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散记(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6643
颗粒名称: 南沙群岛散记(一)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讲述了南沙群岛是一片蓝蓝的海域,拥有珊瑚礁构成的小岛和翠绿的海洋。海水的高盐分和周围的珊瑚礁溶解了大量的碳酸钙,使得南沙海域成为最蓝最蓝的海。南沙的岛礁多为环礁,形成美丽的环礁湖,其资源主要分布在水下,包括丰富的鱼类、经济螺贝、海参和海龟等。南沙的景色迷人,给人带来震撼和美感。
关键词: 南沙群岛 资源 鱼群

内容

最蓝最蓝的海
  从海图上看南沙群岛,它只是一群布满礁石的危险海区,因为去那里的人不多,且很少人报道那里的详细情况,所以它充满了神秘感,对航海者、渔人具有诱惑力,吸引人们去探索它、开发它、揭开它的面纱。
  我是随一艘海南岛的三桅大帆船去南沙的。在海上经历了许多天颠簸后,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进入南沙海域。
  远远望去,在一片蓝蓝的海洋上浮起几块象盆景一样的翠绿小岛,附近几堆杂乱的、大大小小的黑色礁石翻滚着雪白的浪花。也许是被湛蓝的海水所染吧,天也是蓝色的,与海融成一体,无数雪白的海鸥上上下下飞舞在这纯洁晶莹的空间里,它们悠闲地打着圆环,不时有一、二只海鸥垂直地堕下海面叼捕小鱼。微风吹过,蓝蓝的海水起着涟漪,阳光在波纹上映起鱼鳞般的闪光,四周奇妙的景色把我吸住了。首先使我感到异样的是这一片海特别蓝,是许多海域所没有的,它是一种象蓝宝石一样地晶莹洁亮,是一种豪华的纯蓝。从科学上分析,这里远离陆地,海水及有机物被高盐分的海水沉淀了下去。又因为这里的岛礁是珊瑚礁构成的,而珊瑚礁周围的海水溶化了大量碳酸钙,是造成南沙海域成为最蓝最蓝的海的缘故。据说南沙是由珊瑚虫构成的。珊瑚虫的造礁是在南沙海底的火山山脉上开始繁殖的,经过了亿万年才造成这繁星状的群岛,现在还在继续造呢。
  珊瑚虫还是巧妙的建筑师呢!它们在造礁过程中也有它们的蓝图,目前造成的岛礁多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环状的环礁,象防波堤似的将海围成一环,环内成湖,这样的湖称为「泻湖」、或「礁盘」,岛屿处在环中。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些环礁就象一朵朵睡莲漂浮在晶蓝色的海洋上。
  根据我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的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所列,甫沙计有一百九十二个地名,稍大的岛有十一个,它们是太平岛、南威岛、北子岛、南子岛、中业岛、南钥岛、鸿庥岛、景宏岛、西月岛、马欢岛、费信岛、此外还有十多个沙洲。这些岛面积很小,最大的太平岛其面积也只有零点四三二平方公里,其余的十个岛加起来的总面积也不到二平方公里,而且这些岛均很低平,最高的只有五点九米,加上岛上树木的高度,也是在十五米以内。
  南沙的资源多在水下的说法,看来是有道理的,除了丰富的鱼类外,还有经济螺贝,海参、海龟等等,还可能蕴藏有石油。有人说这里所以形成良好的渔场,是因为海流经过这里时被海底山群阻挡沿着斜形的山坡上升而形成上升流,上升流把深层水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矿物质养料送上阳光充足的海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引来了大量鱼群。加上热带鱼类性成熟早,产卵期长,生长迅速,珊瑚礁又提供了良好的栖息避敌场所F这些条件就形成了良好渔场。不过由于底质多珊瑚,渔业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以至今一直使用手工业式生产方式,产量不高。
  船航到环礁边缘了,纯蓝色的海浪冲击在礁环边缘,海水腾空而起,喷射起又高又直的浪花,浪花飞洒而下形成一阵细雨,随风飘荡,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七彩绚丽的彩虹,美极了。
  南沙的海洋、天空、岛礁、鸥鸟、鱼群及它们五彩缤纷变幻无定的奇昇景色,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样的迷人,使人的心灵感到震荡。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粤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