,临了最后一笔,手势轻轻一扬,露出自我欣赏的微笑,他把标语的内容当透明,欣赏自己写“美术字”的功夫。
  王秋赦罚他贴对联:“两个坏分子,一对黑夫妻”贴好了还要退几步仔细打量,唯恐不够端正。胡玉音受不了这种污辱,他却安慰她说:“既然叫“黑夫妻”,也就是“上级”默许了他们的婚事了。
  扫街是苦差事,栉风沐雨,但与互相倾慕的人在一起,却有另一种乐趣。秦癫子教胡玉音用舞蹈动作扫街,一方面是他作为艺术工作者的老习性作怪,另一方面也把苦事作乐这种做人的无奈发挥到极致。
  人有一种心理机制叫“转情”,把苦转移成乐,把孤独转移成自我陶醉。《芙蓉镇》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是十分成功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维元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