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7030
颗粒名称: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其他题名: 记我市帮教失足青少年二三事
分类号: D669.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加强青少年和违法人员的理想、前途、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以及我市各地治保会、治安队采取教、帮、拉、扶、包相结合的方法,促使违法青少年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具体措施。通过南海县九江镇南方村和泽河村的例子,说明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 佛山市 青少年 帮教工作

内容

加强对青少年和违法人员的理想、前途、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是防止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各地治保会、治安队对违法犯罪人员采取教、帮、拉、扶、包相结合的方法,促使违法青少年向好的方面转化。下面向读者介绍他们在帮教工作中的二件事。
  南海县九江镇南方村地处交通要道,治安问题比较复杂,当地青少年违法也不少。一九八三年该村治安队成立之后,重视抓好违法人员帮教工作和在校学生的法纪教育,经常进行排队摸底,对重点帮教对象实行分工负责,帮助失足人员走上正道,扶持他们劳动致富。与此同时,村治安队坚持每月定期到学校上法制课,把法纪宣传资料及乡规民约印发给每个班级,有重点地做违法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该校被评为“四大天王”的四名学生,过去经常赌博,到渡口码头扒窃过往车辆物资及农作物,多次被派出所处理,后来被学校开除。治安队派出专人对他们做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主动与学校联系,重新给予他们入校就读,并与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使其认识改正错误,深感集体温暖和同学们的信任,下决心痛改前非,以后,再没有出现违法行为。自此,学校校风焕然一新,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
  高明县更楼镇泽河村治保主任曾汉芬,自一九八七年当治保主任以来,对挽救失足青年可说是费尽心血。该村青年曾某,平时好吃懒做,经常有小偷小摸行为,在村里称王称霸,无人敢管。曾汉芬虽多次对他进行教育,但曾某不听劝告,反而辱骂曾汉芬多管闲事,并带着尖刀闯入治保会扬言要捅死曾汉芬。面对死亡威胁,曾汉芬没有退缩。他认识到,要融化一颗冰封的心,需要热情和耐心的帮助。他主动找曾某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正指出其行为的危害性,并满腔热情地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在当年晚造开耕时,曾某由于缺乏农具,责任田无人耕种,使其陷入了困境。曾汉芬得知情况后,带着农具主动去帮他犁田、耙田,还动员其亲戚帮他插秧,赶在季节前完成了农忙任务。这件事终于使曾某感动了,他流着泪向曾汉芬承认了错误,表示要改邪归正,安分守己地搞好农业生产,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新人。自此之后,曾某再未出现有违法行为。群众高兴地说:“在曾汉芬辛勤汗水的浇灌下,铁树都能开出花。”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潘晓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