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苏联人公开谈论的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5560
颗粒名称: 贫困——苏联人公开谈论的问题
分类号: F113.9
摘要: 本篇文章揭示了苏联主席宣布有近4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消息,并对贫困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了评述。退休者在其中处境最为艰难,他们退休金很少而生活费用不断上涨。苏联社会普遍关注贫困问题,并要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来帮助贫困人口。雷日科夫代表政府宣布了提高退休金和抚恤金的决定,以缓解贫困人口的困境。
关键词: 苏联 贫困 退休者

内容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不久前宣布,苏联有近4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几十年来,这是莫斯科第一次如此坦率地承认贫困现象是苏联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所谓贫困线,过去在苏联被称为最低生活费用线。长期以来,出于“给社会主义抹黑”的担心,苏联一直对这一统计数字严加保密。只是在实行公开性的今天,在舆论的一致强烈要求下,苏联国家统计局才宣布,1988年苏联社会的贫困线标准是,家庭人均月收入(税前,包括来自社会消费基金部分)低于75卢布。这一标准是怎样制订的?据报道,这是根据苏联国内105项商品和劳务费用指标(包括54种食品和41种其它商品的价格和10种劳务价格)和相应的最低消费水平综合计算出来的。
  处于贫困线下的4000万人占苏联全国人口的12%左右,其中50%属于中亚地区的多子女家庭,30%是刚有一个孩子子的青年人家庭,另外20%是退休者。在这三种类型的贫困人口中,境遇最艰难的要数那些已步入暮年的退休者。他们中大多数人的退休金每月只有50至70卢布。五、六十年代时,这笔钱还可以维持生活,近十几年来,物价一再上涨,仅食品价格就平均上涨30%。退休者们对此怨声不绝,叫苦连天。一位退休者给《真理报》的信中写道:“我有40年的工龄,退休金每月57卢布,连吃饭也不够,有时连续几天饿肚,常常在晚上没人看见时出去捡破烂。没人关心我们。”另一位退休者写道:“我们这一代参加了卫国战争,一辈子没享过福,现在老了,手上连给自己下葬的钱都没有。为什么把我们国家搞得这么糟糕的那些人,如卡冈诺维奇们,格里申们如今过着舒服的日子,而我们却只领50卢布的退休金?这不是由于国家穷,而是道德贫困的表现”。
  过去,苏联人对生活的艰难只能在小范围内私下抱怨几句。改革以来,苏联报刊打破禁区,贫困问题及其尖锐程度得到了充分的报道和反映,引起社会舆论的深切关注。在不久前召开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人民代表普遍要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帮助处于贫困线下的4000万居民缓解困难。从事民情和舆论调查的学者们也指出,能否使这一矛盾得到缓解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改革方针的态度。在这一背景下,雷日科夫代表苏联政府宣布,尽管国家经济极其困难,但政府决定给退休者提高退休金,给残废军人及军人烈士家庭提高抚恤金和给予免费使用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等优惠。据报道,苏联目前还在考虑在今后适当的时候制订和公布物价上涨指数,并根据物价指数对工资、退休金、助学金等作出相应调整。诚然,贫困问题在苏联的公开提出对于使这问题得到重视是一件好事。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